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研公告: 关于成立2024年省社科党委专家宣讲团的通知
庄研动态

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展示

会议回顾 | 庄子人间世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源: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时间:2022/12/13    点击:1124



会议回顾 | 庄子人间世国际学术研讨会

 


原创 学术研讨会会务组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2022-12-12 20:38 发表于北京

 

2022年12月3日-4日,庄子人间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办,来自海内外的四十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报告并讨论。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道家研究中心主任郑开主持,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道家文化研究》主编陈鼓应以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致辞。

 

陈鼓应在致辞中指出,庄子哲学具有入世的一面,其“道通为一”的思想既追求自由平等的个体精神,也蕴含互相尊重、欣赏融通、优势互补、团结合作的群体意识。陈鼓应动情地谈到,“去人滋久,思人滋深”和“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让他体会到庄子浓郁的家国情怀。最后,陈鼓应向喜欢《庄子》的读者推荐了《庄子人性论》(陈鼓应)、《庄子哲学》(王博)、《庄子哲学讲记》(郑开)三本书,并对中青年学者寄寓了热切期待。

 

王博在致辞中谈到,庄子哲学是中国人的情感之所寄,道理之所归,生命之所循,学问思辨之所明;也是整个世界哲学中独特的风景,让我们还能以如此的方式看待世界。庄子哲学立足于个体的角度展开思考,不同于类或群的立场,在后者中,人会被一体化、普遍化。个体视角所带来的,是“物各付物”,是丰富性的敞开,每个事物本身就是它存在的理由。为此,庄子不得不解构“群”,否定“分”,放弃亲密的团结;庄子也善于“开封”、“解封”,以复原“大通”,将界限不仅看作人为的建构,在根本上看作是大化流行中自然形成的褶皱。最后,王博强调了庄子独特的哲学品格以及蕴含的丰富可能。

 

12月3日上午第一场报告由郑开、王博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勇报告的题目是《<庄子>中的好生活:形式与内容》,在美德伦理学的视野下,辨析了《庄子》中的好生活不仅是一种以生活的从容自得为内涵的形式,同时也是有内容的,这一内容即对不同的生活方式亦即差异的人性的尊重,而这也是《庄子》呈现出的独特美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常森作了题为《庄子“有用”“无用”观及其在政治学层面的展开》的报告,报告关注庄子如何用话语符号讨论“用”的问题,认为“有用”是成为世俗工具,同时戕害自己生命,而庄子则以“趣取无用”安置自身;“相物”是使对方对自己有用,而超越“相物”则意味着成全他人的“无用”,引申出庄子关于安顿他者的政治学思考。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林明照的报告《临人以德与支离其德:<人间世>论“德”》,指出了《人间世》的宗旨不仅在于如何处世,也在于“德衰”的世间情态如何产生,进而引出“德”与人间世关系的讨论,通过分殊“临人以德”与“支离其德”两种意义上的“德”,揭示了善恶的“实践悖论”及其转化之道。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赟发言的题目是《人间之世与无用之用:论<人间世>的思想结构》,将人间世整体划分为三个部分,并提出三重理解进路,分别是以“世”为视角、以“人间”为视角和以“用”为视角,并论述了不同部分、不同视角之间的内在贯通性,将“无用之用”理解为“用在当世的隐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家》编辑部编审马琳围绕《海德格尔与庄子》进行了报告,讨论了《庄子》的西方译本特别是德语译本,梳理并分析了海德格尔8次征引或提到《庄子》的情形,并讨论了海德格尔在存有(Sein/Seyn)概念下对于“无用”(Unnötigen)的理解。最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开报告了《叠置的世界和无穷的世界:试论庄子的可能世界》,从理论结构上分析了人间世是道的世界与物的世界的叠置,这种世界叠置的理想图景就是“虚己以游世”,“虚己而游”是精神境界,“世”即人间世,精神世界与人间世相融无碍,庄子在这一图景中开展出无限广阔的可能世界。

 

