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来源:半月谈书社 时间:2023/11/23 点击:304
向庄周借智慧|《庄子》
佚 名
读庄子是为了能让浮躁压抑的心灵状态 得到抒发。庄子妻子去世的时候,鼓盆而歌,这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了。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悦生也不畏死,不要觉得:生命在拥有的时候,有多么可喜,死亡来临的时候,有多么可怕。
这样的态度,说起来潇洒,但是贯穿到每一个凡人的生命中,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一个人这一生在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在这个匆忙的过程中,其实对于越来越短的时光,都心存畏惧,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笑谈生死呢?
和庄周同属道家的列御寇在他的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看来是相当严重的,但庄子说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
对于自己的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妻子之死,他就“箕踞鼓盆而歌了”。
庄子视死生变迁,不过如春秋冬夏四时变迁而已,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抗拒的,只有顺从依随,才是人间至道。
我们借此而说庄子是达生主义者。他是无生无死与天地为一体的,他是上与天地主宰同游,下与看破生死不分始终的人为友的,他是视死生为一化的。
所以妻子死而歌,已死不哀。
庄子的生死观当然是建立在他“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基础之上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是“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既然如此,我们除了顺其自然,不要把生死看得太重,节哀自便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可茫茫红尘中,有几人能做到和庄子那样呢?人的身体、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传承。
当代社会,人的寿命得以延长,已经远远胜于远古。但是,在心理上,对于死亡的畏惧,对于生命的留恋也远远超乎从前。
应该说,在今人的生活里,有太多太多的牵绊,有太多太多让人闭不上眼睛的事情在心头纠缠。
但是,庄子对生死的看法与今人全然不同。在他已经穿越的这个生命中,他看重的是火光,而不是柴火的长度。
庄子在《养生主》篇里有这样一句话:“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油脂在柴火上燃烧,油脂烧完了,柴火燃尽了,但是火却可以传续下去,没有穷尽的时候。
人的身体、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传承,而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这就是庄子对于生和死这个形态的一种感悟。
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
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荒漠。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而在天地间,我们每个人的心合乎自然大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的命运也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其实在你的内心中都会不经意地流露,你的心态会决定你以后的生活是幸福还是奔波。
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当你有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就不会为生活的一些小事去烦恼。
生活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发生在身上的不幸,换种心态你会发现原来不幸也是一种美,看见自己内心中生与死的较量,看见我们可以活下去的那个希望。
其实我们是可以在有生之年真正做到乐生,活好每分每秒。
(半月谈书社)
上一篇:惊人的古代宇宙观,庄子的科学洞察力 下一篇:山木自寇,膏火自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