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展示
主页:详情展示

浅探“逍遥”境界之路径

来源:庄子研究会    时间:2022/4/11 16:19:50



浅探“逍遥”境界之路径


王迎港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p81)这是老子两千多年前提出来的问题,但是,即使到了科技如此进步、经济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仍难以解决精神世界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面对纷繁芜杂、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我们的心灵难免会被外物“所役”,我们可以从庄子的“莫若以明”和“以道观之”的思想中汲取营养,理解并争取达到“逍遥”境界,进而为破解这一难题供若干思路。

关键词:逍遥;莫若以明;以道观之

中图分类号B223.5

                           

如何达到庄子的“逍遥”境界,如何能在纷繁芜杂、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中找寻心灵世界的自由和安宁,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追求,在物质世界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不能贫瘠。在此,我们有两种途径可以参考,利用“莫若以明”和“以道观之”两种途径,为我们理解并达到“逍遥”境界提供若干思路。

一、“逍遥”二字何解?

“逍遥”二字并非庄子独创,也并非庄子一人所用过,在《诗经·郑风·清人》中就有“河上乎逍遥”;在屈原的《楚辞·九歌·湘君》里面也有“聊逍遥兮容与”等词句。但是将“逍遥”思想论说成为体系、化为至境的怕是只有庄子一人。

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庄子音义》解篇名云:“逍遥游者,篇名,意取闲放不拘,恰适自得”,寥寥数语把“逍遥”思想的精髓表达出来。同样,庄子对于逍遥更有自己的解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2]p320可以说这是一种在天地之间自得其乐、万物一体的状态。

二、破“冥”——“莫若以明”

《逍遥游》开篇即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冥”字何解?“冥”字常解为幽暗或看不清楚,在幽暗看不清楚的北方的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是小鱼的意思,后文却说这条“鲲”(小鱼)不知道有几千里长,这也确实是一种“冥”。其实在现实社会中所生存的我们时常也会看不清周围的世界,甚至都看不清我们自己,这是因为人性太过复杂多样,一般人难以把握。我们时常会被别人身上所贴的“标签”所干扰,不管这个标签是不是别人所同意的,比如他这个人很古怪,他这个人不合群,对人或物的片面的形容就是“冥”,尤其是对人来讲,给别人乱加标签,把标签当作活生生的人也是“冥”。又比如相亲的时候,双方还尚未见面时,便会抛出双方的条件,有多少存款,有车有房吗,什么工作单位,有编制吗?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我们看不清楚人的本质,使我们忘却了人到底是一种什么存在,这就是我们的“冥”。曾听过说这样一个巧妙的比喻:学术圈里面的老师们,每位老师都好像是一只梅花鹿,而老师们所发表的文章,就好似梅花鹿身上的白色斑点,梅花鹿们一到鹿场来,大概一走出来就会互相打量对方:他今年身上又多了一个白色斑点,今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她今年身上多了五个白色斑点,今年竟然发表了五篇文章呢!我们的价值好像被我们身上的白色斑点所决定了,我们作为人的本质好像被这些标签所消解了,我们好像活在别人的价值标准评判中,我们越来越不像自己了,我们开始变得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了。

 《庄子·秋水》中讲到:“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为天;落马首,穿牛鼻,是为人。”对于自然事物和人,尽量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要用天然的眼光去对待,我们要尽量把带有标签的、人为的事物或人还原成比较纯粹的事物或人,这样一来,人和人的距离也就拉近了,不要强行赋予事物或人有过多的负面意义,上文的过度标签化就是不应该被赋予的过多的意义,越来越多的标签无法成就我们自己,反而会使我们自己的价值消解。

