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研公告: 关于成立2024年省社科党委专家宣讲团的通知
庄子故里

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展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城地标性建筑——万佛塔

来源:庄子研究会    时间:2024/1/17    点击:365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城地标性建筑——万佛塔

 

  

 

在安徽淮北中部,有一座驰名遐迩的宝塔——蒙城万佛塔。宝塔十三级,高40多米,矗立在蒙城老城的东南角,秀丽挺拔,上世纪80年代前,县城没有高楼,周边10几的地方都能看见它。那个时候,没有高速公路,蒙城是阜阳地区的东大门,阜阳地区的各县和阜阳以西、亳县(今亳州市)以西的很多地方到蚌埠、南京、上海的汽车都要经过蒙城,而宝塔就在公路北边,紧靠公里,过往的人都能一睹它的风采。1961年蒙城宝塔被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载入《中国名胜词典》,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b3d82589c208962a7bd9e02d573924.png



万佛塔的名称 

万佛塔所在的地方,原是宋代兴化寺,宋代称这座塔为兴化寺宝塔塔内现存有宋代石碑三块,一块嵌在第四层“塔中庙”的西壁,碑文曰:大宋国亳州蒙城县万善乡绳村保居住,清信奉佛男弟子郑慭与阖家眷爱等同发志诚,管修当县兴化寺宝塔第四级……”明代改名慈氏寺明万历《蒙城县志·祠祀》:“慈氏寺,在县治东南隅,有古浮屠一座,旧名慈氏院。元至元丙子年建。后废。洪武十五年重修,改为慈氏寺。”明嘉靖《寿州志》称为慈氏寺塔。此塔明代还叫插花塔,明万历《蒙城县志·古迹》:“插花塔:在慈氏寺前,宋时所造。”民国时仍叫插花塔,民国《重修蒙城县志》:“插花塔在城内慈氏寺,宋时造。”

 多年来,蒙城人习惯称它为“宝塔”或“蒙城宝塔”,也有人叫它万佛塔”,因为塔内外上下镶嵌有数块佛像的黄、绿、三彩琉璃砖,每块琉璃佛像砖上都有三尊佛像,中间坐的是释迦牟尼,左为迦叶,右为阿难,也有少数几块仅雕刻一个如来佛像的青砖,全总共约有八千多尊佛像,故称“万佛塔”。但“万佛塔”之名不见史料。1978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古建筑专家张驭寰研究员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一书,需要一些古塔的资料和照片,他得悉蒙城塔年代较久,保持较好,体量较大,结构比较典型,就来信索取照片。文化局送照片时,就用了“蒙城万佛塔”这个名字。20065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用了“蒙城万佛塔”的名称。自此以后,“万佛塔”成为蒙城宝塔的名称被使用。

                                                           

万佛塔的结构  

万佛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塔底边周长25米,占地面积48平方米,42.6米,水磨青砖砌造。塔身为八角形,共13层,每层的每个角悬挂风铃一个。塔身自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置五重相轮。      

1、地宫和塔基  地宫通过甬道与塔身相连,甬道压在塔下。地宫门向南,尖型门券,门宽0.61米。地宫的平面呈方形,砖石结构,壁高1.82米,各边长约1.2米。上有十一层叠涩顶,高0.70米可能早期被盗,地宫内除发现一些碎陶片外,别无它物。





b5459df589c0fe54e5a4a0f6d8833f0.png

 地宫的南壁:宽1.18米,正中有一尖型门券,为地宫入口。


北壁:宽1.18米,右侧有一块石雕,左侧镶琉璃佛像砖。石雕几乎占据了北壁的一半,呈不规则的五边形。雕刻手法采用立雕和浮雕、线雕相结合,充分地表现出人物相互叠错、起伏变化的复杂层次关系。石雕的中部雕刻有一佛二弟子,中间坐在莲花上的是释迦牟尼佛,他头结螺髻,身披袈裟,后有圆形头光。佛左右侍有阿难和迦叶两弟子,外斜披袈裟,下着长裙露脚,后有背光。尖形龛上侧雕刻有六个站立的佛,左侧上下各雕有一小佛龛,龛内雕有一坐佛。





