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研公告: 关于成立2024年省社科党委专家宣讲团的通知
庄学研究

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展示

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校补

来源: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时间:2023/10/19    点击:427



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校补

 

陈广忠

 

摘要: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是一部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庄子》研究著作,然而由于出版较早,当时条件不具备,致使出现不少值得讨论的问题,为方便后学,也为了该书更好地传播,本文从8个方面、列举36条,对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进行了讨论,并加以权勘和增补,

 

关键词: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校补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6-9333(2023)02-0001-08

 

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1版),是《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依据《说文》《尔雅》《广雅》《释名》《方言》《唐韵》《广韵》《集韵》《韵镜》等文字、音韵、训诂、方言学文献,就文中8大类36处值得讨论的问题,向陈先生及方家求教。

一、注文校订类

(一)巧历

《齐物论》:“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注释:“巧历:善于计算的人。”(七三页,9行)今译:“就是最巧善的计算家也不能得出最后的数目。”(七四页,6行)

陈按:“巧历”一词,也见于《淮南子·说林训》:“天地之间,巧历不能举其数。”高诱注:“巧,工也。天地之间,物类相感者众多,虽工为历术者,不能悉举其数也。”

巧,《说文》:“工,巧饰也。”《广雅·释诂三》:“工,巧也。”即精巧、精致义。“巧”为形容词,作定语,译为“精巧的”。历,《说文》:“历,历象也。”即推算日月星辰运行及季节时令的方法。《玉篇》:“历,象星辰分节序四时之逆从也。”历,即历象、历数、历术等。又,成玄英疏:“从三以往,假有善巧算历之人,亦不能纪得其数,而况凡夫之类乎?”可知成疏本不准确,陈氏注、译,沿袭成疏。“巧历”的解释是:精巧的历术。

 

(二)濠梁

《秋水》:“庄子与惠子遊于濠梁之上。”注释:“梁,桥。”(四四四页,1行)今译:“在濠水的桥上遊玩。”(四四四页,10行)

按:注文有误。致误的原因,是成玄英疏中有二说:“石绝水为梁。亦言:是濠水之桥梁。”而司马彪云:“濠,水名也。石绝水为梁。”司马彪所说,是正确的。其一,“梁”有“石梁”义,不仅指“桥”。《说文》:“梁,水桥也。”本义指桥、桥梁。而《秋水》中指的是“鱼梁”,即石梁,与堤堰、鱼堰相似,而不是指“桥”“桥上”。《诗.邺风.谷风》:“无逝我梁。”毛亨传:“梁,鱼梁。”《尔雅·释地》:“梁,莫大于溴梁。”郭璞注:“溴,水名。梁,堤也。”邢吴疏:“《诗》传云:‘石绝水为梁。’然则以土石为堤障绝水者名梁,虽所在皆有,而无大于溴水之旁者。”《经典释文》:“司马云:‘濠,水名也。石绝水为梁。’”毛亨、郭璞、司马彪、邢昺等人说法是正确的。

其二,历代文献对“濠梁”的记载甚详。今选取四种:1.唐代徐坚撰《初学记》卷八:“濠梁,《述征记》曰:濠汜,水公也,其水注泗,有旧鱼梁。庄子游于濠梁,则此地也。”2.宋代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二百二十八:“钟离县。观鱼台,在县西南七里。庄子游于濠水,见鯈鱼出游从容……。按惠、庄观鱼,即此台也。”3.明代李贤等撰《明一统志》卷七:“濠水。府旧城西南,有石绝水谓之濠梁,又号石梁河。庄子尝观鱼于此。”4.清代康熙官修《江南通志》卷十七:"临淮西南有石绝水谓之濠梁,即庄、惠观鱼处也。”可以知道,唐初成玄英“濠梁”注文,不明地理,从而导致失误。

(三)清

《齐物论》:“廉清而不信。”注释:“廉若露形跡就不真实。”(七七页,5行)