当我们身上某些锦上添花的优点受到外界的重视时,或者说当一种东西的优劣好坏、数量多寡成为了评价我们自身的价值的主要评价标准时,我们就不再是我们,无数的标签就取代了我们真实的自己,这就造成了人的“异化”。[3]109我们仅仅依靠某种或几种价值评判标准去规定人的时候,这时候的人就是被看“扁”了的,人就不再是饱满的、有血有肉的人了,而是扁平化的、二维化的“纸片人”了。人这种复杂的生物,不可以用一般的定义来限制或规定他,我们无法给人这种生物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人既不是简单的如柏拉图所定义的:“人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也不是如现代生物学上所规定的:人是会制造并且使用工具的动物。人一旦被定义就不是他本来的样子了,人类和人性如此复杂,怎么能用三言两语就能将其本质阐述清楚呢?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有很多物质追求,但是其实这些追求不过是被我们所标签化了的东西,比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等广告词,这就是资本灌输给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被迫接受不属于我们自己本身的一些价值标准,标签化了的这些东西阻碍我们看到事情的本质,让我们的双眼和心智被蒙蔽,让我们的心理难以平衡,这些标签即是庄子所说的“冥”。

“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2]p72)庄子认为,执著偏见、小成的人,仅凭一得之见去分剖“大道”,“大道”整体就会被遮蔽,不明事理的人,靠浮华的辞藻与辩说去分割真理,真言亦因此而隐没、遮蔽,这也就是我们看事物为什么会存在“冥”的原因,其原理和盲人摸象如出一辙

那么,如何才能破除笼罩在外物之上的一层又一层“冥”呢?这就要说及庄子的祛“冥”法宝——“莫若以明”。 

庄子首先提出“明”(或“以明、“莫若以明”)的认知方法,以此明彼,以彼明此,跳出各自的藩篱,洞察彼此,理解对方,消解己见,以客观平常之心洞察彼此之事实,进而理解现象或概念之彼此的联系,破除一切对待的概念的执著,从而把“冥”的状态祛除,显现出事物本真的状态。

三、齐物—— “以道观之”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p15人们很容易观察与分析现象之间的差别相,即有关事物之差异、矛盾、特质等。但是庄子却意在打破由此而产生的执著,认识到事物的迁流变化,主张换一个角度(或参照系,或视域)再去省视事物,会看到不同的面相直至“以道观之”,有些差别则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人在能够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的时候就很幸福,但是这种发挥在许多情况下受到阻碍,例如死亡、疾病、年老。因此依靠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的幸福,是一种有“待”的幸福,所以是相对幸福。人可能有许多大祸临头,最大的祸是死亡畏惧死亡,忧惧死亡的到来,都是人类不幸的根源。不过这种畏惧和忧虑,可以由于对事物自然本性有真正理解而减少,别人感到哀伤的范围即是他们受苦的范围。感情造成的精神痛苦,有时候正像肉刑一样的剧烈。但是,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人理解得多些,就会减少很多失望和恼怒等痛苦的情绪。“以道观之”就是以空明的心灵对待万物。明,就是智慧。什么叫智慧?智慧就是一尘不染,不思善,不思恶,也就是“明”。善恶两端都没了,是非自然就没了。如何对待周围的事物和人,就是以空明的心境去反映事物和人的原样。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2](p18)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宋荣子能够做到“以道观之”,能够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他从更高的视域来理解自身的存在,从而获得了更高视域的理解,他明白自身的处境,以一种“空明”的态度来理解自身的存在。正如斯诺宾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他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这个意思,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 “以理化情”。感情可以和理和理解相互抵消,这是斯诺宾莎的观点,也是道家的观点。[4] (p107)“以理化情”就是“以道观之”的具体体现。

道家认为,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可是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情感,而是说,他不为情所忧乱,他享有所谓“灵魂的和平”。魏晋时期有位哲学家,名叫王弼,他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圣人有情,但是不为情所累。”即所谓“有情而无累” 同样的这也是“以道观之”地体现,就是能够正确调节理智与情感的关系,在恰当的时机,做恰当的事情,不被情感所牵,这正是忘情的最高境界。古今圣贤大抵如此,他们要么心系家国天下,把个人情感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要么超然物外,无欲无求,过着隐士般潇洒自然的生活。

 反观我们平常人,要么自私而薄情,毫不顾及他人利益;要么深情而迷茫,不能静下来加以观照。可见,过分薄情或过分深情,都不是好事。只有做到“有情而无累”,才能挣脱束缚、有所作为。世事炎凉,唯有情暖人间。忘情的境界也许太高,但许多人之所以活得卑微,是因为把深情也抛在了脑后。做人,就要做一个有温度的人。爱生活爱家人,用情去温暖身边的人,温暖整个人间。