71cea97f8b9ca962233473f5b806359.png


   西壁:宽1.12米,一块石雕几乎占据了整个墙面,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感,雕刻的内容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龛内雕刻有一佛四弟子,佛像的衣着、帽子很特殊,与其他佛像的造型完全不同。下部分雕刻的是佛经故事,说的是如来弟子飞天小战神带兵与妖魔鬼怪进行战争、拯救世界的故事。

东壁:宽1.12米,由许多琉璃佛像砖成排嵌砌而成。佛像砖长0.14米,宽0.13米,其上塑有一佛坐在莲花之上

塔基平面呈八边形,沿塔体根部出沿1.5米,地表铺砖。

2、塔身      塔身共有13层。塔底层周长25米。塔门开在塔的北面,从北门进入塔内,直登砌在塔中心的楼梯。一、二层的梯道为穿心式(楼梯不折转,直通上一层),三至十一层则改成壁内折上式(类似楼梯的中间折转),塔内共120多级台阶可攀登至十一层。十二、十三层为实心,到顶层从塔的外边走。塔的每层四面辟门(有的是假门,与楼道不通),其余四面砌作假窗,全塔共计52门,均为尖型券门。第二、第三层外檐用砖砌作塔檐平座,平座是用雕磨成的莲瓣砖叠涩而成,第二层用莲瓣砖六层,第三层用莲瓣砖五层。自四层以上只出小平台,无平座。一至七级门窗的方位都相同,八层以上逐层转换,上下错置。


a96d2b432c6e3fea41355027bc2b234.png


3.      塔刹为塔的最高处,用第一层东南面来收结顶盖的,是塔上最为显著的标记。原来的塔刹历经上千年的风雨侵蚀,损坏严重,失去了宝瓶、伞盖,仅存两重相轮和一个钵体。


8e69c069cd5d746ef888f5c13a3c22b.png                 

   

    万佛塔的建筑特色                             

  万佛塔楼阁式佛塔,

 楼阁式塔是中国工匠们将印度原有的塔的覆盆式造型与中国传统2层外檐的楼阁相结合的产物。此塔的塔体为椎柱形,二、三层檐下有仰莲相托。仰望塔身,如莲花开放。塔身内外和地宫都镶嵌有三色琉璃佛像砖,仅宝塔内壁上就镶嵌有琉璃佛像砖813块,每块砖上塑有一佛二弟子,全塔共有八千余尊佛像壁面所用佛像砖,长20厘米,宽18厘米,厚3厘米。胎为红色泥质,质较软。砖面的釉色为黄、绿、赭,近似唐三彩。琉璃佛像砖虽然已历经千年,釉色依然光艳,它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制陶技术。

万佛塔的内部结构和其他地方的佛塔不同。一至二层的梯道为穿心式,以上则是壁内折上式。它是中国古塔内部造型结构的一个特殊的例子,这是因为蒙城地处南北文化交流地带,南北方文化的融合在这里表现得十分明显,万佛塔正是这种文化融合的产物。

  另外,塔内的第四层北部还建有一个方形塔室,门朝南,俗称中庙。塔中庙是建宝塔时专门为供奉关羽所建,从后世修塔的碑文中可以得到证明(详下边碑文而且,塔中庙一直供奉关羽神像关羽左右分别是关平和周仓。


万佛塔身内外镶嵌的三色琉璃佛像

87fe71ddafd648c7a9eb09084ddbf65.png



  万佛塔的损坏和维修 

   万佛塔历经千年沧桑,留下数不清的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的痕迹。塔刹失去了宝瓶、伞盖,仅残存两重相轮和一个钵。据老年人回忆,原来铁环(即“相轮”)上有个形状像草帽头子一样的铁锅覆盖着,民国十三年(192)农历八月十六日,一场大风,一个炸雷,把“帽头子”打了下来,被附近群众拾去当了火盆用。

覆钵下面的刹基部分也被雷击去多半,西南面缺了一大块。整个塔刹有随时倒下来的危险。塔体的东北角,从二层至八层有一条又大又深的裂沟,上下长二十多米,最宽处有两米,深处达六十公分。裂可能是地震造成的。据蒙城地震历吏资料,1668年(康熙七年)山东剡城大地震,造成蒙城“民房倒毁无数”。很可能受这次地震的冲击,塔身晃动,使东北侧挤掉了一大溜砖头,成了人们能看到的一条深沟。