按:把“清”解释为“露形跡”,文献无据。郭象注:“傲然廉清,贪名者耳,非真廉也。”成玄英疏:“皎然异俗,卓尔不群,意在声名,非实廉耳。”郭注、成疏释义清楚。“皦”“皎”,即洁白义。清,《说文》:“朖( lǎng )也,徵( chéng )水之皃。”指水纯净透明。本句意为:廉洁纯净不能被信任。按照郭象的说法,洁白廉清,贪图名声,不是真正的廉洁。可知与“露形跡”无关。

(四)无假

注释:[八]审乎无假而不与利迁:“无假”,无所假借。“审乎无假”,出于无待(三五五页,13行)。今译:出于无待却不为利诱(三五六页,7行)。

按:注释和今译皆误。本句亦见于《淮南子·精神训》:“审乎无瑕,而不与物糅。”高诱注:“瑕,衅也。其见利欲之来也,能审顺之,故不于无相杂糅。”《德充符》:“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郭象注:“明性命之固当。任物之自迁。”成玄英疏:“灵心安審,妙体真元,既与道相应,故不为物所迁变者也。”《庄子口义》:“审者,明也。无假者,实也。”“无所假借”,出自《庄子校诠》:“假,乃假借之假。无所假借,故‘不与物迁'。”可知王叔岷没有检索《淮南子·精神训》“瑕,衅也”之训,做出了望文生义的解释。又,《庄子点校》:“无假,无所待也。”失误同上。

本文“利”,《庄子·德充符》《淮南子·精神训》作“物”。假,通“瑕”。瑕,瑕疵。《尔雅·释诂下》郝懿行《义疏》:“假,读为瑕。”知《庄子》用借字“假”,《淮南子》用本字“瑕”。这二句的译文是:审慎持守无瑕的本性,而不为利益相转移。

二、词语不同,解释相同者

 (五)真宰、真君

注释:真宰:即真心(身的主宰);亦即真我(四七页,3行)。真君:即真心、真我。和真宰同义(四七页,14行)。

按:人类来源于自然。正如郭象所说:自然生我,我自然生。”“万物万情,趣舍不同,若有真宰使之然也。这就是真宰,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杜甫诗中三次使用真宰,其义与《庄子》相同。《遣兴五首·右一》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注引《庄子》云:若有真宰存焉。《剑门》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亦引《庄子》。《喜雨》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形成人类的形体、精神以后,主导者就是真君。文中与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紧密相连。《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中解释说真君者,无为而居中虚之地,百体九窍皆为役用,而不自知也。可以知道,真宰”“真君两者主导的内容不同,并不同义。成玄英疏中云又解:真君即前之真宰也。成氏之说,误导了众多解《庄》者。

三、词语相同,译文不同者

(六)方

注释:[三]彼是方生:《说文》方,併船。(马叙伦《庄子义证》引)义,方生,两方並生(张默生《庄子新释》)(五五页,10行。)

今译:彼和此是相对而生的,虽然这样,但是任何事物随起就随灭,随灭就随起;刚说可就转向不可,刚说不可就转向可了(五八页,13-14行)。

按:注释、译文失误有四:1.译文出处和标点失误。《齐物论》原文标点应是:彼是方生之说也。方生一词,亦见《天下》惠施”:"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2.引《说文》方,併船失误,此处不是并列的意思。方,时间副词,表示行为、情况发生不久,可译为开始”“刚刚”“等。《广雅·释诂一》方,始也。3.注文、译文字意思不统一。注文作,译文作等。4.译文随意性。有”“刚说”“转向等,均不是副词。

(七)存。

《人间世》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今译:古时候的至人,先求充实自己然后才去扶助别人。如果自己都还立不稳,怎能去纠正暴人的行为呢?(一一二页,6-7行)

