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研公告: 关于成立2024年省社科党委专家宣讲团的通知
庄子学苑

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展示

初探庄子的生死之辨:领悟生命

来源:网络    时间:2024/3/12    点击:175



初探庄子的生死之辨:领悟生命

 

太极行雲2024-03-12 07:17四川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主张人生的核心在于现实世界的修行与作为,对死亡之谜则避而不谈。

诚然,对生的真谛若是一知半解,又如何能深刻领悟死亡的真义?然而,反之亦然,若对死亡一无所知,又怎能全面理解生命的意义?

或许,孔子在这方面的思考确有所欠缺。后世的思想家们对此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以王阳明为例,他在龙场悟道之前,对世间得失荣辱皆有所悟,唯独对生死之事尚觉未透。直到他突破了生死之关,才最终实现了悟道的飞跃。这一经历恰好说明了理解死亡对于领悟生命的重要性。

再观庄子,他追求精神生命的超越与心灵的解脱,这一过程中必然历经重重困境,而生死之关则是他必须突破的最后一关。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庄子对生死的超越,实际上是对世俗社会中贪生怕死或厌生求死观念的批判与超越。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将生死视为自然运行的必然过程

然而,普通人往往难以做到这一点,因此也就无法真正超脱生与死的束缚。

生的困惑与死的迷惘,仿佛是生命旅程中始终如影随形的谜团。人在世间奔波,心中充满疑问,而其中最核心的问题莫过于:我们为何而活?我们存在的意义与理由究竟何在?庄子曾对那些在生的迷茫中徘徊的灵魂发出过“不亦悲乎”的深切感叹。

《齐物论》中这样写道:我们与万物相互碰撞、消磨,生命如同疾驰的马车,无法停歇,这难道不令人悲哀吗?一生忙碌,却难见成果,疲惫不堪却不知所归,这难道不令人哀叹吗?人们常说生命不灭,但形体已变,心灵也随之改变,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悲哀吗?人的生命,难道真的只是这样茫然无依吗?难道只是我独自迷茫,而其他人却都清醒吗?

我们被带到这个世界,未曾询问过是否愿意,一旦降临,便注定要参与这物质世界的循环,直至生命的尽头。

这样身不由己的奔波,终日的辛劳,除了为了维持生计,养活这个肉体的躯壳,我们还真正知道为何而活吗?这实在是令人感到悲哀。

对于人们贪恋肉体的生存,庄子强调的是生的无所得。

《大宗师》中提到,生命如同附加的赘瘤,而死亡则像是去除病痛。这既揭示了生命的苦难,也试图解脱那种对生的过分执着与对死的恐惧。

但如果有人因此认为庄子厌恶生命、追求死亡,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庄子同样珍视生命,他不愿为了任何外物而牺牲自己。

《骈拇》篇指出,从三代以来,人们无不是为了追求各种外物而牺牲了自己的本性。无论是小人为了利益,士人为了名声,大夫为了家族,还是圣人为了天下,他们虽然事业不同,名声各异,但都在伤害自己的本性,以生命为代价。

庄子不愿为任何事物牺牲自己,他视生命为自然的一部分,既不贪生,也不求死。他的基本精神是顺应自然,让生命自然而然地流淌。

生是自然的,不应人为地抗拒或强求,而应顺其自然,这便是“顺生”。贪生怕死或厌生求死,都不是自然的态度。

生若无所获,那么死亦无所失。世人常怀深重的畏死之心,视死如畏途,而庄子则倡导人们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将死视作自然的流转。

在《大宗师》篇中,庄子借颜回向孔子请教的情境,道出了孟孙才面对母亲离世的态度。孟孙才虽有哭声,但眼中无泪,心不悲戚,居丧也不哀痛,却得到了人们的称颂。孔子解释说,孟孙才的行为合乎礼仪的精髓,他比一般的治丧者更懂得礼的本质。礼治丧事,应简易而行,孟孙才正是如此。他并不以世俗的生死观念来框定生死,既不贪生,也不求速死,只是顺应自然的变化,成为他命中注定要成为的样子。

人若未死,又怎能知晓死后的世界呢?

因此,死并不可怕。既然未来充满未知,我们又何必执着于晚死或长寿呢?

贪生怕死,或是喜死厌生,其实都源于心中预设了一个活着好或死了好的执念。

然而,对于未发生的事情,人是不可能预知的,因此也不必为此烦恼。

世俗之人往往执着于肉体的存在,却忽略了精神的层面。

孟孙才深知人死后物质化的自然过程,因此即使母亲离世,他也明白这是无法挽回的事情,不会为此过度哀伤。他只是看到他人的悲痛,便陪同一起表达哀思,尽尽心意罢了。

 


上一篇:庄子:放下心中的尺子     下一篇:心之翼:庄子思想中的认知自由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电话:0558-7190258邮箱:ahszzyjh258@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省庄子研究会技术支持:合肥网站建设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7003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