风雨的剥蚀,使得每层塔檐也都严重损环,全塔仅有数块檐瓦幸存。每个角的角梁都只剩下一个洞,角梁全都没有了。原来系在角梁上的风铃失去了依托,也已然无存。清雍正九年任蒙城知县的高曾写有“古塔插花”诗:“竲峻塔影逼云霞,十三层楼映月斜,巢鹤鸣时风渐起,铃声响彻几千家。”可清雍正年间还存在

由于长期无人管理,塔的各层上都是野草从生。九层西北角上竟然长一棵枣树,枝繁叶茂,有五尺多高。

除自然损坏外,人为的破坏对万佛塔的损害也是相当严重的。塔内塔外上上下下的砖头,被揭去不少。解放前夕,塔的一层各面砖被掏空很多,人们可以藏进去避雨。塔内一、二阶梯砖被拆,木板被锯走,加上长期人们上塔磨损,已经很难登攀了。历次战争,使得塔身弹痕累累、百孔千疮。“革”部分佛像的面孔被砸坏。

1982年至1984年,按照整旧如旧、恢复原貌原则,对万佛塔进行大修。复原方案由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建筑史专家张驭寰主持设计省文物局和省文物工作队直接领导修塔工作。整个维修按照复原设计和施工方案对塔体所有损坏部位进行砌、凿、挖、补,以恢复原貌。裂鏠处灌浆弥合,重点部位打箍加固。东北角大裂沟全部补砌。各层的檐角安装角梁,挂上风铃。十二、十三层以上,因损坏严重,则全部拆除,按原样重新砌筑。对塔刹,张驭寰研究员根据宋塔的一般做法,进行了重新设计:覆钵上置五重相轮、一个伞盖、一个宝瓶;伞盖下八根铁链与第十三层的塔檐相连。整个宝塔毁坏部分,都按宋代式样恢复。另外为防备雷击,在尖端上加装一个避雷针。





34a5ef1e283d0e2bf5866e77a34bc0c.png

    

    万佛建造年代   

   民国《蒙城县志》载:“插花塔在城内慈氏寺,宋时建。”这种认识大概基于两个理由:一是塔的建筑形式具有宋代塔的风格。二是塔内现存有宋代三块石碑可作证明,一块嵌在第四层塔中庙的西壁,一块嵌在第八层,一块嵌在第九层西壁。

第四层的石碑54厘米,宽32厘米碑文曰:大宋国亳州蒙城县万善乡绳村保居住,清信奉佛男弟子郑慭(同“慭”yìn与阖家眷爱等同发志诚,管修当县兴化寺砖宝塔弟四级。功缘了毕,所集胜利。上祝皇帝万岁,臣宰千秋,雨顺风调,法轮常转。然愿家门肃静,长少安宁;法界群生,同登乐果。时崇宁元年壬午岁三月十五谨记。郑慭并妻冯,男郑用并妻陈氏,次男二翁妻赵氏;孙男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同管勾修塔信士张文立,都修塔功德主信士孙温,都化缘修塔功德主僧法伦,住持寺主僧智先。匠人夏立言刊。”

第八层的石碑长44cm42cm。碑文曰:“大宋国亳州蒙城县檀城乡南北三戴团居住,清信奉三男弟子戴近、 张庆等,同发愿,管修当县兴化寺宝塔第八级功缘集斯胜利。上祝皇帝圣寿万岁文武官僚禄位高迁,雨顺风调万民乐业同修施主姓名如后:近并朱氏;男;次戴歝yì);男诠新,妇王氏;孙男公远、公沼、钤儿。戴凖并何氏;男戴祐、戴口; 孙男大郎戴成。张并妻唐氏,男宗志、次男僧、 成、成中。丁并母刘氏。口。 戴恭。 。刘温并妻周氏,男三郎、四郎。同口口施口三十贯。宁三年八月十五。 功德主僧记 ,同修塔功德主,副功德,住持沙门智先”。

 这块碑不知是什么时候脱落的,新中国成立后在城关三小一教室的墙壁上镶着。城关三小的位置原先慈氏寺,人们习惯称作”,镶嵌石碑的教室是原寺庙的老房子。上世纪八十年代维修宝塔时,将此碑重新砌在塔内第八层原先位置(壁凹洞)。