按:,分别译为充实”“扶助”“3个不同的意思。对于字,成玄英疏中有己尚不立”“存,立也”“必先安立己道3处解释,下文中有今颜回存立己身,犹未安定之语,都是树立”“确立”“建立的意思,可知译为充实”“扶助,是不合文意的。

四、标音失当类

(八) qiǎn ,遣)

《齐物论》大廉不注释大廉不嗛(qiǎn,遣):大廉是不逊让的。(七六页,14行)

 按:本字音、义皆误。:音 qiàn 。即”义。通“歉”。《说文通训定声》“嗛借为歉。成玄英解作何所逊让,实为致误本因。本句意为大的廉洁是没有缺少的。

(九)聊,鲁下邑

注释:马叙伦说:陆德明曰:邹,孔子父所封邑。伦按:《说文》曰'聊,鲁下邑,孔子之乡。'则'借为'聊',音同照纽。([二一]八五九页,6-7行)

按:《说文》“郰,鲁下邑,孔子之乡。《礼记·檀弓上》郑玄注孔子之父叔梁纥。陆德明《释文》“郰,又作邹。《集韵》“郰,或作邹、,上古同音。而,《说文》耳鸣也。从耳,卯声。上古音为来纽、幽部。字的读音,上古音与邹、相距甚远,无法通假。引马叙伦借为,文献无据。疑“郰”字之形误。

(十)

注释:[九]信 gāng 刚)(一一 O 页,3行)

按:标音误。当作“矼 qiāng )。《集韵》韵:“矼,坚实貌。枯江切。反切今音不读"( gāng 刚)。《经典释文》,徐古江反。崔音'。简文云:'实貌。'"

徐邈、简文帝所注音、义正确,崔标音错误。

(十一)杀

注释:,音衰(一二九页,10行)。译文:天性残酷(一三 O 页,15行)。

按:标音,无据。《经典释文》天杀。如字。谓如天杀物也。成玄英疏持杀戮以快心。”“如字,就是依照本音来读。其读音是 shā 。又,《庄子翼》天杀,须溪云:如言天生刻薄人也。'副墨云:杀如降杀之杀,言天薄之使无德也。’”按:杀,即衰减、裁削、减少义。《集韵》韵:杀,削也。《广雅·释诂二》杀,减也。其读音是 shài

(十二)兀

注释:兀( wù 悟):通,断足(一四五页,12行)。

按:其一,兀、介上古音距离甚远,不能通假。兀,上古音疑纽、物部。介,上古音见纽、月部。声纽、韵部皆不相同或相近,不能构成通假关系。其二,兀、介其义并无关联。兀,《说文》高而上平也。兀,通“跀”。《说文通训定声》兀,借作《说文》“跀,断足也。又同“刖”。《说文》“刖,绝也。《玉篇》“刖,断足也。介,《说文》画也。指疆界、界限。

《养生主》是何人也?恶乎介也?陆德明《释文》介,音戒,一音兀。司马云:‘刖也。'向、郭云:也。'崔本作',断足也。'《德充符》释文兀者,五胡反,又音界。李云:'足曰兀。'按篆书'、'介'字相似。兀、介的一音”“又音都是错误的。造成错误的原因是:篆书的”“形体相似,时人莫辨。本字当作,字是误字。应该说,陆德明把误字、误音收入《经典释文》,从而造成版本失误。

 (十三)句,髻

注释:,音义同(一九页,12行)。

按:注释全误。《大宗师》指天。《人间世》作会撮指天。《淮南子·精神训》作烛营指天。句赘,成玄英疏咽项句曲,大槌如赘。《经典释文》李云:'句赘,项椎也。其形似赘,言其向上也。句曲之,今音 gōu 。《说文》句,曲也。知二字同义,即弯曲义。也有连用者,如,《文选·宋玉风赋》李周翰注句,为多句曲。

髻,《说文·新附》髻,总发也。从 biāo ),吉声。古通用结。本义指把头发扎成发结。上古音拟为[ khiat ],为月部、入声,今音演变为 jì 。可知”“"二字音义迥别,注释说音义相同,不知何据?