与会学者就报告中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王博提问是否可以按照形式与内容的区分理解道家哲学中的“无”,黄勇表示从本体论层面探讨“无”的形式与内容有待思考,如果从美德伦理学角度来看,“无”表现为“无己”“无心”,是尊重不同生活方式的前提,与美好生活的形式与内容都有关系。郑开提问如何认识道家美德伦理学中的“德”,黄勇认为所谓美德与庄子的“德”有关,但并不相同,“美德伦理学”是从伦理学角度关注个体如何具有或培养具有好生活的品格,而非概念比较的意义上考虑“美德”的含义,林明照补充应当注意“德”与“命”“性”的关系。观众提问对于残障人士而言,“无用之用”是否适用,常森指出,读者应对庄子使用的语言符号保持警惕,不要执着于形体缺陷,陈赟补充要通过隐喻理解庄子对人之形体的论述。与会学者还讨论了其他问题。

 

12月3日下午,第二场报告由林明照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永义针对《庄子·人间世》第二则寓言“义命”二戒展开追问,反思这是庄子正面劝人尽忠孝,还是应当理解为一种反语。解释史上大多注家都认为把二戒判断为正言,只有朱子和宣颖表达了不同看法,张老师接续着朱子的判断把二戒视为“反语”,并指出四点好处:第一,可以使《人间世》全篇得到一贯的解释。第二,可以化解《人间世》与内篇的冲突。第三,可以进一步理顺内篇与外杂篇的关系。第四,可以帮助庄子洗脱乡愿的骂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于雪棠以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的区别作为理论基础,探讨《庄子》中“真”的相关概念。她指出《庄子》中“真”的词源意义为充实,书中61处“真”并不是都能用词源意义,但如《应帝王》以及《渔父》中“真”作此理解是比较合理的。进而,她从词源意义理解“真人”是“道充实其身心之人”,“真”的充实义可以引申出密实及上升义,充实是庄子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真人、天人、神人、圣人、至人五种理想人格类型中,“真人”和“道”最近。最后,她从词源理解“真知”,“真知”和真人体道方式密不可分,强调完整、融贯地认知,“真知”不是真理,而是对道的整全的、混融的感知和体认。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副教授张榕坤考察了历来对真知的诠释路向,在此基础上,她首先探讨真知的价值根基,指出有必要对真知的价值之维作出考虑,以避免抽象的解释真知。以《庄子·大宗师》“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为纲领,她指出“真人”能“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故而天道乃是真知超越的根源。其次,她分析真知的圆融面向,说明天与人不相胜的圆融品格,真人既能与天为徒,也能与人为徒,在处理与人的关系时体现出真人与畸人的差别。最后,真人最大的特点是能在具体情境中与人相接,恰切地体贴众人不可奈何的身心局限有体悟,体现出虚怀纳物的包容状态。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杨勇在“逍遥”“齐物”之外,重点关注《庄子·人间世》为代表的的随顺处世的一面,指出庄子处世以“形就心和”为统领和线索,强调外内两行通达无滞。同时,以“形就心和”为中心,分析《人间世》与内七篇的思想关联。首先,“心和”与“逍遥”、“形就”与“齐物”相通。其次,“形就心和”在《养生主》《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诸篇中都有系统的丰富呈现,是理解庄子的一种新思路。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程苏东通过对《吕氏春秋》中互见文本的细读,认为其中有部分文本具有较强的异质性特征,应是从其它文本中摘引、截取而来,而在《贵生》篇中存在一段与全篇主旨、行文逻辑颇不相符的文本,通过对这段文本与《让王》篇整体结构、行文的多方面比勘,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贵生》篇末“子华子曰”至“非迫生之谓也”的整段文字应是《庄子·让王》篇“夫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句后的脱文。

 