 第九层的石碑42厘米,宽35厘米




dd04ae7ca071c665119271c5f439363.png


   碑文曰:“大宋国亳州蒙城县石山乡曹村保居住,清信奉三宝男弟子任和并妻楚氏,有一男任诚,遂启愿心,管修兴化寺宝塔第十一级。功缘了毕,集斯胜利。上祝皇帝圣寿万岁,文武官僚禄位高迁,雨顺风调,万民乐业。伏乞家门清吉,保庆平安者。具眷爱姓名如后:任和并妻楚氏;男任皋,妻范氏;次男任昱,妻朱氏;任诚,妻胡氏、刘氏;儿,五十哥:二姑、五姑、七姑、八姑、十一姑任初,妻张氏;孙任諲yīn)任政、任元张氏。蒋楚贵妻杨氏。冯妻任氏陈靖,妻魏氏润,妻任氏。曹妻刘氏曹坦妻刘氏张氏男王用。崇宁五年二月 日。功德主僧法轮记,同修塔功德主孙温,副功德主张文立,住持赐紫沙门智先”。

4层塔中庙的东壁也有一块石碑,这块石碑原先也在城关三小一教室的墙壁上镶着,修塔时重新砌在原位置上的。石碑长55cm、宽36.5cm。碑文曰:“关圣帝君其庇荫蒙邑之功德昭昭矣。况宝塔上之圣像,尤为一邑观。考此塔创建于宋代,迄今四百余年,不但圣像敝损,塔势(?)亦多颓坏。本会首李仪口率众募化商民,为之装修。圣像将神灵口隆鉴,不颓者或不至口颓坏,此亦可保矣,因镌石以志不朽。 廷印 李廷选 任兴 见都   洪基   王善 持行仁 嘉庆四年十一月初一

块碑的内容记载的是募捐维修塔和塔中庙的神像记述的内容存在一个时间问题:碑文前边记考此塔创建于宋代,迄今四百余年”,落款时间是嘉庆四年十一月初一日”。嘉庆四年是1799属于清朝,距离修塔的宋崇宁年间(11021106已近700时间相差近300年。“余”,碑文字为“馀”。《辞海》:[馀]表示成数后的不定零数。如余人;余年按照常规说法,四百余年的时间范围应在500年之内,不会超过100年但是,这里却300年,极不合常理,明显出现了错误。错误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时间计算错了。中国封建社会纪年长期使用的是干支和皇帝年号,时间顺序不像现在的公元纪年使人一目了然,因此,对前代(特别是隔代)的起止不是很清楚,计算中很容易出现错误。另一种可能是落款的年号错了。按照“余”定零数推算四百余年时间节点约在15101599 期间属明朝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时代而嘉靖四年1525年、隆庆四年的1570年时间节点四百余年基本吻合,嘉靖“隆庆”“嘉庆”都有相同的语素,读音又较接近因此,可能出现误写。 

依据前三块碑的碑文记载,宋徽崇宁元年(1102)三月修至第四层,宁三年八月十五修第八层,宋崇宁五年(1106)修至第十一层。从两块碑记的相隔时间推断,修一层塔大约需要半年或半年多一点时间。因此,开始修塔时间不会晚于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可能在哲宗元符年间就已经开始,因为建中靖国年号只用了一年。全塔共十三层,加上基础和塔刹的施工,全塔修建大约用了十年时间  

宝塔里面镶嵌的这三块小石碑都是宋代的遗物,对塔都使用了“修”这个词,而且,“修后的塔显示的完全是宋代的风格,因此,有人认为,“修”就是“修建”“建造”,蒙城宝塔始建于宋代。

但是,塔内第十一层梯道左侧塔壁上原嵌有一块唐代石碑,长约30厘米,碑文曰:“唐尉迟敬德监工重修宝塔。”这块唐碑文革期间还在,后来不知什么时候丢失,今已不存,但仍留有原镶嵌碑的凹洞。且民国四年出版《蒙城县政书》“宝塔真影”记载:“蒙邑宝塔在城之南,相传为唐代尉迟氏所建浮屠,中嵌佛像,高可十三层。”尉迟敬德是唐太宗的功臣,蒙城东北有尉迟寺,是为纪念尉迟敬德修建的,尉迟敬德当年曾驻扎蒙城,尉迟敬德修蒙城宝塔应为可信。

因此,准确理解“修”的涵义也是弄清宝塔建造年代的重要佐证。

现代汉语中,作为修建建造意理解是可以的,但是,汉字的词意在发展变化,古今用法有所不同,因此,要了解宋代的用法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用《康熙字典》查找清康熙以前“修”的用法。查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修”作为与建筑物有关的动词使用,只有“饬也。又饰也,葺理也”,意思是整治、修理、装饰的意思,没有“建造”的用法。