(十四)”( tuō )

注释:( tuō ),读若拖,车裂之刑(二五六页,14行)。

按:注音有误。郭象《庄子注》作。《庄子口义》作肔。敕纸反。《庄子翼》作肔。耻。《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作。《经典释文》胣,本又作。徐敕纸反。郭诗氏反。崔云:读若拖。'或作'施'字。胣,裂也。《淮南子》曰:长弘裂而死。'司马云:胣,剔也。'一云:瓠肠曰胣。'《广韵》韵:“拕,曳也。俗作拖。《集韵》“哿”韵:“拕,或作拖、、佗。”拕,音 tuō 。可知”““拕”及其俗字无关,崔不识音,实乃误读。《集韵》韵:胣、肔。瓠肠曰胣。《庄子》长弘胣'。徐邈读或作'。可知徐邈、郭象、林希逸、焦纺等标示的反切、直音是正确的,”“的今音是 chǐ 

(十五)桁( héng )

桁( héng 衡)杨:古时一种夹脚和颈的刑具(二七七页,4行)。

按:标音误,当作桁( háng )。《经典释文》桁,户刚反。司马云:脚长械也。'《广韵》韵:桁,械也。胡郎切。《集韵》韵:木在足曰械,大械曰桁。寒刚切。《玉篇·木部》桁,胡岡切。大械也。

(十六)

[四]困:衝逆人(林希逸说)。“惾”,读衝,袭刺之义(三三三页,10行)。

读衡,注音误。当读 zōng 。《集韵》部:“惾,祖丛切。困,刻贼不通也。李颐说。《经典释文》“惾,子公反。郭音,又素奉反。李云:,刻贼不通也。'《庄子翼》“惾,子公反。”《皇王大纪》:“困惾子公切。犹刻塞不通也。”祖、子,反切上字今音皆为( z ),而不是字的( c )。

(十七)嗋

[一四]口张而不能嗋:「嗋( xuē 薛),合(《释文》)。(三八五页,10行)

按:标音误,当作( xié )。《集韵》嗋,合也,吸也。《庄子》口张而不能嗋'。迄业切。《广韵》嗋,口嗋嚇。《庄子》口张而不能嗋'。虚业切。业,《广韵》业,鱼怯切。业,上古音归入声疑纽、葉部,今音读( yè )。可知韵腹、声调全错了。

(十八)[八]肠楯( xún 旬):画饰的车。(四八〇页,4行)

按:标音误。当作( chūn )。有三个读音:1. shǔn 。栏杆。《说文》楯,阑槛也。从木,盾声。《广韵》盾,食尹切四。楯,栏槛。2. dùn 。楯,同。古代兵器。《集韵》韵:楯,辞允切,干也。”“楯、盾,干也,或省。3.chūn。楯,通“輴”。载车。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念孙曰:许叔重说,读为“輴”,亦为载枢车也。楯,《广韵》丑伦切八。楯,木名。輴,载枢车也。《集韵》敕伦切,輴楯。成玄英疏:楯,筴车也。”“輴”的释义主要有:《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輴,棺下轮也。《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二》胡三省注:“輴,载枢车也,画龙于辕。《礼记·檀弓下》郑玄注:“輴,殡车也。可以知道,通作“輴”,指枢车。今音读为 chūn ,而不读作( xún 旬)

五、训诂失当类

(十九)六藏

《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注释“臓”(四七页,9行)。

按:藏,音 zàng 。指储存东西的地方。《玉篇》藏,库藏。《集韵》韵:物所畜曰藏。内臓字,古作。不必通作。《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淮南子·原道训》夫心者,五藏之主也。《素问·灵兰秘典论》愿闻十二藏之相使。按:臓,为后起俗字。《抱朴子·内篇·至理》破积聚于臓腑。《集韵》韵:臓,腑也。可以知道,东晋以后才逐渐使用字,战国庄子岂能提早千年使用?

