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研公告: 关于成立2024年省社科党委专家宣讲团的通知
庄研动态

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展示

庄子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张丽华老师在上海蒙城宿州两省三地庄子文化研究会上的发言

来源:庄子研究会    时间:2019/7/21    点击:1254



                      庄子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张丽华老师在上海蒙城宿州两省三地庄子文化研究会上的发言

    道家学派的老庄哲学,在中国哲学思想的体系中,是唯一能与儒家、佛家分庭抗礼的古代的伟大学说。因此,她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所占有的地位,非但不低于另外两家,而且,对儒、释两家还有着巨大的影响。

     庄子,道家学派的始祖之一。他学识渊博,但却无意于仕途。他研究当时争鸣的百家,特别是潜心研究道学,专心著述,因而使自己成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理论,对后世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社会生活,都具有着深远的影响。

    即便如此,庄子与当代,时空悬隔久远,我们还要不要继续研究庄子文化呢?

   “相对论”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庄子认识到:事物总是相对而又相生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着既对立又相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同时,他还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总是向着它对立的方面转化的。天地间,所有的物类千差万别,但说到底却又是“齐一”的,也就是说:宇宙万物是没有区别的。这就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最朴素的辩证法,是我国哲学思想的宝库,我们不能不继续研究庄子文化。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把“道”看作是天地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消亡的根本。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凭借着“道”而化生的。因此,物是物,人也是物,人仅是万千物类中的一类。人既然是物,就不比其他任何物类高贵,故“万物平等”,“万物齐一”。

     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天下任何一种物类,并不因为它有利于人类或其他某种物类,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是每一种物类都有着它自身存在于天地间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庄子反对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道通为一”。

     在庄子那里,万物由道而化生,人们可以利用天下之物,不可残害天下之物。自然界的一切,原本都是自然天成的,只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破坏自然界本来的秩序,破坏了自然界本来的生态平衡与生态和谐,人类应当知常、知止、知足。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类首先要守住自己的“道”,这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也是宇宙生态文明的基础。当下,我国大江南北,城市与乡村,无不重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我们应当研究庄子关于生态及生态文明的理论,以此作为指导,治理、保护我们的青山绿水。天地间,没有哪一物是高于另一物类的,人类也绝不是占有者,而应当是以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兄长的身份和姿态,真诚无私地爱护自然界的一切。人类对自然界的其他物类采取征服、占有、毁坏的态度与做法,是源于人类的贪欲与不知足。

   “无以人灭天”,人类应该自觉遵守自然界的法则,恪守自己的“道”。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正是因为他们“不自私其生”。因此,“不自私其生”是天与地的品格,是天地“自然”的表现。人类“法自然”,就应当以天地为法,效法天地的这种品格,这种精神。如果欲望过分膨胀,任意作为,不仅会令人“行妨”,还会令人“心发狂”,这样,是一定会给人或人类带来巨大危害的。因此,庄子认为:虚静恬淡,不自私其生,不仅是天地之根本,也是人类道德修行要达到的最终极的境界。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通过修行,“缘督以为经”,去除欲望。通过修行,达到致虚守静,最终达到“用心若镜”的境界,保持内心的虚静、空灵。这一点与佛家的“净心”是一致的。所谓净心,就是保持心灵的本然状态,就是去掉“执著”。人一旦执著,必然要受到外物的制约;一旦为外物所缚,不仅心窍被迷,而且,性情也会被迷。所以,佛家所说的修行的功夫,第一大要就是“净心”。

    人之本心,为人所固有。既然是人,就既有本心,也有私欲。私欲膨胀,就会蒙蔽本心,渐至失去本心。人的天性原本是清净的,但是,外物引发了人的欲望,使人产生了过分的追求,从而迷失了自己原有的本性。因此,人类对外物的追求是要有节制、有限度的,是应当适可而止的。对个体来说是这样,对整个人类来说,也是如此。

    修养的过程,就是要除去私欲,发现本心,找回本心。有两句禅诗: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心头无闲事,即“净心”。可见,禅宗所倡导的自然、自在、清净、空灵的精神境界,与庄子的思想、理念,也是“齐一”的。

    以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道家文化,可以纠儒、释学派之偏,可以与儒、释形成互补、互通、互融,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我们不能不继续研究庄子文化,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万物平等,和谐共生,向共产主义一样,尚属我们的理想。看着养鸡场的小鸡,几十天就被送上人们的餐桌;一个养鸡场发现几例禽流感,就会有成千上万只鸡无辜被坑杀,人命贵而物命贱。殊不知人有人道,鸡也有鸡道,只有充分理解、认识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对一切生命心存敬畏,人类才能找到自己在天地间的正确位置,才能抑制自己不断膨胀的私欲,抛弃不当为,为其当为。佛教第一戒便是“不杀生”,其深层次的根源正在于此。

