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展示
主页:详情展示

试论庄子养生哲学

来源:新余学院学报    时间:2022/9/23 10:10:51



试论庄子养生哲学

朱万东

 

: 庄子是我国最早关注个体生命的思想家,提出了全身保命、精神自由等养生问题。梳理庄子生活的时代及其人 生经历,发现其养生哲学的核心是保全生命和获取心灵自由,“无用”、“无为”、“无欲” “心斋”、“顺物自然”等心态和 生活方式是个人实现生命存活和精神逍遥的途径。

关键词: 养生; 时代; 保命; 精神逍遥; 无欲; 顺物自然

中图分类号: B2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 3054( 2016)  04 - 0052 - 03

 

在战国这个纷纭混乱、百家争鸣的时代,庄子没 有投身到诸强争霸的潮流之中,而是执着地探寻个 体生命的保全和精神自由逍遥的养生问题。庄子养 生哲学虽受老子的影响,但其“远祸全身”、“精神逍 遥”等思想的产生应该与其所处的时代有莫大的关系。了解庄子的养生哲学,有必要了解庄子生活的 战国时代和庄周其人。

战国时代周天子的统治早已崩坏,各诸侯纷纷 割地争霸。频繁而残酷的战争使人口大量减少,也 严重威胁了个人的生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1]同时各诸侯为壮大自己的实 力,多改变以往从氏族血亲中选官的用人制度,纷纷 向天下招纳贤能。这种变化改变了原有的社会阶层秩序: 一方面士人能够用其学术﹑思想来获取权力。 另一方面旧贵族权利减弱或丧失,以致有的旧贵族 或沦为奴隶,或沦为皂隶( 贱官) 。庄子本人就是宋 没落的贵族,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2]。

社会现实和秩序的变动往往是新思想、哲学产 生的土壤。社会的混乱,诸子的躁动,百姓的疾苦, 使庄子苦闷和愤慨,也使庄子探寻思索人生。时代 与个人遭遇使庄子悟出了独特的人生理念和养生哲 学。庄子不像儒家那样主张把个体融入群体,把个 人消融于社会机器中,而是主张解放个体,尊重个体 的生命,希望摆脱物役而获得绝对的自由。他安于 贫困的生活而不出仕[3],怀着与世俗社会矛盾抵触 的态度,批判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丑恶,同时他为这个 社会思索探寻着保全生命和保持精神自由快乐的养生哲学。

在战乱的年代,生死无常,“生存”自然是每个人 所思考的首要问题。有生命,生活才会有所附丽,有 生命,心灵才会自由畅快。这大概就是庄子的养生 哲学的精义所在。“无用”、“无欲﹑无为”、“心斋”、 “顺物自然”等心态和生活方式是实现养生( 存活和 精神逍遥) 哲学的途径。

庄子养生的第一要义就是“生存”。他认为要生 存,首先要显出“无用”。“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在《人间世》、《逍遥游》中分别以“栎社树”、“大 木”、“支离疏”、“大樗”等物和人为例,正面阐释了 “无用”具有全身远祸的现实用途,同时还运用反证 的方法,以“楸柏桑”等例说明“有用”之害,从而得出 “无用”才是生存中的大用。庄子认为,人或物以无 用的姿态存在,就不会彰显出其价值,就不会被别人 使用、役使,也就不会遭受外在的伤害。庄子这种 “无用”的避祸生存理念在动物世界是有实例的。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 尾,问之侍者,曰: “自惮其牺也。”[4]另外陆佃《埤雅》 卷四〈狨〉云: “取其尾为卧褥,鞍被,坐毯。狨甚爱其 尾,中矢毒即自啮断其尾以抑之,恶其为深患也。氂 牛出西域,尾长而劲,中国以为缨,人或射之,亦自断 其尾。”钱钟书对此感慨说: “凡物惮为世用者,其虑 皆知出此,然不若雄鸡先患而预图之。”[5]从这些实 例可见庄子的“无用”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全身之策。

但从庄子所举“无用”的事例来看,“无用”更多的是一种外在形体的显像,或者说是以外形来掩盖 其内在价值,因此对人而言“有用”、“无用”的区分,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在、他人的眼光,而个人的能动性则略显不足。在《庄子》中个人的能动性更强, 而且更有效的行动方式应该是: 由个人思想行动来 决定自己命运的“无为”。 为阐明“无为”养生方式是保全性命的最佳行为。