(二十)下风

《天地》禹趋就下风。注释:下风,即下方。”“古通音通义。谓禹趋就下方,不敢居于上方,此自谦之词(李勉说)(三 八页,12行)。

按:注释说”“古通音通义,文献无据。同时,训诂学上有声训”“通假等专门术语,不必生造有歧义的古通音通义。下风,比喻处于下位、卑位。有时用作谦词。《左传·僖公十五年》群臣敢在下风。对其词义,《战国策·楚策》鲍彪注云:将迎之际,必有风焉,不敢当立,故言下风。《新序·节士》作禹趋就下位。词义甚明,不必解作上方”“下方

(二十一)离

《渔父》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注释:离,即罹,遭。成本作'。(八二五页,3行)

按:离,即罹,解说不准确。《说文》離,離黄,仓庚也。"即今黄鹂,又叫黄莺。《说文·新附》罹,心忧也。古多通用離。"即内心忧愁义。离,上古音来纽、歌部;罹,上古音来纽、歌部。二字属于同音通假。有遭受、遭遇义。《玉篇》離,遇也。《字彙》離,遭也。与罹同。

(二十二)图

注释:圣人之所图也:这句有两种对立的解释,引述如下(六九页,16行)(一)……乃圣人所图也(七页,1行)。(二)乃是圣人所要摒去的(七〇页,2行)。

按:“所图”“摒去”的解释都是错误的。图,即鄙视义。《玄应音义》卷八:“诏定古文官书图、啚二字形同。”《说文通训定声》:“啚,叚借为鄙。"《说文句读》:“啚,经典皆借作鄙。“鄙,引申有鄙视义,切合文义。本句意思是:这是圣人所要鄙视的。

(二十三)怀

注释:[七]怀之:指默默体认一切事理(七六页,7行)。今译:圣人默默体认一切事理(七八页,4行)。

按:用“默默体认”解释“怀”字,有误。怀,即包容、包藏义。《书·尧典》:“荡荡怀山襄陵。”孔安国传:“怀,包也。”通作“褱”。《汉书·地理志上》:“褱山襄陵。”颜师古注:“褱,包也。”《说文》段玉裁注:“古文多叚怀为褱者。”又:“褱,褱藏之义也。”可知为不识通假而致误。译文应是:圣人包容它们。

(二十四)缘督

注释:缘督以为经:顺虚以为常法的意思。缘督,含有顺着自然之道的意思(九五页,2行)。

按:字解释有误,不是”“自然之道的意思。督,指中部、中央。《说文》督,察也。一曰:目痛也。'知为察视、眼痛义,都与本文无关。《说文通训定声》督,借为裻。《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注:中也。人身由督脉,有任脉,亦当作裻。'可知本字当作。《说文》裻,新衣声。一曰背缝。”“背缝引申为义。缘督,就是沿着中部督脉运行。此为庄子养生之法。

(二十五)蕲

注释:[二]蕲( qí 其):祈,求(一 O 二页,6行)。

按:祈,求义。《说文》蕲,艸也。《玉篇》蕲,草也。为一种香草名。《说文通训定声》蕲,借又为祈。《说文》祈,求福也。引申为祈求。《广雅·释诂三》祈,求也。,才能有祈求义。

(二十六)致命

注释:[二三]致命:成疏:直致率情,任于天命。致命似为顺任自然分际之义(一二六页,6-7行)。今译:不如顺乎自然的分际(一二八页,8行)。

按:致,《说文》送诣也。即送去、送到义。引申为传达义。《诗·小雅·楚茨》工祝致告。郑玄注:祝以此故致神意。按:致命,即传达使命。《礼记·丧大记》使者升堂致命。《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使人致命怀王。

(二十七)鄉

原文:《胠箧然则鄉之所谓知者。(二五二——二五三页,14-15行)注释:[六]鄉:本又作,亦作“曏”,同(《释文》)。当以“曏”为正(王叔岷《校释》)(二五三页,14行)。

