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研公告: 关于成立2024年省社科党委专家宣讲团的通知
庄子学苑

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展示

万物一马:天地无生无灭之道,通透之道

来源:网络    时间:2024/1/2    点击:288



万物一马:天地无生无灭之道,通透之道

 

潜说国学 2024-01-01 06:40江苏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这是庄子《齐物论》中的一段话,如果没有接触过易经的话,这段话比较难以理解。同时,整个庄子的著作,其实就是在解读易经的境界。如果理解了庄子,便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易经。当然,如果深谙易经之道,那么之于庄子的思想,也就不在话下了。

 

、我,不能证明我的存在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荒唐,却也并不荒谬。以数学的逻辑为例,“2”不能证明“2”,否则就是重复的证明,无效的证明,虚假的证明。再举一例,罪犯不能证明罪犯本人是无罪的,罪犯说我无罪,这样的证据是无力的、无效的。

同理可得,我不能证明我的存在。这个活灵活现的“我”,只能通过与我相对的他人去证明。换句话说,“我”与“你”相对,“我”与“你”之间彼此依存。“我”不能独立地存在。

这里插一句话,我认为我在“活着”,这样一件看似不需要讨论的事情,如何去证明呢?我认为我在活着,来证明我在“活着”,显然为无效逻辑。生死相对,唯有用“灭”来证明“生”。而“灭”时的事情,也是无法可知。

当然有人会说,看我的手在上下摆动,我在呼吸,难道不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同样不能证明。以手的运动为例,我们之所以认为手在动,原因在于,我们的思维总是停留在前一个动作上, 以此为参照坐标,进而说我的手在动。

如若念念相续,念头不会凝固地停止在一个地方,且伴随着手的每一刹那之动,念头相伴而来,思维与行动没有须臾分离,那么手就不是动的,而是时时刻刻处于静止状态,不管做了多大幅度的动作。

换句话说,手动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也饱含着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念三际。手在下的动作完成,即为过去;进而手向上,通向未来;手向上的动作完成,我们说这是现在,现在我的手所处的位置。可能因为长久的习惯,我们习惯于用过去来证明现在的存在。在过去与现在、未来的意识对比中,我们认为自己的手是动的。

我在“活着”,这件事情是不可证明的,就是那么地奇妙。那么,灭也是无法证明的。因为生灭本为相对法,无生无灭,生命的本质为永恒,此也是生命的价值,也是修行的真正意义。

“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庄子这句话,其实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庄子说“马”,本是为了推翻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逻辑问题,此处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谈到过了,暂且省略。

这句话翻译过来,大概是说,用马来证明马不是马,不如用“非马”来证明马不是马,非常的拗口,让人头皮发麻。

换句话来说,马不能证明马的存在或不存在;不如用马之外的一个事物,来证明马的存在与否。还是刚才提到的,我不能证明我的存在,我也不能证明我的不存在,否则就太主观臆断,其中意思相同。

但是如果用“马之外的一个事物”,来证明马的存在,即便马存在了,也是被其他事物所证明,马的本身还是没有独立存在。

也就是说,每一物,每一个人,不能单独存在。天地一体,万物一体,万人一体,彼此依存,方是存在。进一步深化而言,如果宇宙万物一体,那么“一切即一”,在“一”这个层面上来讲,就没有生灭的概念了,“一”为永恒之“一”。

是啊,生灭乃至存在等概念,只是个体的着相与想象罢了。人生如梦,并非虚谈。当然,看到了这些,生命便会减少矛盾,更为积极更为洒脱了。

 

、万物都是“一马”

进而,庄子说:“万物一马也”,万物乃至人,虽然千差万别,归根结底都可以用“马”这个形象来象征。马与万物彼此的自性相同。

易经《坤卦》有曰:“利牝马之贞”。

乾为无形之气,其象征的形象为“龙”。在乾与坤相交之后,化为有形的万物,这个万物,用一个形象来表达,就是地上的“马”。在天为龙,在地为马。

为什么选择用“马”这个形象来表达乾龙游于坤地?就在于马的善跑与性情温顺,体现了乾的“健行”之道。于是,“马”这一形象,兼具有形之质与无形之气,兼具乾坤二德。由此,万物皆具乾坤之德。

“龙马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本质上,龙即是无形的马,马即是有形的龙。龙马精神所兼具的乾坤之德,一则健行不息,二则博大包容。龙马精神,即是天地精神。

释家有说:欲做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彼此并不相悖。哪怕小说寓言里的“白龙马”形象,何尝不是源于易经?

庄子“万物一马”的提法,从深处去研究的话,不仅打通了万物之间的关系,让彼此不再因为独立的固执,而产生隔阂,进而莫名其妙地斗个不休,让天地之道大通。与此同时,也打通了用世间逻辑无法证明的“生死大事”。

用释家的话说,当念念相续的时候,念头便没有了生灭之说,没有了用“过去与现在、未来”比较出来的变化,由此时时刻刻的当下即是永恒。告别矛盾的心情,与诸多在对比中、矛盾中无法挣脱的烦恼,回到最为珍贵的生命永恒之乐上!这样的智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每个人的宝贵财富。

 


上一篇: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生死观     下一篇:庄子《齐物论》:“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不是一个贬义词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电话:0558-7190258邮箱:ahszzyjh258@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省庄子研究会技术支持:合肥网站建设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7003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