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研公告: 关于成立2024年省社科党委专家宣讲团的通知
庄学研究

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展示

论《淮南子》对老庄之“道”的扬弃

来源:庄子研究会    时间:2019/4/3    点击:1223



论《淮南子》对老庄之“道”的扬弃

应克荣 方川

(淮南师范学院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安徽淮南 232038

 

[摘  要] “道”作为道家学说的核心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不过,从老子开始,道家的道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在演变与发展的。庄子的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他同样以“道”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但庄子追求的是“道”在人心性中的落实,庄子之“道”,重在追求自身心灵的解脱,实现精神上的逍遥。《淮南子》之“道”来源于老庄,又与老庄有所不同。《淮南子》对“道”的使用,更加强调“道”在现实意义上的展开,即注重“道”之于“治”的功用。

 [关键词]   道;老子;庄子;淮南子

 

“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道”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道家之“道”,哲学含义丰富而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所说的道含义往往不同。

一、老子之“道”

“道”的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老子在对宇宙本原的玄想探索中,抽象出一种具有生命形式的存在体——道,《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老子看来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词说出来,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来源,从“无”中去观察

“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K2015A516

[作者简介]应克荣(1965—)女,安徽凤台人,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化。方川(1964—)男,安徽淮南人,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会长。研究方向:《淮南子》研究、民俗学研究。

来源相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很幽深的;极远极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它主宰着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

“道”是道家学说的核心。“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抽象本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墩,在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忧。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形容道的神妙,不是人的感觉所能把握的。“视之不见”,说明道是无形的,用肉眼去看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内观才能体悟得到。“听之不闻”,说明道是无声的,用耳朵去听是听不到的,只有通过内听才能体悟得到。“搏之不得”,说明道是无物的,道不是一个有形的东西,用手摸不到它的。“道”的神妙性还表现为:“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在老子看来,“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迎着它看不到头,跟着它看不到尾。说其无,万物由它而形成,说其有,又不见其形。所以只能说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并且把它定义为恍惚。正是这个难以把握、难以捉摸的“道”,创生了天地万物。宇宙生成的模式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于“道”很玄妙,不可名状,所以老子又引进另外一个重要概念——“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二章)“相对于具体事物的有名、有形而言,无名、无形的“道”即为“无”,但是“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要不然就不会成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了。可见,道之为“无”,是相对于我们的感官能力而言的超然存在。”[1]

所以,老子之把“道”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道是宇宙最高的本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道是最高的规律,万事万物都是按这个规律来运行的,没有一个例外。比如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他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所谓“道法自然”,不是说“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而是说“道”纯任自然,无所法也,即自然而然。老子有时指“道”是物质实体,有时指“道”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老子“道”的物质属性及运行法则都属于自然的范畴,故老子哲学体系“道”的本性是自然。

二、庄子之“道”

庄子的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他同样以“道”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在《大宗师》中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庄子·大宗师》)庄子认为道先天地而生,这是同老子思想中的道相吻合的部分。但是庄子认为道不可定义。“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庄子·知北游》)庄子认为,“道”既是超越人类的感知范围的,也是无法被人的理智思辨所探知的,而能够听说的、看见的、谈论的,都不是“道”。塑造形体的东西本身是没有形体的,因而,“道”是不应该有名称的。是不可命名的。

庄子所谓的“道”,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指世界的本原,二是指认识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之宗,万物之母,就连鬼神都是“道”的产物。庄子肯定“道”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它的存在是无条件的,在空间上无穷无尽,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庄子认为“道”有生命,“道”的生命,就是万物的生命,万物的生命,也就是“道”的生命,因此“道”无处不在,它是万物存在的依据,决定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秩序和发展方向。但是“道”又是玄妙莫测的,人不仅不能凭借感官去认识,不能依靠理性思维来把握,甚至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通过超越感官和思维的直觉体验去认识,这也就是所谓“体道”。庄子认为最高的认识境界应该是脱离具体事物、无差别、无是非、无好恶的,这样的境界就是“道”,达到如此境界的,就是“真人”。