按:为正之说,有误。(鄉)乡:音 xiàng 。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或不久以前,译为当初”“原先”“先前”“刚才等。《经典释文》乡,本又作'。亦作‘曏'。杨树达《词诠》乡,时间副词。先时,往日。也作‘曏'。《论语·颜渊》乡也'。陆德明释文:乡,又作‘曏',同。《说文通训定声》乡,借为《说文》“曏,不久也。《仪礼·士相见礼》胡培翬( huī )正义:“曏,或作乡、作嚮、作向。可知三字通假,不存在所谓“正字”。

(二十八)藏

臧:善。今本误作。王先谦说“‘'是'臧'之误,古字止作'。安臧人心',言人心无由善'。(《庄子集释》)(二七四页,12-13行)

按:二说均误。藏、臧二字古音通假。《说文》藏,匿也。《广韵》藏,隐也,匿也。本义为隐藏、藏匿。《说文》臧,善也。即善良、美好义。《诗·小雅·隰丧》马瑞辰传笺通释:藏者,臧之借。《徐无鬼》释文:藏,一本作臧。《资治通鉴·汉纪十六》胡三省注:臧,古藏字通。可知是借字,读 zāng ,本字当作。根本不存在误作的问题。

(二十九)眯

注释:[八]眯( mì 泌):梦饜。成玄英疏:眯,饜。

按:两“饜”字,形误。当作。对于字,有两说。《经典释文》眯,李音米,又音美。《字林》云:物入眼为病也。'司马云:厌也。音一琰反。成玄英疏:眯,魇也。眯,《释文》有二音二义:1.音 mǐ 。物入目中,模糊视线眼病。《说文》眯,草入目中也。《玉篇》物入目中。《庄子·天运》播糠眯目”;《淮南子·说林训》蒙尘而眯,皆用本义。《字林》所载物入眼为病,为引申义。2.音 mì 。梦魇,做恶梦。司马彪解作,成玄英解作,都是正确的。但是,字的本义和引申义,都没有义,所用的是假借义。

(三十)假借

注释:[一二]廉则挫:利则挫。假借为“利”(五〇〇页,8行)。

按:假借一词使用失误。”“二字不符合假借条件;“廉”引申有义,不是假借。

首先,释为,是词义的引申,与通假无关。《说文》廉,仄也。从广,兼声。本义为狭窄。引申指侧边。《仪礼·乡饮酒礼》设席于堂廉东上。郑玄注侧边曰廉。再引申为棱角。《礼记·聘仪》廉而不刿。孔颖达疏廉,棱也。刿,伤也。再引申为锐利。《吕氏春秋·必己》廉则高诱注:廉,利也。”“字的本义、引申义演变是仄(狭窄)→侧边→棱角→锐利。就是说,字的再引申,才有义。利,《说文》“铦也。即锋利、锐利义。比如,《易传·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

其次,的上古音是来纽、谈部,拟音是[1ǐam]的上古音是来纽、质部,拟音是[ lǐēt ]。可以知道,两个字虽然声纽相同,但是韵部相距甚远,不符合音同、音近通假的规定。

其三,对注释中引用三条例证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国语》《老子》之注文与《庄子》文义无关。《吕氏春秋》高注解作,属引申义。

1.《国语·晋语》:杀君以为廉。”“即是说杀君以为利。(五〇〇页,8行)

按:贾侍中云:廉,犹利也。以太子故,杀君以自利。虞御史云廉,直也。字注文,有两义:指私利、利益;指正直。

2.《吕氏春秋·孟秋》其器廉以深。”“即是说其器利以深。(五〇〇页,8-9行)

按:高诱注:廉,利也。象金断割。

3.《老子》五十八章廉而不刿。”“"亦作解(五〇〇页,9行)

