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研公告: 关于成立2024年省社科党委专家宣讲团的通知
庄学研究

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展示

庄子“无己”而无不己的人生哲学

来源:庄子研究会    时间:2017/6/3    点击:1257



庄子“无己”而无不己的人生哲学

李季林


崇尚自然、批判时俗,注重个体生命的价值、个体人格的完整和主体意识,并对顺性、独立、自由的精神生活怀着诚挚的敬意和热切的向往,一直是道家人生哲学的特征和传统。

庄子从正面继承了老子“没身”、“无我”和列子“贵虚”的人生哲学,从反面接续了杨朱“贵己”、“为我”的人生哲学,提出了处间、无用、无待、无己、全性葆真、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可以说,庄子是道家人生哲学的集大成者。

庄子吸收、改造了杨朱重生、自保、为我的思想,把杨朱重生、全生的思想发展为养生,把杨朱贵己、为我的思想发展为无己。贵己与无己、为我与忘我(坐忘),形式上对立、矛盾,实质上却是一致的、同一的:庄子无己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深层次上还是“为我”。因为,只有做到无己,才能虚心以应物、虚己以游世,达到全生、保命,进而天地物我一体、万物一齐、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

庄子主张全性葆真、无己而不失己、逐物而不迷性、独立自由、明哲保身的思想,可以说或隐或现地贯穿《庄子》全书。    

《庄子·逍遥游》和《庄子·秋水》分别说“至人无己”、“大人无己”。“无己”是庄子所追求的思想境界,而达到“无己”境界的至人、大人,则是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绝对自由的化身。无名的圣人、无功的神人,也是庄子所称道的两种理想人格,只是不及无己的至人。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无己”的思想境界呢?

庄子教人处间、无用。《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的故事,表达了“以无厚入有间”、从而“游刃有余”的思想;《庄子·山木》借山木因为无用得终其天年、家鹅却因为无用而被杀的故事,提出行为处世要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有用与无用之间;《庄子·秋水》更是借庄子辞相的故事,表达了不为所用的“无用”思想。

有一天,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威王派了两位大夫作为使者前去面请庄子。使者说:“楚王想聘请您为相,为国效力。”庄子手持鱼竿,头都没有回,答道:“我听说楚王有一只神龟,已死去三千年了;楚王用布包着、用竹器装着,供奉在庙堂之上。那只神龟是愿意死了而留下骨头让人供奉呢?还是愿意仍然活着而在泥水中摇尾自得呢?” 两位大夫答道:“当然愿意仍然活着而在泥水中摇尾自得了。”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愿意在泥水中摇尾自得呢。”

好死不如赖活着。

这则故事似乎有悖于庄子“生死一齐”的生死观。其实,庄子所要表达的是,宁愿穷而“乐生”、不愿富而“迫生”,更不愿意贵而“死亡”。因为君王高兴了,可以赐你“相位”;一旦不高兴了,也可以随时赐你“死名”。可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庄子还教人“忘”、“坐忘”,即忘利、忘名、忘形、忘心,一言一蔽之,忘我、忘己。《庄子·大宗师》借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之口说,所谓“坐忘”,就是无视肢体的存在、抛弃聪明才智,同于万物,与大道相通。所谓“忘己”,就是忘却物我、与物为一,忘却天人、与天合一(《庄子·天地》)。但是“忘”并不是目的。“坐忘”是为了能够“无己”, 而“无己”的最终目的则是“无不己”。

庄子在处理人与己、人与环境的关系时,以现实的态度,坚持“外曲而内直”、外圆而内方的原则:虚己以游世,顺人而不失己,即外化而内不化、应物而不迷性。他说,做善事要远离名声,作恶事要不近刑罚,以“中道”自然为法则,那样就可以全身、可以保命、可以娱乐精神、可以享受天年(《庄子·养生主》)。又说,“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庄子·山木》)。又说,“惟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背),顺人而不失己”(《庄子·外物》)。

同时,庄子对逐物迷性、为己伤物的行为分别给予了批评。他把追求物欲而丧失人性、谄媚时俗而丧失人格的人称为“倒置之民”(《庄子·缮性》),惊呼当时的人们莫不追逐物欲而迷失本性,以本性交换物欲为代价:普通百姓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诸侯势力范围内的小国),圣人则以身殉天下。虽然他们的目的不同,但是他们以伤性、殉命为代价则是相同的。这种惊语和批判,与杨朱的“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相近,都认识到、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又说,圣人与物相处而不伤物、不侵物,不伤物、不侵物,物也就不伤我、不侵我(《庄子·知北游》)。这又近似于杨朱学说的“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这种万物一齐的平等观,是庄子“无己”、人不唯贵思想的表现。

这种自然主义的平等观,对于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修正。

 

庄子“无己”的思想,与老子的“没身”思想一样,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老子》一书好几处讲到亲身贵生、疏名贱利:“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老子四十四章》)又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三章》)这与杨朱的轻物重生思想相近。

那时,战争频繁,由于连年的征卒和相互之间的残杀,作为民众的个体,他们的生活和生命不但没有保障,相反,作为生命载体的身体却成了引人注目、伤害生命的祸首。

诚如《庄子·人间世》所记载的,栎(lì)树因为其形曲质劣、不材、无用而长寿,进而被拜为土地神庙里的社树;支离疏因为貌丑残疾,而免服兵役和徭役,从而全生尽年。因此,老子感叹道:“没身不殆”。假如没有了身体,我还有什么危险呢?没有了身体,哪还会担心生命遭受摧残呢?“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这样的发问,不能不骇人听闻、震人心扉。

我们能够想象得出,当时的人们生存环境的险恶。保命、全生,可以说是人们当时所面临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己”、又“顺人而不失己”呢?庄子认为除了“无用”、不为所用,“处间”、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没有了形体的羁绊和观念的束缚,还要“无待”:不需要外在的条件,无所对待;而对于相对恃的矛盾双方,消除对立的局面而达到“无恃”的目的,最根本、也是最省力的方法,就是“无己”,即泯己由人、去我顺物,也就是虚心以应物、虚己以游世,游世而不失己。

庄子的这种避世而不忘世、游世而不失己与逍遥而无己,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其忘己、无己是出于不得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存我,进而更好地“有己”、甚至“无不己”,全生、全性、全神。

一个人如果真正能够做到对外“无待”、对内“无己”,那他在精神上就可以绝对独立、自由了。

 

 

作者简介:李季林,男,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从事道家哲学与文化研究。

 

                                          

上一篇:暂无上一篇     下一篇:道家自然主义思想与当代意义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电话:0558-7190258邮箱:ahszzyjh258@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省庄子研究会技术支持:合肥网站建设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7003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