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研公告: 关于成立2024年省社科党委专家宣讲团的通知
庄学研究

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展示

无愧为 “万经之王”!《道德经》揭示的觉醒之道

来源:网络    时间:2022/6/13    点击:727



无愧为 “万经之王”!《道德经》揭示的觉醒之道

 

原创 蝉大侠 蝉大侠 2022-06-08 18:30 发表于山东

 

大家好,今天我们直指本源,聊一下《道德经》的“觉醒系统”。觉醒也就是俗称的“开悟”,但我比较喜欢用“觉醒”这个词,因为就是在梦中醒过来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道德经>全景图》,这是芦老师原创,本人改编的。中间的这个时间轴非常关键,其中的“一”是个分水岭,由“一之下”翻到“一之上”就是觉醒。大家要特别注意图上这18个一级概念,今天我就把这些概念贯穿起来解读一下,帮助朋友们快速掌握《道德经》的觉醒系统!为简单起见,我今天只说是什么样,除非确实有必要,否则不做过多解释。

生、道、名、无、有

首先,说一下这个“生”字。《道德经》里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大家发现没有,一个“生”字,把整个时间轴贯穿了起来,所以非常重要。这里的生不是创生,而是“显化”的意思,那么:由什么显化什么?

答案是“道”显化“名”,道即心,即自然赋予的认知功能。名即相,即“心+物”,亦即俗称的念头,所以“道”显化“名”这一点,有个通俗的说法,叫“相由心生”。那么道是怎么显化名的?这就要再加上两个概念:无和有。道、名、无、有,是什么关系呢?简单一句话:道,是名从无到有走过的路(轨迹)

道的起点“无”不可思维、难以描述,但除了思维,我们还有另一种强大工具,即想象力。爱因斯坦不是说过吗,想象力远比知识来得重要。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的意识像庄子的蝴蝶那样,离开自己的肉体,离开地球,离开太阳系、银河系,回到了宇宙爆发前的那个“奇点”,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什么都没有,反复体会一下这里的感觉,这就是“无”。

“无”对应的是心的极限,方便义上说,即“无上”的那个点。这个点包含着一切的存在。意识离开“无”的刹那,就是“有”,“有”的当下就是“一”,即“道生一”的一,一、二、三、万物都是“名”的不同状态,更形象的说法,它们是“名”在“道”上行进时经过的一个个站点。很多人认为“道生一”以下,描述的是世界的创生过程,这也不能说错。从究竟义上讲,两者其实是一回事。因为我们普通人执着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在一切相的层面,是所谓的“名世界”。这里需要再解释一下,否则很难理解。我们知道,一切相都是能量,而我们的念头也是能量,既然都是能量,自然可以相互转化。您知道我们一天要生多少念头吗?绝对是天文数字!这些无量的念头层层叠加,在一定的因缘之下,就可以显化成相。 

方便义上说,这也叫“无中生有”,因为念头这种极微细、极微细的相,我们是看不见的嘛!而困在三维时空的普通人,受格局、视野的局限,几乎感觉不到、也理解不了这个过程。但我们感觉不到、理解不了的事情,不代表它就不存在,比如量子世界发生的事情,又有多少是人类能感觉得到、理解得了的呢?

在不同的认知系统里,这个原理有不同的称谓,比如“能量守恒”,比如“因果”,比如“吸引力法则”,等等等等。而《道德经》里说“始(无)制(有)有名”,说“无名之朴”,又说“朴散则为器”,不也讲得很清楚吗?这里非常抽象,语言很难描述,点到为止吧!


 


我们说觉醒者的认知,同时包含三个层面:“无”的层面,“有”的层面,以及“无有”(道)的层面。而普通人的认知范围很窄,只有一个层面,就是“有”,即执着于一切相的层面。觉醒者在生活中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格局、视野非一般的普通人可比,他们不会执着于无,也不会执着于有,也不会执着于非无非有,所以自在、圆融、喜乐。他们才是真正地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并且依然热爱生活的人!而一般的普通人在人生第一念之后,终其一生,他的认知都是从有到有,从未回归到“无”的层面,自然也就与道无缘。《道德经》第43章说“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说的就是觉醒者比普通人多出的两个层面。

所以我们要想觉醒,就要在这三个层面训练自己,在任何一个事物(名)上,同时看到“无”“有”以及“无有”(道)这三个层面,而且能当下圆融起来。比如一朵花,你既要看到它的本性是“无”,也要看到它相上的“有”,同时还要看到它从无到有的整个历程,非常非常深入地去看!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什么样,取决于我们怎么去看。当然这里的看,不是用眼睛看,是用你的内在智慧去看,把空间距离拉开,时间跨度拉长,以旁观者视角,俯视这个三维世界。当你已经习惯了用内在智慧去看,这时只需要最后转一下,把“无”“有”“道”三个层面瞬间统一起来,这就是“觉醒”。当然,“觉醒”这个说法也只是方便义,从究竟义上说,每个人当下本自具足,都是智慧的化身,只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展现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二、三、万物、自然、德、止、畜