按:《老子》王弼注:廉,清廉也。《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圣人廉清,欲以化民。《老子翼》廉,棱也。《御定道德真经注》虽有廉隅,而不伤物。可知四例中没有解作的。

(三十一)注释:[四]掘若槁木,的借字,形容直立不动的样子。

林希逸说:掘,兀兀然也。(五四页,14-15行)

按:借字有误。掘,本义挖掘。《说文》掘, hú )也。《玉篇》“搰,掘也。又,,特立的样子。《汉书·扬雄传上》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掘,特貌也。掘,上古音群纽、物部。又,《文选·班彪王命论》李善注:苍》曰:崛,特起也。崛,与'同。可知掘、崛、倔三字皆可通假,训义相同。兀,高平的意思。《说文》兀,高而上平也。《广韵》韵:兀,高貌。上古音疑纽、物部。”“兀”二字的字形、释义,并无任何交接。上古音虽然同属部,但是并无通假、音训之例证。借字之说,不能成立。且字已有特貌之义,何必多此一举?宣颖《南华经解》中说:“‘借为',并与'通。宣颖断言并与兀通,却找不到任何根据。盲目转引,缺少分析,沿袭错误。

(三十二)必其行(七九一页,14行)。

今译:行为去实践(七九七页,2行)。

按:,翻译成实践,解释有误。

《说文》必,分极也。段玉裁注:极,犹准也。凡高处谓之极,立表为分判之准,故云分极。有标杆、标准义,引申为法则、规范。《说文解字系传》必,分别之极也。《墨子·经上》孙让《间诂》云必,分极也。《玉篇》必,极也。可以知道,字没有实践义,这句的翻译,应该是:自己的行为要规范。

六、固定结构解说失当类

(三十三)奚以……为

《逍遥遊》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注释:,用。,语助(王引之《经传释词》)(八页,17行)。今译:何必要飞九万里而往南海去呢?(一页,1行)

按:奚以……为,古汉语固定句式,与何以……为用法相同,表示反问。奚,疑问代词,代事物、处所,译为什么等,宾语提前。以,介词,引出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译为”等。为,动词,作。之,动词,前往。《尔雅·释诂》之,往也。译文为:用到九万里高空向南海飞去做什么?

七、文化常识失当类

(三十四)颜成,复姓

注释:[六]颜成子游:南郭子綦的弟子,颜成是复姓,名偃字子游。李颐说姓颜(《释文》引),误。《广韵》十四清字注文以颜成为复姓(见刘师培《庄子补》引)(三四页,16-17行)。

按:颜成不是复姓,《广韵》记载有误。《广韵》下平声韵原文又汉复姓十五氏。《庄子》有务成子、广成子、颜成子游、伯成子高。《韩子》有容成子,《列子》有考成子。这里把务成”“广成”“颜成”“伯成都视为复姓。

对于颜成,列举4种文献加以说明。唐代王仁昀《刊谬补缺切韵》四十一,未列所谓复姓。北宋丁度等作《集韵》十四,删去了复姓等内容,此时距《广韵》成书仅31年。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以谥氏为氏”:“颜成氏。曹姓,邾娄颜之后,谥'者,其后以为氏。《庄子》有颜成子游。南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卷上:颜氏,《庄子》颜成子游。可以知道宋代《集韵》《通志》《姓氏急就篇》已经纠正了《广韵》颜成复姓的错误。《经典释文》中记载:颜成子游,李云:子綦弟子也。姓颜,名偃,谥成,字子游。非常准确。

(三十五)卮言

注释:张默生说,是漏斗,厄言就是漏斗式的话(七二九页,5-6行)