庄子还认为,“道”就是虚无。虚无才能容物,因此“道”是包容并且拥有一切的。庄子强调“道”是虚无,是希望从根本上破除人对于世俗利益的执著追求。庄子认为,人之所以得不到自由,是因为失去了“自然本性”,而“自然本性”的丧失,则是由于入的精神受到身心内外的束缚所致。人要达到精神上自由的境界,不仅要破除外在条件的束缚,尤其要破除对于自我的执著,要忘却自我,即用“无我”来实现“真我”。“无我”,不仅要求超功利、超道德、超对待,而且要求超越生死,超越自己耳目心意的束缚,这样才可以和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境界。[2]

老庄共同探求、揭示“道”的内容及其作用,以自然天道观代替神学天道观,因而在中国思想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不过庄子论“道”,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阐述他的人生境界和精神追求。庄子将“道论”引申到人生领域,就形成了他的人生哲学。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主要表现为对人生困境的认识和超越,对绝对的精神自由的追求。“庄子认为‘道’法自然,因此所谓合乎‘道’,就是顺应自然。‘自然’,也是庄子学说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事物非人为的本然状态。庄子指出,要达到‘自然’的境界,必须无我无为,摒除一切人为的智谋、盟约、德行和工巧,因为天道无为,如果追求这些虚伪的东西,将不利于人的自然天性的发展。”[3]

“道”是庄子抽象出来的一个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无有意志、无法感知的万事万物的本原。用道来说明主观世界,他便创造出一个绝对自由自足的“逍遥游”境界。庄子哲学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由,庄子之“道”,重在追求自身心灵的解脱,实现精神上的逍遥。

三、《淮南子》之“道”

“《淮南子》远承老、庄,近受黄老无为治术的影响,书中的“道”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出现频率极高,是全书的逻辑起点或思想核心。不过,与老、庄有所不同,《淮南子》对“道”的使用,在更大程度上并非取其抽象、超越的内涵, 而是注重其具体、实行的意义,即注重“道”之于“治”的功用。正是围绕着“道”, 以“治”为重心,以“治在道”的观念为起点,全书的君臣论、无为观才得以展开。”[4]

 “道”是《淮南子》的核心概念,《淮南子》之“道”来源于老庄。《原道训》、《俶真训》、《精神训》、《道应训》中论“道”多意取老庄,《本经训》、《主术训》、《齐俗训》、《汜论训》、《诠言训》则更旨近黄老。《淮南子》第一篇《原道训》总论“道”,提出了全书的最高哲学范畴“道”,并对道体的特征及如何得道作了详细的论述。

《淮南子》首篇《原道训》中即对“道”作了自己的解释:

夫道者,覆天载地,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滒,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

《淮南子》中的“道”,在空间上“覆天载地”,无所不包;在时间上无穷无尽,无声无形,又无处不在。这与老庄道论一致。但《原道训》中对“道”的描述,为“道”附加了诸多的具象,人们可以直接依靠这些具象对“道”进行想象,也更加容易把握“道”的特点。《淮南子》中的“道”,覆盖天承载地,拓展至四面八方,高到不可触顶,深至无法测底,包裹着天地,无形中萌育万物。像泉水从源头处渤涌出来,开始时虚缓,慢慢地盈满,滚滚奔流,逐渐由浊变清。所以,它竖直起来能充塞天地,横躺下去能充斥四方,施用不尽而无盛衰;它舒展开来能覆盖天地四方,收缩卷起却又不满一把。 

《老子》中的“道”,具有玄思性和形上性。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老子把它形容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恍惚无象,超越形体,无法为人的耳目感官所认识,是超感觉的存在。《淮南子》继承了老子道的虚无性,但同时它又用了许多想象,来彰显道在时空上的无限性。上段文字就是用文学的想象性代替了哲学的思辨性,“道”成了可感觉可经验的对象了,因而弱化了老子论道的玄虚性,使道的实体性增强。不难看出,老庄论道注重玄思,《淮南子》更加关注“道”的功用,从而改变了先秦道家论“道”的玄奥性与抽象性。”[5]