为阐明“无为”养生方式是保全性命的最佳行为方式,庄子引入了儒家“有为”事例,以逻辑说理和事 例对比等论说策略,让人自觉接受“无为”的养生理 念。庄子在《天地》《至乐》篇阐述“无为”是自然发 生的规律。人法自然,人也应该“无为”,以此顺乎天 道自然。庄子在《人间世》描述了卫君和卫太子昏庸 少智、薄情少义、嗜杀成性、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点 出战国时代士人的生存环境: “与之为无方,则危吾 国; 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这种两难的境地,如何 选择? 救国亡身,还是危国以全身? 文中举了关龙 逢、比干有为而被杀的实例,使人认识到规劝昏聩的 君王的结果往往是劝诫者的进谏未获接受,而劝诫 者已先亡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应该自觉选 择“有为”的对立方“无为”。另外庄子在《外物》篇 还提及了伍员、苌弘“忠而被杀”的事实,来补充说明 “有为”不利于个人生存。

个人是难以改变社会现状的,个人的性命自己还是应该尽力保护的。既然“无为”是保全性命的最 好行为方式,就应该摒弃“有为”,努力做到“无为”。 庄子认为要做到“无为”,必先在内心“去欲”。心灵 上对外物 “无欲”,才能在行为上做到“无为”。不汲 汲于物,不矜于名,无欲﹑无为,才能不彰形、不露 德,不为物所伤。“德之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欲”是人内心的欲求,“去欲”到“无欲”,需要 人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需要人能够衡量 出外物与生命自由的轻重,需要人认识到对外物的 欲求是痛苦、丧命的根由,需要人明了“无欲”才能真 正做到“无为”。唯有完成这些,人才有可能获得精 神上的逍遥和自由畅快。而精神的逍遥和自由畅快 正是庄子养生哲学的核心目标。这一核心目标的实 现途径就是让人明了、服膺“无欲”理念,从而努力 “去欲”。

庄子有较多言语论及“有欲”,而言论最集中篇目是《至乐》、《齐物论》。《至乐》: “夫天下之所尊 者,富贵寿善也; 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 所下者,贫贱夭恶也; 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 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 若不得 者,则大忧以惧。”“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 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 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 惛,久忧不死,何苦也! ”《齐物论》: “终身役役而不见 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之大哀乎?”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小恐惴惴,大恐缦缦……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以 上这些言论中,庄子不仅指出了人的欲望主要是 “贵”、“富”、“名”、“利”和“服”、“食”、“色”等几类, 而且描绘出欲望给人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庄子认为 人一旦被物欲、权利等欲求所驱使,就会陷入“终日 勾心斗角,与人争峰,形神具疲”的痛苦深渊,完全不 知生命的意义何在。物欲似乎成了生存的目的,生 活异化为物欲的追求,如此之生与死何异,所以庄子 反复叹息,谓之大哀。因此庄子认为要养生、摆脱痛 苦,就得寡欲薄求。

“无欲”就能“无为”,两者能够水到渠成的转化,但从“有欲”到“无欲”的去欲过程就不那样简单。因 为即便是接受了庄子的“无欲”理念,也仅仅是为走向精神的自由畅快提供了可能。那么如何在实际日 常生活中,摆脱物欲,达到精神的至乐、逍遥的境界 呢? 庄子认为可以采用“心斋”等修养方式,使人在 内心达到“虚”、“静”澄澈的境界,从而获得精神的至 乐、逍遥。“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 以心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 待物 者 也。唯 道,集 虚。虚 者,心 斋 也。”( 《人 间 世》) 可见,庄子说的“心斋”就是要摒除一切杂念,用 心灵、用气、以空虚、虚静对待万物。也就是说“心 斋”是一种心凝﹑虚静﹑空明﹑彻悟的心境和精神 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是纯直觉的,任物自来自去,毫 无挂碍。简单地说,“心斋”这种修养方法就是让人 处于一种精神上虚静﹑空明、无思无虑的“休眠状 态”。