宋代表示“建造”用哪个词呢?我们看不到宋代的辞典,但宋代有一部著名的建筑学专著叫《营造法式》,是将作监李诫奉敕编修,它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内容包括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书名使用“造”,就是建造。我们再查找宋代文人使用了哪些有关建筑的用词。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醉翁亭记》:“作亭者谁?山之僧智能也。”用“作”表示建造。大文学家苏轼《庄子祠记》:“县令秘书丞王竞始作祠。”《喜雨亭记》:“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分别用“作”“治”和“为”表示建造。苏辙《黄州快哉亭记》也是以“为”表示建造:“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只有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中用了“修”字:“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范仲淹为什么用“修”而不用“造”“作”“治”“为”等词呢?用词有什么讲究没有?查历史资料,岳阳楼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历代屡加重修。因为岳阳楼不是新建造的,它与醉翁亭等不同,原来就有过,但是,又“增其旧制”,明显是重建所以用“修”。这个“修”用得很典型,很恰当。

无独有偶,今江苏淮安有一座叫文通塔的宝塔,原名龙兴寺塔,建于隋朝,毁于五代战乱。北宋时,也进行了重建。有个叫张熙的,捐资、捐物修建了第6层,并写有《张熙重修龙兴寺塔碑记》金志庚主编的《楚州金石录》收录有此文拓片:“龙兴上寺古迹知名,洎僧伽大师示凡显圣之初,栖于此寺。月殿基垧为第一化矣。其次寺西南隅,感应舍利旧址自大隋仁寿二年奄瘗上有丽阁佛事焚修日新。其舍利祥瑞,变现灵光,有《续高僧传》载录,故不书焉。于嚱周室重兴,淮甸同轨,山阳一郡,兵火罄然,舍利空存其基也。爰有当寺大悲院僧洪信,父子相袭,供事焚修,睹此基垧,忍生榛木,乃告露诸檀越欲尽一生心力,化缘砌砖窣堵七级。未修契缘俄闻归寂。复有小师浩真,秋月同明,寒潭比洁,观师之遗事发不可思议心,孜孜成褫屼屼化慕。熙切睹胜利,辄启精诚,遂舍己财壹拾阡,砖贰万口。母亲王氏舍砖壹万口,长男文通舍砖贰万口,共成第六级。良匠已吿其园就矣。……时太平兴国九年,岁次甲申六月日,弟子张熙、母亲王氏、长男文通等记。”从碑文“兵火罄然,舍利空存其基也”可知,龙兴寺塔名为“重修”,实则重建。

从以上“修”和其他动词地使用比较可知,“修”的对象应该是已经建造过的,或者已经存在过的,不是新建。因此,蒙城宝塔也不应该是宋崇宁年间新建造的,是一次大修;但动作大,甚至改变了原塔的形状,重新按照宋代流行的风格修。如1982到1984年的宝塔大修,十二、十三层以上,因损坏严重,被全部拆除,重新砌筑。塔刹毁坏更严重,原来是什么样的,已经不可知。张驭寰研究员就根据宋塔的一般做法,进行了重新设计,有可能改变了塔刹的原貌。

看来,宝塔也不是唐初新建的,应该在唐朝以前就已经存在。

唐朝前代是隋。隋文帝杨坚581年代北周称帝,589年灭陈统一全国,到618年亡国,隋朝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唐朝初年宝塔到了需要维修,表明损坏的程度严重。而佛塔本是埋藏佛骨舍利的纪念物,它作为佛的象征,供信徒们顶礼膜拜,是佛寺主要的建筑,其建筑一定很坚固,不会几十年就严重毁坏的。因此,蒙城宝塔的建筑年代还应该在隋朝以前。

蒙城宝塔究竟是隋朝之前那个年代建造的呢?蒙城一直有此塔建于南北朝时期传说。能不能找到实物证据呢?