第三场报告由程苏东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强昱以《窈冥与精微:庄子哲学的生命意识》为题作报告。认为后世郭象等人对“委蛇”的解释因为理性主义的转向,可能和庄子将传统宗教意识引申向的精神超越有一定距离。关于庄子所说的修炼路径,“虚与委蛇”、“心斋”、梦觉等含有特别的意识,是对古代精神文化资源的自觉发挥,使生命活动创造性潜能呈现于现实世界的问题获得了具体展开,并有着近于后世所说修炼实践的深切体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颂报告的题目为《取与得:中国佛教对〈庄子〉两个概念的借用与转化》。“取”与“得”是重要名相,内涵丰富,佛教中二者的汉译或受《庄子》启发。与“取”“得”相关的哲学问题也在中国佛教的语境下进一步深化。此外,对其在佛教中内涵的考察可以丰富对《庄子》哲学意义的阐发。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副教授李溪以《渔父与桃源:陶渊明对庄子的一种解读》为题,讨论了《桃花源记》与《庄子》的寓言写作构思的相似与区别、《桃花源记》对陶渊明同时代问题的反思、后世对桃源的认知。她指出桃源的时间空间不被现实规定,桃源世界是以“无待”方式躬耕田间的“人间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陈霞以《论道家对人的一种规定》为题,提出自然是理解道家对人规定的一种有意义的角度。自然是对必然和本能的超越,是自己在实践中的创造。自我创造在社会中进行,个体从而也会受到“群”的限制。庄子担心个体会在这种限制中易性、失性,因而尊重个性、鼓励大家成为他自己。个体的自然也需要群体的共识以减少有为、发挥个体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锐报告的题目是《不才之木初探》,指出不才是《庄子》中的常见形象,没有才之患而能终其天年。但不是仅仅不才就能免祸,不才的栎树还有其特别之处。《山木》篇庄子所到的友人家,杀不才之雁,从而破除了《人间世》的道理,此篇可能是庄子思想提升的关键,而《逍遥游》《人间世》则是其要扬弃的对象,这两篇可能是庄子旧时所作。

 

12月4日上午,会议的第四场报告由王颂主持。美国芝加哥大学宗教学系教授任博克(Brook Anthony Ziporyn)报告的题目是《心斋新解:以郭注奇说为出发点》,报告在细致分析旧注歧义的基础上,对《人间世》的“心斋”段落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创造性地认为“心斋”的理论指向可能是与“一志”相反的,描述了专一的思想方式的缺陷,《人间世》的“心斋”段落旨在批评耳目感官只是径由自己的意志所向,故而让外界事物、心的知觉与对他人的理解都通过自己专一的意志被曲解。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研究员何乏笔(Fabian Heubel)报告的题目为《气化主体与自化民主:试论“心斋”的政治哲学潜能》,报告从分析毕来德关于主体性与政治之张力的思想实验开始,区分了“心性主体性”、“身体主体”与“气化主体性”几种理论形态,通过连接气化主体性与自化民主的观念,报告尝试思考一种新的民主政治的形式,以老庄的“自化”思想来化解当代政治理论在“自然”与“自由”之间产生的张力。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石井刚(Ishii Tsuyoshi)报告的题目为《章太炎<齐物论释>中的“心斋”》,报告指出了章太炎意图追求的平等不是权利平等、而是万物平等,从而让世界走向绝对无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报告认为《人间世》处理的是人的在世有限性和绝对无的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心斋”则是在个人层面协调这一关系、让我们在黑暗的时代保持平常心的重要方法。台湾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赖锡三报告的题目为《<人间世>的虚而待物与转化政治》,报告延续报告人过往“道家知识分子”的研究思路,认为《人间世》对儒家的政治行动提出了重要回应与另类转化,孔颜的对话则说明了任何的崇高道德感都必须进行“存诸己”的修养过程,通过对“心斋”前后的颜回加以区分,报告说明了儒道两家政治思想的差异,“心斋”的重要性则体现为将政治理念诠释作一种转化立场的“共生艺术”。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员王玉彬报告的题目为《“听之”与“达之”:庄子心斋观念的应物旨归》,报告从待人接物的角度出发,从对伦理与政治的整顿上思考“心斋”问题,通由对“虚而待物”的义理解释、对“听之”四重维度的细致分析,以及对“未达”与“达之”之分疏的考虑,报告全面地呈现了“心斋”的理论意义。

 