答案集中体现在《道德经》第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我们先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段话。道生一,道显化的是合一的相,这也就是“始制有名”“大制无割”,可以理解为“名”的高级层次。我们只要能守一、抱一,不起分别心,这就是“德”。第39章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等等,就是“德”发挥的作用。二、三、万物则是名的三种低级层次,我们可以和常讲的分别、妄想、执着对照理解。对普通人而言,这些都是“觉醒”的最大障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整个过程就是“自然”。只要是人,包括老子在内,无一例外,都是从一出生就一路狂奔到了“万物”这个层次,这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是自然发生的。所以芦老师常说,不要一味把自然做正面的解读,而且还说,“道(无-有)法自然(无-有-一-二-三-万物)”,但高于自然。

之前留过一个思考题,是第51章的一句话,帛书本叫“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恒自然。”爵,是爵位的爵,功劳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道和德的功劳,那我们就一直自然而然地堕落到万物了。现在我们明白了,道之尊,尊在哪里?德之贵,贵在哪里?很简单,因为是道和德阻止了我们的堕落,使我们得以升华。那怎么避免堕落呢?总的原则是,学会把念头控制在“一”之上,抱一不二,不生分别心,这就是“德”。“德”又分为两种:一是主动“知止”,即“一”,这叫“上德”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三十二章二是被动“拦蓄”,即“道生之,德畜之”的,拦蓄有点近似于戒律,好比孙悟空头上戴的紧箍咒,这叫“下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五十一章

德就是“得”,否则堕落到了二、三、万物,这就是“失”。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二十三章但如果我们已经堕落到了万物的层次,怎么办呢?

反、和、明(常)、玄、自(虚)

很简单,“反者道之动”,从万物、三、二、一、有、无原路返回,十六章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也是这个意思。这正是一个“损之又损”的过程,您想想,从万物到无,难道不是“损”吗?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没到“无”的境界,就不会理解真正的“无为”。好,既然“反者道之动”,那我们原路返回就是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宁愿执着在万物这个层次,宁愿承受生老病死的痛苦与烦恼呢?答案在第42章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这个“和”字。

“和”字在《道德经》里,本身是代表一种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的理想状态,但是注意,这里是“以为和”。万物负的阴、抱的阳,不是万物本身的阴阳,而是人为附加在万物上的阴阳,也就是分别心。冲气,指的是由分别心引起的爱恨情仇等种种情绪。现实中,人有正面情绪,也有负面情绪,前天看到一位网友给某大咖留言,问:人生要面对这么多痛苦,活着的意义在哪里?那位大咖的回复,我认为非常经典,他说:因为我们还要面对很多欢乐!是的,没有觉醒的我们,以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有苦有乐,有悲有欢,虽然要走向最终的幻灭,但人人都一样,那就一切正常了。这就是“以为和”!我们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很低层次的平衡,如果我们认同这种平衡,那当然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心安理得地停留在一切相的层面了。所以这个“以为和”,成了我们觉醒路上的一大认知障碍。

三生万物、生生不息这类的字眼,一般人都很喜欢,但站在智慧的高度,这些同样不能做正面的解读。老子的原意,也绝不是在赞美这种表相上的繁荣。否则,我们就很难解释为什么紧接着老子又讲“孤、寡、不榖”,讲“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讲“强梁者不得其死”,强梁者,即一味求益求多的人,不得其死,这是多么振聋发聩的警示!好,现在假设我们突破了“以为和”的认知障碍,开始往回返,去追求真正的“和”。我们从万物到三、二,然后成功翻到“一之上”,也就是不再有分别、妄想、执着了,这就是觉醒,即认知上发生质的变化,《道德经》里用“明”这个字来表示。

16章说“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第33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首先大家看这个“明”字,跟“妄”相对,又比“智”高级,显然是开悟、觉醒这层意思。那既然说“知常曰明”,什么叫“常”呢?以前听叶曼先生讲《道德经》,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我们都以为《道德经》讲的是“道”,其实它讲的是“常”,这是觉悟者的话。学道,就是为了“知常”,为了觉醒。常,可以理解成本自具足的自性、真我。所以我们看第55章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跟第42章的“以为和”那种低层次的平衡不同,这里的“和”是终极的平衡。和,简而言之,就是一切都刚刚好。“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的意思是:知道一切都刚刚好,就是当下本自具足,知道当下本自具足,就是觉醒。

但是,觉醒仅仅是入门,你只是看到了真相,但还没有证悟到无上的境界,这中间还有很多很多的层级,所以有一个我们俗称的“悟后起修”的过程,这就是《道德经》第1章里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字的本意,其实并不是神秘莫测,而是提升境界、格局、视野的意思。所以圣人有“玄德”,看芸芸众生则是“玄同”。打开“众妙之门”的钥匙,就是丢掉自是、自见、自伐、自矜,从而直达无上的那个点,当下本自具足。在《道德经》里,这个“自”字对应一个“虚”字,“致虚极”的虚,正如《庄子·山木》讲的五个字,叫“虚己以游世”。个人认为,这是对觉醒者最好的描述了。


 


今天我们讲的是《道德经》的总体框架,我们把生、名、无、有、道、一、二、三、万物、自然、德、止、畜、反、和、明、玄、自这18个重要概念全都简单过了一遍。最后归结于一个“自”字,我觉得很有意义,因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切都得靠我们自己,不断提升我们自己的境界、格局、视野,这就是《道德经》指给我们的觉醒之道。

 


上一篇:中国古代荀子“外王”学说的发展者     下一篇:儒家思想的糟粕到底在哪儿?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电话:0558-7190258邮箱:ahszzyjh258@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省庄子研究会技术支持:合肥网站建设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7003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