一般说来,宝塔都有地宫。地宫是中国式佛塔特有的结构,它的性质与中国古代帝王陵寝的地下宫殿相似,但形制不大。地宫是用砖石砌成的不同形状的地穴,大都建在地面之下。地宫主要用来埋葬佛舍利,还常埋有佛经、珍宝及其他器物。”因此,地宫应是塔的核心所在。蒙城宝塔的地宫,20世纪80年代大修时打开,发现里边已被盗过,但北壁和西壁的各镶嵌有一块石雕,雕的全是佛教的故事(见上文“地宫”附图)。当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建筑史专家张驭寰、中国文物研究所古建筑学家罗哲文二位专家,曾先后来蒙,亲临地宫,均鉴定地宫中的两块石雕为北魏时期的雕刻风格。   

地宫里珍藏有北魏时期风格的石雕,据此可以推断:北魏时期,这里建有佛寺,这两块石雕应该为原佛寺所有,甚至可能魏佛寺中的上的遗物,宋代重修作为宝物留下来

万佛塔地宫中的北魏风格石刻佛像为宝塔始建于北魏时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撑。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要了解塔和佛教的关系 塔是佛教专门的建筑。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活到80高龄,在传道的路上得重病死在树林中的吊床上。他的弟子将佛的遗体火化,烧出了许多晶莹带光泽的硬珠子,称为舍利。众弟子将这些舍利分别拿到各地去安奉,把舍

利埋入地下,上面堆起一座圆形土堆,在印度梵文中称为‘窣堵波’( Stupa),或称‘浮图’,译成中文称‘塔婆’,以后就简称为塔。

   塔实际上是埋葬佛骨舍利的纪念物,它作为佛的象征,供信徒们顶礼膜拜。”“这种‘窣堵波’式的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但是它的覆盆式的形状并没有在中国流行而被改造了。塔既然是象征佛的一种实物、一种受佛徒膜拜的纪念物,按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它应该具有崇高的、华丽的形象。而这种形象在汉朝就已经出现,这就是多层楼阁。于是中国固有的楼阁和印度传进来的窣堵波相结合便产生了中国形式的佛塔。多层的楼阁在下,楼阁顶上置放‘窣堵波’形式的屋顶,称为刹顶,这就是中国最初的楼阁式佛塔的形象。这种塔作为佛徒膜拜的对象,它们像印度石窟中的支提一样,被放在佛寺的正中,成为一座佛寺中最主要的建筑。495年北魏迁都洛阳后……在著名的永宁寺中心就有一座木结构的阁楼式佛塔。……如今留存下来的应县木塔……也是位于佛宫寺中轴线中心位置上。”

塔和佛教的关系上分析,蒙城宝塔也应该“被放在佛寺的正中,成为一座佛寺中最主要的建筑”但是,无论是宋代还是明代,蒙城宝塔都不在寺庙中心,有一则民谣“西慈氏,东兴化,当中夹个大宝塔”,说出了从宋到近代宝塔与寺的位置关系,宝塔不仅不在寺中心,而且都处在寺外。这显然违背了建塔的初衷。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只能说明一点:宝塔在宋代以前就有,其位置没有改变以宝塔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上,宋代之前就建有佛寺,后来损坏了。宋初(或之前)又在塔的东边重建了一座寺庙,取名兴化寺,这样,宝塔就不在寺庙的中心了。

南北朝时期,北魏占领并统治过蒙城古地域,蒙城曾是北魏南兖州和涡州的州治,又为北魏在蒙城古地域建寺庙和宝塔提供了条件。

北魏(386~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朝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珪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开始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史料记载,宋元嘉二十七年,刘义隆北伐惨败,北魏乘胜向南扩张,占领了淮河以北。《南史·宋本纪》:“十二月,薛安都要引魏军,张永、沈攸之大败,于是遂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地。是岁,魏天安元年。”《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四:“豫州之淮西,谓汝南、新蔡、谯、梁、陈、南顿、颍川、汝阳、汝阴诸郡也。”“天”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宏的年号。安元年是公元466年,北魏夺取了刘裕宋在山桑县涡河南岸设置的谯郡。