按:张氏所言,误读原文,望文生义。

是一种古老而奇特的盛水、酒的器物,具有七千年左右的历史。后代仿制品又叫宥厄”“宥坐”“欹器等,蕴含着科学、哲学、语言和治政的内涵。

1954年在西安半坡出土了一件属于仰韶文化的盛水陶罐。这种尖底、口小、腹大的罐子,其制作原理运用的是力学中的重心理论。在《淮南子·道应训》中有完整地记载:孔子观桓公之庙,有器焉,谓之宥厄。孔子曰:善哉!予得见此器。顾曰:弟子取水!水至,灌之,其中则正,其盈则覆。孔子造然革容曰:善哉持盈者乎!子贡在侧曰:请问持盈。曰:益而损之。曰:何谓益而损之?曰: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日中而移,月盈而亏。是故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多闻博辩,守之以陋;武力毅勇,守之以畏;富贵广大,守之以俭德施天下,守之以让。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反此五者,未尝不危也。在《文子·守弱》《荀子·宥坐》等文献中也有相似的记载。魏晋数学家刘徽著《鲁史欹器图》一卷。《晋书·杜预传》记载杜预也曾经仿制出一个欹器。南北朝时数学家祖冲之又造出能够翻转过来的欹器。由此可知,对于“厄”等器物,老子、孔子、文子、庄子、荀子、刘安以及杜预、刘徽、祖冲之等,都是非常熟悉的。

对于“厄言”,众说纷纭。北宋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音义》中说:“夫厄器,满则倾,空则仰,中则正,以喻中正之言也。夫日出未中则斜,过中则昃,及中则明,故厄言日出者,义取其中正而明也。”——陈氏主“中正之言”,基本切合《庄子》意旨。当然,也包含辨证之言的意思。

《淮南子·汜论训》中又说:“今夫霤水足以溢壶榼,而江、河不能实漏卮,故人心犹是也。”意思是说,长江、黄河的水也装不满漏水的“厄”。——张氏把“厄”解释为“漏斗”,名为“漏斗之言”,确实没有读懂《淮南子》原文。

八、正文解说失当类

(三十六)本篇到此,文义完足,其余数篇,疑是散段羼入(四一〇页,13行)

按:《秋水》后面六段文字,是全篇的重要组成部分,浑然一体,不是“散段羼入”。

1.“夔怜炫”节

本节寓言,举例说明“无以人灭天”。夔、炫、蛇、风、目、心六种物象,其机能来自天然。不必羡慕,不必超越,不能更改,不可人为,皆是“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

2.“孔子游于匡”节

这个故事说明“无以故灭命”。“故”,事故、变故,就是突发事件孔子被“拘”7天(《无能子·孔子说第四》),“围之数匝”。

3.“公孙龙问于魏牟”节

本节阐释“无以得殉名”。反面典型:公孙龙“以得”毁“名”。

5.“惠子相梁”节

本寓言诠释的是“无以得殉名”。惠施、庄子的精神境界对比。惠施之“得”:国“相”。惠施之“殉”,三天三夜捉拿庄子。庄子之“得”:“清高”。庄子之“名”:视相位如“腐鼠”。

6.“庄子与惠子遊于濠梁”节

本寓言说明“无以人灭天”。庄子肯定“鱼之乐”,是“天”然。惠施加以辨驳,是“天”然。惠施加以辨驳,是“人”为。

 

参考文献:

[1]郭象.庄子注[ M ]//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郭象,成玄英.庄子注疏[ M ].北京:中华书局,2020.

[3]陆德明.经典释文·庄子音义[ M ]//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林希夷.庄子口义[ M ]//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6]郭璞,邢吴.尔雅注疏[ M ]//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陈彭年,宋本广韵[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8]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9]王念孙.广雅疏证[ 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10]戴震.戴震全集·方言疏证[ M ].合肥:黄山书社,1994.

 

作者简介:陈广忠(1949-),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古代文学、汉语史、音韵字、古典叉献学、诗词格律等课程的教研工作。

 


上一篇:立言漫漫路 ——纪念合肥刘文典先生     下一篇:庄子与安徽文化认同的关联性研究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电话:0558-7190258邮箱:ahszzyjh258@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省庄子研究会技术支持:合肥网站建设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7003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