 可见,“《淮南子》在继承老子的“道”的同时,对老子的“道”进行了批判和改造。它针对老子“道生一”的观点,提出了“道”始于“一”、“道”就是“一”的论点。如《诠言训》说:“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原道训》中的“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祭天地”。“道”就是“一”,这一论点否定了老子“有生于无”的主张,认为“道”与“一”具有同等品格。因此,“一”不仅是万物之源,还是施之于四海的理。至此,《淮南子》中的“道”相比老庄之“道”具有物质性。”[6]

《淮南子》批判了老、庄“物物者非物”(《庄子·知北游》)的观点,认为只有物才能生物,“非不物而物物者也”。这是具有朴素唯物倾向的宇宙本根论。《诠言训》说:

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方以类别,物以群分,性命不同,皆形于有。隔而不通,分而为万物,……皆为物矣,非不物而物者也。”(《诠言训》)

这里说得很明白,“一”是“无形”(即没有具体形象)的,“浑沌为朴”的气。宇宙万物都是“同出于一”,所以“一”是“物之大祖”,即宇宙万物的始基。《淮南子》认为宇宙间有形之物都由道而产生。“夫道,有形皆生焉。”(《泰族训》)道是超越于天地万物之上的存在,所以叫做“太上之道”。“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原道训》)这个“太上之道”,产生万物而不占有,变化万物而不主宰。

《淮南子》还阐述了无形与有形的关系,认为无形生有形。“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皆生于无形乎!夫光可见而不可握水可循而不可毁。故有像之类莫尊于水。出生入死自无蹠有自有蹠无而为衰贱矣”(《原道训》)无形之道是万物的本原,虚无是实有的本体。可见,《淮南子》看来,“道”就是宇宙的本原,是无形的“道”产生了有形的万物。

《淮南子》认为,“道”为自然规律。“道者,物之所导也。”(《谬称训》)道为万物运动、变化和发展所遵循的普遍规律。天地之所以能有次序的运行,万物之所以能有次序的变化,就是由于受着道规律的支配。“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鳞以之游,凤以之翔。”(《原道训》)

《淮南子》认为,天、地、人是不同的事物:“天爱其精,地爱其平,人爱其情。天之精,日月星辰雷电风雨也;地之平,水火金木土也;人之情,思虑聪明喜怒也。”(《本经训》)因此不能混为一谈。但它认为,无论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都有自己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或法则。“欲知天道,察其数(高诱注:谓律历之数也);欲知地道,物其树(高诱注,五土之宜,各有所种生之木);欲知人道,从其欲。勿惊勿骇,万物将自理;勿挠勿撄,万物将自清。”(《缪称训》)这里讲的“天道”、“地道”、“人道”,就是指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法则。《淮南子》的“道”,实质是对自然界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历程的抽象概括,具有自然法则的意义。如果仅从它对“道”的论述看,它具有朴素唯物的自然主义倾向。

结语

“道”作为道家学说的核心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老子从宇宙的根源处论道,老子之“道”,一是指宇宙最高的本体,一是指最高的规律。不过,从老子开始,道家的道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在演变与发展的。庄子的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他同样以“道”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但庄子追求的是道在人心性中的落实,庄子之“道”,重在追求自身心灵的解脱,实现精神上的逍遥。《淮南子》之“道”来源于老庄,又与老、庄有所不同。《淮南子》在继承和发展老庄道论的基础上,对“道”的使用,在更大程度上并非取其抽象超越的内涵,而是更加强调道在现实意义上的展开,即注重“道”之于“治”的功用。重在探索道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以实现其“纪纲道德,经纬人事”的写作目的。

 

参考文献

[1][5][6]康宁《淮南子法律思想研究》,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2][3]姚汉荣等《庄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前言》第3页。

[4]戴黍《以治为重心:试析<淮南子>之道》,《江淮论坛》20081)。


上一篇:试论魏晋道教对《庄子》的融摄     下一篇:弘扬庄子思想 坚定文化自信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电话:0558-7190258邮箱:ahszzyjh258@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省庄子研究会技术支持:合肥网站建设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7003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