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研公告: 关于成立2024年省社科党委专家宣讲团的通知
庄子学苑

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展示

庄子:“忘”之道

来源:网络    时间:2024/7/29    点击:125



庄子:“忘”之道


佚 名

 

在探讨庄子的哲学思想时,陈静若曾用一个词来概括其精髓:遗忘

《庄子》全文中,遗忘一词反复出现,共计87次。

庄子认为,只有当人能忘却外界的纷扰、生死的轮回、自我的束缚,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超脱。

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常常被琐碎的事务、物质的诱惑、世俗的烦恼所困扰,如同被藤蔓紧紧缠绕。

如果过于执着,将一切大小事情都放在心上,生活只会变得越来越沉重;

而当我们学会放下,摒弃那些无关紧要的负担,那些纷争与烦恼自然也就烟消云散。

只有放下该放下的,忘记该忘记的,我们才能让身心得到真正的释放,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01

忘却外物,是一种智慧。

在《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句话: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人对物质的渴望是一种本能,但若总是被外物所牵绊,让欲望无休止地膨胀,最终只会迷失自我,陷入无尽的痛苦。

人生在世,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只有当我们能够放下对物质的贪恋,过上简朴的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

庄子一生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甚至以编织草鞋为生。

尽管他拥有广博的学识,获取财富和名声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但他拒绝了楚威王的厚礼邀请,选择过上清贫的生活。

他宁愿住在简陋的草庐中,穿着破旧的衣物,也不愿意让世俗的欲望成为自己的负担。

正是这种对物质的超然态度,让他能够活得洒脱自在。

正如庄子所言:物物而不物于物。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应该成为外物的主宰,而不是被外物所控制。

京剧艺术家王珮瑜,年轻时便获得了无数荣誉,并担任了上海京剧团的副团长。

然而,随着名利的增长,她的欲望也在不断膨胀。

她开始购买昂贵的奢侈品,住进豪华的住宅,频繁出入高档场所。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她不得不频繁参加商业演出和各种活动,生活变得异常忙碌和疲惫。

直到她的导师提醒她:不要仅为生计而唱戏,放下物欲,你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她恍然大悟,开始清理那些不必要的物品,追求更简单的生活方式。

她将生活的重心重新放回到京剧艺术上,最终成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少欲觉身轻。

在这个世界上,物质的诱惑无处不在,但过度追求物质,只会让人迷失方向。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过分关注物质,就会忽视精神的丰富。

学会减少对物质的渴望,就是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只有当我们放下贪念,降低对物质的需求,生活才能变得更加简单和快乐。

 

02

抛却烦恼,是一种明智之举。

在《庄子·达生》中,记载了齐桓公的一次狩猎经历。

在前往山林的途中,他忽然感到眼前一阵恍惚,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他心生恐惧,以为遇到了什么不祥之物,赶紧让马车停下,并询问身边的管仲:仲父,你刚才有没有看到什么异常的东西?

管仲摇头否认:我什么都没看到。

齐桓公听后,更加确信自己遇到了邪灵,否则为何别人看不见,只有自己能见到?

回到宫中,他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以至于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不久便病倒了。

庄子曾言: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

外在的痛苦可能源于肉体的折磨,而内在的痛苦则多由心灵的挣扎。

过多的忧虑,无疑是在加剧心灵的负担,使人心力交瘁,倍感痛苦。

清代作家李汝珍在其小说《镜花缘》中,描述了一个名为伯虑的国家。

伯虑国的居民们常常无端忧虑,担心一旦睡去便再也无法醒来。

因此,每当夜幕降临,他们便提心吊胆,不敢沉沉睡去。

结果,伯虑国的人们从未享受过一夜安眠,从未体验过一天的安宁。

长期的忧虑和缺乏睡眠,使得伯虑国的居民寿命普遍不长,大多活不过四十岁。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总是杞人忧天,为一些无端的忧虑而自寻烦恼,最终不过是徒增痛苦。

古人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短暂,若总是忧心忡忡,对每一件事都耿耿于怀,无异于自我束缚。

与其在无谓的忧虑中消耗自己,不如放宽心态,看淡世事。

正如古人所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学会放下那些无谓的忧虑,不纠结、不挂念,你的内心将会得到真正的宁静与治愈。

 

03

超脱成败,是一种至高境界。

在《庄子》中,记载了楚国贤臣孙叔敖的一则轶事。

春秋时代,孙叔敖曾三次被任命为宰相,却从未在其脸上见到喜悦之情。

同样,他也曾三次被免职,但同样未见其有任何愤怒之色。

他的朋友肩吾对此感到困惑,便问孙叔敖:您三度升迁,又三度被罢,难道心中没有一丝波动吗?

孙叔敖淡然一笑,回答道:

该来的自然来,该去的自然去,得失岂能由人定,又何须挂怀?

肩吾听后,深感敬佩。

人生无常,得失难料,过分纠结只会徒增烦恼;

看淡成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内心自然宁静如水。

唐朝时期,吏部尚书卢承庆负责官员的考核工作。

有一位负责运输的官员,因途中遇到风浪导致粮食损失,被卢承庆评为临运损粮,考中下

这位官员接到评价后,神色自若,默默退下。

卢承庆见状,感到惊讶,因为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官员的前途和俸禄。

经过深思,他认为这位官员有雅量,便将评价改为非力所及,考中中

然而,当这位官员得知改评后,依旧保持着平静的态度。

卢承庆对其更加赞赏,最终将其评价提升为宠辱不惊,考中上

无论遭遇何种境遇,这位官员都能泰然处之,展现超凡脱俗的境界。

正如一句话所言:能折磨你的,无非是你在乎的;能困扰你的,无非是你计较的。

人生是一场不断经历得失的旅程。

你越是看重某些事物,就如同在背上加重负担,最终会压垮自己。

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最好的态度是:得之泰然,失之坦然。

拥有时不必沾沾自喜,失去时也不必灰心丧气。

学会放下成败得失,以一颗平常心去接受和面对,生活自然会更加轻松自在。

《庄子·达生》中还有这样一句话:

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

意即,忘记脚的大小,任何鞋子都合脚;忘记腰的粗细,任何带子都合适;忘记是非,心灵便能永远安宁平和。

要想活得明白,就必须学会忘记,做到心胸开阔,看淡一切。

简化欲望,减少忧虑,放下成败得失。

看淡物质追求,放下功利之心,忘却该忘之事,你便能卸下心灵的重负,活得自由

 


上一篇:道家哲学的流派和代表人物     下一篇:庄子: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电话:0558-7190258邮箱:ahszzyjh258@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省庄子研究会技术支持:合肥网站建设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7003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