为充分说明“虚”、“静”( 或者说“心斋”) 是内心 精神解放的有效方式,庄子从自然虚静推演到人也 应该在内心做到虚静。如《庄子·庚桑楚》: “撤志之 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恶欲喜怒 哀乐六者,……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 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刻意》: “夫恬 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 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 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天 道》: “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 眉,平 中 准,大 匠 取 法 焉。水 静 犹 明,而 况 精 神!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 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 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以上材料中,《庚桑楚》指出去除“恶欲喜怒哀乐”等各种牵累和欲望,人的内心才能平和,平和才 能虚静,虚静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天道》、《刻意》都 说“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天、自然的本性,是“万物 之本”,同时说圣人也具有恬淡虚静的品质,进而说 人具备了这样的品质,“忧患不能入”,故而能长寿。 在以上所引用《天道》、《刻意》的材料中,庄子提到“忧患”一词,而且把“忧患不能入”、“忧患不能 处”与“德神全”、“年寿长”联系在一起,这透露出庄 子养生哲学的另一部分内容,或者说是另一种精神 境界,即“无忧”、“无惧”、“无怒”、平和、顺物自然的 心理状态。这种精神境界、心理状态在其养生哲学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涉及的篇目也较多。如《庚桑 楚》: “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 为然。”《田子方》: “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而死生 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且万化而未始有极 也,夫孰足以患心……无为而才自然矣。”《刻意》: “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 一而不变,静之至也; 无所 于忤,虚之至也; 不与物交,淡之至也; 无所于逆,粹 之至也。”《达生》: “夫醉者之坠车 ……死生惊惧不 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不慴。”《大宗师》: “古之真人, 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其出不诉,其入不距; 翛然而 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 天也。”《养生主》: “( 乐生恶死) 是遁天倍情,忘斯所 受。”“适来,夫子之时,适去,夫子之顺也,安时处顺, 哀乐不能入。”《至乐》: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 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 秋冬夏四时行也。”

以上所引材料,主要为两类: 一是以平和恬淡的 态度对待喜怒哀乐、忧患惊惧等事和情感,以虚静自 然的心态应对外物,做到无哀与乐,无忧无惧; 二是 “齐同生死”,把生死看作像昼夜交替、春秋四时变化 一样自然,视生死为自然过程,欣然面对死亡。庄子 认为人要以平淡自然的态度对待外物、生死,做到无 怒无嗔、无忧无惧、齐万物、同生死。

人能够达到此种境界,自然就能够放弃外在的种种欲求,能够以平和包容的态度对待社会一切不 平和痛苦,既不会为世间俗物而患得患失,也不会为 外物丧失生命和精神自由。坦然面对生死,视生死 为自然变化交替的过程。如果能够以平常自然的心 态对待死亡,那么惊惧、忧愤等情感就不能够搅扰人 的内心。把一切都看作是自然的,人内心就会畅快, 也就达到了精神自由逍遥的境界。庄子在其妻死时 鼓盆而歌就是达到这种逍遥境界的外现[3]。 综上所述,战国时代和庄子的人生体验是庄子养生哲学产生的背景,“全身保命”、“精神逍遥”是庄 子养生哲学的精义,而“无用”、“无为”、“无欲”﹑ “心斋”、“无忧惧”、“顺物自然”等心态、生活方式是 实现生命存活和精神逍遥的有效途径。在庄子养生 哲学体系中,以上几种心态、生活方式既相互联系, 又有层级秩序。如“无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 在、他人的判断,是“有所待”的,而“无为”主要决定权在自己,可以看“有所待”向“无所待”过渡的阶 层。也就是说在庄子养生哲学体系中“无为”是高于 “无用”的,而“无为”仅是迈向“无所待”的阶梯。因 为保全生命虽为精神逍遥创造了载体,但保全生命 仅仅是庄子养生哲学的初步,与精神逍遥的最高理 想还有很远的距离,内心做到“无欲”、“无忧惧”、 “顺物自然”,才算真正达到精神逍遥、“无所待”的 境界。

参考文献: [1]赵岐注,孙奭疏. 孟 子 注 疏[M]. 北 京: 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1999.

2]司马迁. 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1959.

3]郭庆藩. 庄子集释[M]. 北京: 中华书局,2004.

4]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M]. 北京: 中华书局,1990.

5]钱钟书. 管锥编[M]. 北京: 中华书局,1979.

 

作者单位:唐山市广播电视大学滦县分校

 

( 责任编校: 钱耐香)

 


全站搜索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