魏这次占领蒙城的时间16左右大约在萧道成元四年482)至萧鸾建武元年(494)期间,南朝齐夺取北魏设置在蒙城的谯郡,并改置马头郡。

到了北魏“太和十八年(494),齐马头太守孟表据郡来归,除南兖州刺史,仍领马头太守,镇涡阳。”北魏又占有了蒙城,并在此设置南兖州、马头郡、涡阳县。景明四年,又在此改置涡州、涡阳郡,一直持续到魏明帝孝昌三年(527),梁武帝萧衍夺走涡阳城并置西徐州为止。清·徐文范《东晋南北朝舆地表》:

p100-101 魏孝文帝疆域:南兖州治涡阳。(统郡)  梁,谯,沛,又下蔡戍。

p105-106)魏宣帝疆域南兖州,治涡阳。郡四:谯,梁,沛,马头。

p105-6)“魏景明四年, 置涡州涡阳郡于南谯城,立涡阳县治之。” 

p111-3)魏明帝疆域“(神龟二年)涡州 ,时治涡阳 郡一 涡阳。”“  孝昌三年失涡阳。”

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四代,先后在蒙城设置了(豫州)谯郡、南兖州和马头郡及涡阳县、涡州和涡阳郡及涡阳县,州、郡、县三级机构同时设置,治所均在今蒙城县城,直到公元527年萧衍夺取涡阳城,前后62年。其间南朝萧齐曾夺取并占有十余年,去除这段时间,北魏先后共统治蒙城50年左右。 这为北魏在蒙城建寺庙和佛塔提供了必要条件。   

魏对佛教的推崇,更为北魏在蒙城古地域建寺庙和宝塔提供了支撑。史料记载,北魏虽然在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七年(446)发生过灭佛运动,但民间信仰仍无消减,太武帝晚年就已对禁令有所松弛。到文成帝即位(452年)后,群臣都一再要求彻底解除对佛教的禁令。兴安元年(452)底,文成帝颁诏各州县许立佛寺,准许剃度出家,并亲自为师贤等高僧剃发。他在僧侣的建议下,下令在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西北约三十里的武州山南麓,开凿五所石窟,每窟中雕凿石佛像一座,佛像高达六七十尺,遂成著名的山西云冈石窟造像的缘起。文成帝继位一年后,就下诏全面恢复佛法。天下则望风承旨,纷纷出家、造像、大建庙宇。献文帝拓跋宏继位后,北魏佛教进入全盛时期。拓跋宏信佛最笃,当了6年皇帝,就把皇位让给儿子。孝文帝元弘继续弘扬佛法,为佛陀禅师在嵩山的少室山建立少林寺。北魏还把佛教定为国教,在其统治的地方建了很多佛寺,造了很多佛雕像,著名的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都是北魏时建造的。史料记载,宣武帝元恪永平到延昌年间(508515年),北魏境内有13000多座寺庙,200多万僧尼。

北魏统治蒙城时期,正是佛教在北魏最鼎盛的时期,蒙城当时是北魏州、郡、县三级政权所在地,一定建有规模较大的佛寺,也一定建造佛塔。因为塔(佛屠)本是埋藏佛骨舍利的纪念物,它作为佛的象征,供信徒们顶礼膜拜。塔建在佛寺中,是佛寺中主要的建筑,稍

具规模的寺院,都建造有佛塔。塔的层数也有讲究,一般地说,层数最多的是十三层,象征释尊涅槃后藏舍利的七宝塔。以下则大约是菩萨七层,缘覚六层,罗汉五层,‘不还果’果位三层,‘一来果’两层,‘预流果’一层。十三层以下七层以上的,大约都是成佛果者的象征。”

宝塔地宫遗存的实物和史料的记载,以及蒙城历史上所处的地位来推断,万佛塔及所在寺庙,最早应为北魏时所建,建造时间约公元500后。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南北朝时期,北魏始建蒙城宝塔;唐朝初年,尉迟敬德进行了维修。到了北宋年间,宝塔损坏比较严重,需要大修。这次修塔,改变了原塔的形状,重新按照宋代流行的风格修建,就像现在杭州重修雷峰塔、南昌重修滕王阁,改动的幅度比较大,因此失去原貌。

蒙城万佛塔造型优美、纹饰瑰丽,独具一格,既具有标志性,又蕴涵祈祷性和象征性,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

 

 





0e44cebaeefc031a5070c7beebe9c4b.png

1955年的蒙城宝塔和慈氏寺

 

 

化文《化佛教与佛寺》北京出版社出版 2006.12.

楼庆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八讲佛塔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年9月第1版

《魏书·孟表传》

 

 

 

 

 

 

 

 


上一篇:蒙城名人——陈嶷     下一篇:蒙城名人——萧渊藻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电话:0558-7190258邮箱:ahszzyjh258@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省庄子研究会技术支持:合肥网站建设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7003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