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研公告: 关于成立2024年省社科党委专家宣讲团的通知
庄子学苑

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电话:0558-7190258

邮箱:ahszzyjh258@163.com

邮编:233500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展示

楹联的历史沿革

来源:庄子研究会    时间:2019/4/2    点击:1083



 

                 楹联的历史沿革

                      郏振美

 

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学体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由我国的格律诗、词演变而来,融汇了各种传统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各种表现手法的精华。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对偶句,就是楹联的原始形式。这些文体的繁荣发展,为楹联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楹联的名称,俗一点叫对子,雅一点叫楹联(或楹贴)。楹联的渊源,学术界的观点保持着很高的一致性,那就是楹联源于我国古代民间悬挂的桃符。清代《燕京时发记》中记载有:“春联着即桃符也。”“桃符在古时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条形的木板。最先的桃木板上刻有“神茶”“郁垒”二神,主要是起到驱鬼辟邪之用。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皇帝书》称上古时,兄弟二人曰荼,日郁,住度朔山桃树下,简魂,鬼妄入,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这就是造纸术之前的楹联了,至少说明在东汉时我国已盛行春节挂桃符的风俗。

   追溯它的历史,最流行的说法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公元935-965年)在桃符上题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此种观点在学术界的认可度是极高的,清代梁章钜所编的《楹联丛话》就是持此观点。梁先山是楹联艺术研究与创作的集大成者,他的论断在当时无疑是一项开创性的贡献。其根据,因《宋史.蜀世家》和《蜀梼杌》记载:公元946年,后蜀主孟昶于除夜命学士辛寅逊撰词题桃符,嫌其不工,,就自己动笔写了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十字。但梁章钜在书中又说:“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这说明他并不是十分肯定楹联最早始于五代。

  据传,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罢官归里,心情苦闷题联与门上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起三女未关罢,觉得兄联格调低沉,乃续道:“落花扫扔合,聚兰摘复生。”其联清新隽永,生机盎然。谭嗣同特支持这种说法,他认为:“语皆骈丽,又题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权舆”即始于。孟永是五代人,而刘氏兄妹则是南朝梁人,比孟早四百余年。如此说来,刘氏兄妹可以称作对联的创作人了。当然,传说并不等于历史的真实。现代我国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谭蝉雪根据敦煌莫高窟中出土的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卷)的背面有这样的文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庆初新,寿禄延长。......”据此推断,这应该我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早的楹联。此说将楹联的起源时间较五代起源说提前了240年。

  随着时代的变化,楹联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楹联的高速发展时期可以追溯到北宋。在北宋之前,楹联往往是新年时写在桃符上挂在门的两侧。到了宋代,人们将联语刻在建筑物上我楹柱上进行长时间的保存和流传,后来变发展为现在的“楹联”。

   楹联的发展在明清后进入全盛时期。这时,楹联从种类、内容、载体、样式等方面都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上至帝王公卿,下到黎民百姓,文人豪土的积极推动,使得楹联从一种习俗升为这一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特色。从“桃符”到楹柱,从最先的避邪驱鬼到祥瑞纳福,从最初只在新年时张贴到现在的长久留存在建筑物上,做为一种习俗,楹联以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重大意义。

现代楹联遇到了文化复兴的好时代。198411月,中国楹联学会成立。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重大意义。20141221日,中国楹联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30年来,楹联文化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受到了党和政府的特别关注和关怀。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不论走到中国和世界的个角落,都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口头禅到处宣讲,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中宣部同时向全国提出“把楹联写在党旗上”的宏伟目标。可以说,楹联的地位提高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这是中国楹联的大幸,也是传统文化的大幸。

国粹楹联借助文化强国的强势东风,登堂入室大展风流。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近千个地县成立了楹联组织。国家级会员由最初的4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2000人,形成了一支拥有百万名各级会员的楹联大军。相信楹联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美好。                           


参考文献

                 1梁章钜《楹联丛话》.上海书店,1981

                 2任先大、博小松《中国楹联发展史》

                  中国文化出版社,2003

                


 

上一篇:楹联在蒙城     下一篇:庄子祠里的遐想

地址:安徽省蒙城县博物馆电话:0558-7190258邮箱:ahszzyjh258@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省庄子研究会技术支持:合肥网站建设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7003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