    人与天下万物的关系,决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并生并存,平等和谐的共处关系。

    人类曾经自誉为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动物”,“最理性的动物”。人,的确是世界上最智慧、活动能力最强的物类,但是,这并不应成为人类残害他物、破坏“天人合一”、为世界带来血腥、苦难、灾难的理由与资本。能力越强,越要为天下和谐,世界太平承担责任,做出贡献。这也是从庄子文化中挖掘出来的意识与智慧。只有如此,才能维持天下长久的和谐与和平,这也是庄子所向往的人与万物和平共处的和平景象。

    道家的生态文明与智慧,具体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道生万物,万物平等的生态观念。法自然,利而不害的生态伦理观念。知常、知止、知足,为而不争的人生态度。据了解,蒙城县湿地公园建设已经启动,蒙城县人民政府正是本着“万物平等”的生态观,“利而不害”的生态伦理观进行建设的。湿地公园的建成,将为蒙城人民及蒙城周边的人民提供一个逍遥游赏之地。可以这么说:蒙城县这一大举措,与安徽省庄子文化研究会不无关系,因为,她就坐落于蒙城;与以郭飚主任为掌门人的蒙城县庄子文化研究会的研究成果是分不开的,因为,湿地公园的每一处景点都体现着庄子的生态文明理念与庄子的生态伦理观念。由此可见,当下,我们依然需要继续研究庄子文化,来指导我们的城市规划和新农村的建设。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世人无不有己,红尘人人有私。至人所达到的境界是“无己”、“无私”。天地间人人皆以建功立业为志,神人却无功。人之所以伟大、崇高,皆缘其事,皆因其名;而圣人的崇高与伟大,则无以为名。因此,至人、神人、圣人与平常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能保守心灵的淡泊与宁静。在庄子那里,能保持心灵的淡泊与宁静,便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因此,庄子倡导“心斋”,心斋的要义便在于涤除心头的物欲,保守内心的虚静与空灵,保持心性的平和与恬适。所以,我取“心斋”二字为自己的斋号。斋戒心灵,抛除欲念,保持心灵的空虚宁静,这也是庄子对于身心、性命的基本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庄子对人生的基本态度。心性保持平和,个体保持虚静,恬淡,也是世人的修行与养生之大法。正所谓:“养生先养心”。

    庄子的修行之法:外天下---外物---外生。这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将自己的疲役、劳乏、忧患。。。,统统抛弃掉。抛弃一个“俗我”,修成一个“真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丧我”的过程。完成了这个过程,人生也就升华到了一个极高的精神境界了。心无挂碍,是养生的最大秘诀。

    由此可见,小到个体的养生,境界的提升,大到自然界、乃至整个天下,都可以从庄子这里寻找到正确的理论依据作指导,实现中和、恬淡,使我、使人类回归于自然之中,与天地并生,与万物齐一。因此,我们仍然要继续研究庄子文化,用以养身、养心、养德,用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庄子一生著述十万余言,名之曰《庄子》。无论是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在文学形式、文学语言、文学技巧方面,都给我国历代的思想家、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启迪与影响,因此,无论是在我国的思想史上、还是文学史上,都有着他的极其重要的地位。

    《庄子》一书,想象力极其丰富、奇特,具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谁敢说屈原、李白、苏轼等历代文学大家,没有从庄子这里获取灵感与力量呢?他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向世人展现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联想与想象的世界。

    从文章结构上看,有时似乎并不严密,但是,文笔千变万化,行所欲行,止所欲止,纵横捭阖,汪洋恣肆,奇趣、妙趣横生。有时候,在一篇文章里,前后的内容看似毫不相关,但是,通读下来却又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他善于用比喻,语言活泼、风趣、睿智,能把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说的明明白白。因此,庄子散文在我国古代散文中,难有能与其比肩者。

    清代刘熙载这样评价庄子:“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鲁迅先生评价庄子:“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可见,《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当代舞文弄墨之士,也需要溯本求源,继续研究庄子文化,学习、掌握他的语言技巧、写作技巧、行文风格。。。,为自己所用,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向上攀登,力求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与发展。

    可见,庄子文化依然要继续研究,使他服务于当代,服务于社会,指导当代人们快乐、逍遥的生活。

 


上一篇:上海宿州蒙城两省(市)三地庄子文化交流暨产业开发合作研讨会圆满落幕     下一篇:郭飚副会长一行访问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电话:0558-7190258邮箱:ahszzyjh258@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省庄子研究会技术支持:合肥网站建设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7003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