如斯诺宾莎所说:“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和平,而且过着对上帝、对万物似乎一概无知的生活,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存在了。这样,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也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界事物,他的幸福也就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正是这种“以道观之”,从而理解了万物的本性,他可以说已经得到了绝对幸福。

就像海德格尔所讲,我们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活在They”(活在他之中),而并不是在活“I”(活在我之中)。在这种不触目而又不能定居的情况中,常人展开了他的真正独裁: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常人对文学艺术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常人怎样从大众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5] (p207) “以道观之”的视域,我们可以从“常人”的独裁下抽身,从而显现本真的自我。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2] (p18)“天地之正”就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美好天气;“六气之辩”就是“冬雷震震,夏雨雪” 的极端天气,这也即是人不管是在顺境中还是逆境中,虽然我们的形体处于动荡之中,但是我们的心灵都能泰然处之。“无穷”二字,表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的心灵都能够乘御一切。“彼且恶乎待哉?”假若这就是你的人生目标,那你还要等待什么呢?把所有的逆境都当作人生的考验,把所有的顺境都当成值得感恩的幸福。不管是“天地之正”还是“六气之辩”,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可以品味其中不同的韵味,因为这些都可以强化我们的生命。“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2](p19)由于其“以道观之”的独特视角,道家庄子的真人、圣人、神人、至人、天人的理想人格,与儒家有别,其特性是:独善其身,超然物外,一任自然,随性率真;与风情俗世、社会热潮、政权架构、达官显贵保持距离,这是庄子和道家的神韵风采。与儒家积极入市的现实品格相比较,道家凸显的是超越和放达,以保持距离的心态,批评、扬弃、超越、指导现实。[6] (p86)

四、“逍遥”境界初现

其实我们的整个的人的一生,在庄子的整个理论学说中不管是心灵的提升还是身体的放松,你一旦往这个工夫行去,我们的心灵就会非常平静,整个人变得比较清朗,从而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p86的超凡境地。庄子的“逍遥”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

“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是一种主体本身的自我超越和提升所获得的。精神的自由、艺术的审美都不是理性的逻辑推理所能完成的,而只能靠非理性的直觉观照精神的自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无限的,超越于时间、空间之上,无古无今,无形无迹。

“逍遥”并不是指形体之逍遥,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逍遥,形体上的束缚被消解后,自然就可以悠游于世。理解真正的逍遥游,需要理解逍遥游所描述的是一个经过深刻批判而进入“与道合一”的至高境界的动态过程,通过“莫若以明”和“以道观之”这两种途径,可以对天人关系有彻底的领悟,对人在宇宙中地位有本质的体认。有了真知的人,能从天顺天,具有博大的胸襟,超越的精神,有着极强的宇宙意识,其生命与宇宙生命合一,从而真正理解并到达庄子所讲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逍遥”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耳.老子. [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

[1]庄周.庄子[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

[2]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陈嘉映.存在与时间读本[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5]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The path of superficial exploration to “freedom and liberation

WANG-Ying-gang

(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Abstract: The riot of colors dazzled the eyesa noisy tone of voice makes one lose one’s hearingplenty of food dulls the taste of the tongue; wild hunting makes people wild and crazy; rare objects cause people to behave badly. Therefore, the sage seeks to fill his stomach rather than pursue sensual pleasuresSo, the Sage eschews the temptations of materialism in favor of a settled and contented lifestyle. This question was raised by Lao Tzu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However, even in the modern society whe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so advanced and economy is so developed, it is still difficult for us to solv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piritual world. In the face of the complicated and bizarre modern society, that our minds will be “Enslaved” by external things. We can learn from Zhuangzi’s thoughts of “Mo ruo yi Ming” and “observing things with Tao”, and understand and strive to attain the state of “freedom and liber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for a number of ideas.

Keywords: freedom and liberation; mo ruo yi ming; observing things with Tao


王迎港:安徽大学 哲学学院,安徽 合肥 

全站搜索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