会议的第五场报告由王玉彬主持。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乔一夫(Joe Pratt)《“浑沌”在<庄子>中的意义》提出庄子的浑沌来自《孙子兵法》,浑沌在《庄子》中有着重要意义,并讨论了浑沌的英文翻译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先秦诸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方达的报告《“人”“世”并重,至德为“间”:<人间世>要旨发微》旨在梳理《人间世》一篇的论述逻辑和目的,从道至命,再到材的脉络。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研究员朱金晶以《超越与现实之间:<庄子·人间世>心斋寓言新解》为题作报告,聚焦于《人间世》心斋的寓言,超越的心斋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呈现出分裂的状态,难以解决实践的问题,对如何落实和实践进行框架的探讨。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魏孟飞《形气主体间的交互与影响:以<庄子>为中心的诠释》关注形气主体之间如何交互感应,并以此解释《庄子》之中的几则寓言,如颜回之卫、哀骀它、呆若木鸡等。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许家瑜报告的题目为《心斋“听之以气”的三种哲学解释进路及与<孟子><管子>的思想对话》,辨析了庄学史上的三种解释,并认为心斋是对《孟子》《管子四篇》共同讨论的心气问题的不同的回应,以此讨论心斋与万物之化的关联。赖锡三教授对朱金晶、魏孟飞两位报告人分别提出疑问,能否从吊诡的视角,超越与现实是否完全分裂;形气的角度能否进一步拓展等,郑开教授就乔一夫所论及的老子孙子庄子三种书中的浑沌的关系补充探讨。

 

12月4日下午,第六场学术研讨由方达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张静的题目是《论庄子的中正思想》,报告以“中正”“仁”为线索展开庄子思想与儒家理论的思想史对话,剖析了庄子“至仁无亲”命题作为中道的思想内涵和作为卮言的语言形式,同时在“曾史之仁”的局限性中凸显庄子人性论对儒家仁义观的反思和超越,揭示出庄子以“道德”为中道的理论洞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贺敢硕《时世、存身与行止——试论〈庄子·人间世〉的思想史位相》的报告,简要梳理“人间世”的解释传统后,报告广泛征引早期文献并结合语文学线索,抉发内在于“人间”“世”语词的思想史动机,指出《人间世》中以价值失范、是非无定的“时世”为背景,“存己”的命题开启了有别于典范结构的“行止”的路径,并承载了否定、因循语境中的诸多秩序价值,进而导向心性论的理论形态。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张璟的题目是《〈庄子〉化变观及其变法思想》,从理解《庄子》文本中对化与变的区分扩展到考察《庄子》中体现庄子思想之“化”与其中体现黄老意之“变”的关系,认为“自化”是《庄子》中“变”的根本语境,作为物之根本存在状态的“自化”能够将“变”容纳其中,由此可以理解“化中有变”,报告进而以“气化”与“委形”、“气变”与“形禅”两条线索展现如何从“形”“气”两方面具体理解“变”在“化”中的体现,最后指出从“时变”“应变”出发可以理解黄老学“变法”之必要性与合理性。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吕欣以《“迹”与“所以迹”:浅谈庄子哲学的人文精神》为题,指出在先秦诸子、尤其是儒道两家的思想对话语境中,从“文”与“形迹”的反思出发,着重提炼庄子对儒家“斯文”系统的反思批判,探讨庄子哲学以“反文”为特色的人文精神,指出庄子之“所以迹”,既是从反面转出正面价值,是蕴藏于无形之道、不拘于具体可变之“文”的真正人文精神,又指向相反相成的玄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陈慧贞的题目是《技艺与人间:跨文化庄学下的美学工夫论》,报告在台湾跨文化庄学的理论脉络下,借助孟柯(Christoph Menke)的“力量美学”与庄子的技艺工夫/主体相对话,以此爬梳、探索《庄子》一种新的美学工夫论以及主体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认为《庄子》中的技艺主体处于确定/不确定、清晰/幽黯、同一性/非同一性来回往复的动态关系中,其中“遗忘”“迷醉”乃至“逆转收回”的美学工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讨论环节,王一鸣提出了如何看待作为语言形式之命题的“正言若反”与作为文体的“卮言”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张静认为“正言若反”与“卮言”具有形式的一致性,尽管“卮言”不限于此,但“至仁无亲”在形式上可以被理解为“卮言”的一种。关于吕欣的报告,陈鼓应提出了“自然”的几方面含义,如说老子讲的是“人文的自然”,庄子则将其提升到了“境界的自然”,学界通常只注意儒家有人文精神,阐发道家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对于张璟的报告,陈鼓应指出《庄子》屡言“化”,有“观化”“参化”“安化”,“化”是《庄子》中相当重要的观念,并建议进一步探讨宇宙论层面的“大化流行”。

 

