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来源:网络 时间:2022/12/19 点击:651
庄子齐物三境:最高境界是无,无又何以为有?
作者:多雪的春天
庄子齐物,当然是齐于道,但是,庄子论道与老子论道是有所不同的。
老子的道,既是宇宙黄河的源头,也是百川归海的分流,是宇宙的初始,也是万物共在的整体。我们读老子书,不由自主地会复命归根,去追溯那个玄之又玄的玄牝之门,它是一个宇宙生成论的逻辑表述。
庄子从不谈源头,他是四海逍遥,游遍了天地,什么大知与小知,鲲鹏与蝉雀,大年与小年,朝菌与大椿,都不是绝对的存在者,都不逍遥,那谁是永在呢?
庄子没有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
他只是告诉我们,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庄子·齐物论》)。这古之人是谁就不得而知了,老子也有这么一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人又是怎么看宇宙的源头呢?
庄子说有三种境界:“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庄子·齐物论》)
怎么理解这三种境界?
最高的境界是认为宇宙之初没有物,而老子却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古时候的人,他们的智慧达到了最高境界;为什么说达到了最高境界呢?因为,那时就已经有人认为,宇宙之初不存在什么实体,这是最高的境界,到头了,无以复加。
庄子认知的第一重境界,是相信宇宙之初没有物,物是什么?从公孙龙的《指物论》中可以明白,物是人的感觉方式可以“指”的对象,是有形的存在。老子的“有物混成“不一样,不是公孙龙的物指,是一种无序的原始状态,称之为“惚恍”,也就是瞬息万变的存在;没有形,自然也没有指,没有指也就没有名,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也。”
而庄子总结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齐物论》)。
其次的境界,是认为宇宙之初有实体的存在,但是没有分化。
庄子认知的第二重境界,是相信宇宙之初有物了,但是没有分化,那就是一,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的境界与无的境界其实是一个东西,是对道化生过程的一个逻辑分类。再古的人,也不可能趴到宇宙源头上去观察道如何从无,化为一,又化为二的。一也可以说是混沌,一种能量的汇聚。
再次的境界,是认为宇宙之初有分化,但是没有是与非的不同。所以,是与非的对立,是道的亏缺;道的观念这样亏损了,偏私的观念也就这样形成了。
庄子认知的第三重境界,是相信宇宙之初天地已在,大自然分化了,可人还没从远古分化出来,人还没有是非。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古人真的那么拙朴吗?从人类社会的形成说,似乎也通,在上古的神话传说中,女娲开天地,创生了人类,没有语言,也没有文字,那还真没什么是非。
既然最高的境界是无形之有,那么,认知了这个了不起的无形之有,又有什么用呢?庄子来了一个急转弯,它什么用也没有,正因为它什么用也没有,所以寓诸于百用之中而无所不用。
大家搞懂了庄子吗?是在庄子三境中的哪一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