庄研公告: 关于成立2024年省社科党委专家宣讲团的通知
庄学研究

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展示

《德充符》义理探微

来源:《文史知识》    时间:2023/6/6    点击:535




《德充符》义理探微

 

孙明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德充符

郭象《庄子注》曰:“德充于内,物应于外,外内玄合,信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林希逸曰:“符,应也。有诸己则可以应诸外。充,足也。德充于己,则随所应而应之。”(方勇《庄子纂要》贰,学苑出版社,2018,679页)《德充符》通过对一群畸形人的描写主要展示庄子的德论思想。与儒家的伦理道德不同,庄子所宣扬的是自然道德。庄子认为,当一个人充满了内在的道德光辉之后自然就会流露出来,形体的残缺和容貌的丑陋与个人道德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兀者王骀

《德充符》曰:“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王骀是一位行不言之教的圣人,他的影响超越了孔子。通过孔子之口介绍王骀达到了“游心乎德之和”的精神境界。《德充符》曰:“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藏云山房主人曰:“此段‘保始'二字最重,是德充符之本旨。始者,人生之始也,性也,天命之谓也。保者,全其天命之性而无失,即后文之无情,不以好恶内伤其身者也。(《庄子要》贰,706页)王骀虽然是一位兀者,但他神全心具,已经成为道家高士。王骀游心乎德之和的境界,获得了儒家圣人孔子的称赞。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一句中的鉴于止水,在《应帝王》中被进一步提炼为用心若镜

 

 申徒嘉

《德充符》曰: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文章虚构了道家人物申徒嘉与儒家名臣子产之间的冲突,子产因为其执政地位而傲视申徒嘉,申徒嘉批评他太过分了。《德充符》曰: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我佛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陶崇道曰:此言德不借禄位而充。申徒嘉以罪见,故子产羞与同出入,戒之不止,故以执政临之。……申徒嘉谓我之,是名该,不是犯了罪过。(《庄子纂要》贰,723页)申徒嘉虽然形体残缺,但他的精神世界并不残缺;相反,子产以其执政者的身份蔑视申徒嘉,其精神世界并不完美。申徒嘉告诉子产:自己受到刑并非自己的过错,只是命该如此。现在自己与子产同游于形骸之内,然而子产则索己于形骸之外。这一段在子产惭愧认错中落幕。

 

 叔山无趾

《德充符》曰: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陋矣。夫子胡不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蕲以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林云铭《庄子因》曰:无趾反说夫子之受天刑,竟似己为全人,而以他人为刑馀可怜悯者,真堪绝倒,庄文奇妙至此!全段言德至无名无累,方算德充,非讲学招累,可以为符也。(《庄子纂要》贰,733页)亡足的叔山无趾其思想境界远远超越了孔子,孔子尽管同情叔山无趾,但并不能真正理解他。在道家看来,带着精神桎梏的不是叔山无趾而是孔子。孔子属于天刑之人,已经无可救药了。

 

 人故无情

《德充符》曰: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稿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郭象《庄子注》:生理已自足于形貌之中,但任之则身存。夫好恶之情,非所以益生,只足以伤身,以其生之有分也。释德清《庄子内篇注》曰:此篇以忘情绝欲以全天德,故其德乃充。前已发挥全德之妙,故结以无情非人,以尽绝情全德之意,所以警俗励世之意深矣。(《庄子纂要》贰,773页)一个人道与之貌,天与之形,就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剩下的就是以无情之情处世。好恶之情只能伤害形体,忘情绝欲才是唯一的坦途。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上一篇:庄子之“游”的审美意蕴     下一篇:方以智的“∴”原理与道问学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电话:0558-7190258邮箱:ahszzyjh258@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省庄子研究会技术支持:合肥网站建设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7003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