第七场学术研讨由吕欣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陈晗倩首先报告,她的题目是《“万物”价值与秩序的确认:以“浑沌”为线索的讨论》,报告首先以早期文献中的“百物”观念为对照,阐发道家“万物”概念的多重义蕴,指出“浑沌”在政治秩序层面“去中心”与伦理标准层面“超善恶”的意义。在“万物”之“一”与“多”的问题上,她认为道家“万物”秩序的核心义蕴是通过取消单一善恶标准的正当性,确立起“万物”本根性的同一,开示出“万物”事实上的多元价值,从中可以把握道家的理论张力和思想特质。第二位报告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王一鸣,他的题目是《论庄子思想中的性命问题》,报告从梳理“性命”作为成词或词组的两重文献定位入手,辨明《庄子》中“性命”与“性命之情”的用法及含义,进而界定了“性命”的形上、形下二重层次,形上意义的“性命”对应于“自然之性”,本诸道家“自然”概念,以形神之和谐有序为内容,形下层次的“性”“命”直接与现实环境接壤,报告随后通过可知之命、不可知之命讨论了命的形下层次,指出庄子对不可知之命的表述导向对自我的理解。第三位报告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魏长祺,他的题目是《追往待来:儒道之间的接舆歌》,报告以比较《论语·微子》《庄子·人间世》中的两种接舆歌为切入点,借“古-今”“儒-道”两组张力辨析“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一句作为“古语常言”在不同文本中的诠释方向,其中古语固有的君主治道的语境被转化为个体面对时世的感受,表现出儒道两家时世观念的迥异。对诸子文本中“古语常言”的挖掘有助于文本关系和思想层次的再发现,有其方法论意义。第四位报告人是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研究生崔洺睿,她的题目是《论〈庄子〉之“德”与“形”的关系——从“内直而外曲”入手》,报告采取逐层递进的展开方式,从与儒家“德”“形”理论的对照开始,通过具体分析《人间世》文本并适度吸取解释传统,依次梳理、分辨了《庄子》文本中“内直而外曲”、“重内而轻外”、“内外冥合”、“天人咸宜”四种对“内外”关系的理解,最后回归到“内直而外曲”策略的局限性,认为“德”“形”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关联。第五位报告人是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生胡藤,他的题目是《〈庄子〉中“道——万物”结构的几个层次——作为抵抗异化的思想》,报告首先从池田知久教授的庄子哲学研究出发,介绍《庄子》文本中“道”与“万物”结构的层次,以及从“万物齐同的哲学”、“道与万物的二世界论”到“道的宇宙生成论”这样一种刻画先秦道家思想史进程的方式。报告探讨庄子哲学中“抵抗异化”的思想洞见,认为庄子对人类在固有的有限性之上给出了如何追求自由的道路(“莫若以明”),最后通过与清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对照,提出对庄子“卮言”的意义的解释。本场最后一位报告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孙雨东,他的题目是《气化与天钧——〈庄子〉论万物生化及其境域》,报告认为相比于探寻本原,《庄子》内篇更关注现实存在和意义所从出的境域,庄子将此境域及万物依托其中的流动性指点为鼓动万物的气息,同时用 “游”来描述体认此种境域的精神境界。气化流行的总体不只是万物的组成质料或转化方式,也呈现为个别事物的生命和意义得以构成的前提,万物在这种原初关联中以具体而非抽象的方式保持生机和开放,并享有更安适的状态和更广阔的空间。

 

本次会议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会议同步直播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公众号影音号,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共累计收到20万点赞量。与会学者们对本次会议的学术研讨的学术质量及会议组织等方面,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尾声时,陈鼓应先生对着zoom会议室摄像头激动地感慨:“我参加过很多的学术研讨会,这次的研讨会水平最高。特别是有不少青年学者们也参与进来,他们的发言也非常精彩,希望他们在今后继续展现丰富而有深度的学术思考。这次会议令我感到很高兴、很温暖,我希望以后可以继续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学术研讨会。”正如陈先生所说,与会学者们,与直播间五湖四海的听众朋友们也都意犹未尽,大家都希望并期待着像这样高水平、有建设性的庄子学术研讨会能够继续举办下去。

 

排版 | 刘枫林

审核 | 王彦晶

发布 | 刘枫林


来源: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上一篇:2022年,在《庄学研究》《大众庄学》新闻发布会上的致辞(九)     下一篇:安徽省庄子研究会召开秘书处工作会议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电话:0558-7190258邮箱:ahszzyjh258@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省庄子研究会技术支持:合肥网站建设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7003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