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展示
主页:详情展示

伏羲、庄子哲学思想产生与中国文化自信

来源:庄子研究会    时间:2021/1/6 9:47:29



伏羲、庄子哲学思想产生与中国文化自信

           韩鹏  李利

 

[摘要]伏羲是华夏人文始祖。他在开封古陈留肇始的太极和合、阴阳之道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华夏历史文明的源头,也是华夏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世界观和创世观。太极和合文化、阴阳之道反映的是大自然本质属性,是自古以来中国人遵循的至理、大道。战国时期,楚人后裔、蒙人庄周自蒙地迁徙曹国漆园之地后,受当地伏羲太极和合、阴阳之道文化影响,终身放弃做官,在宋国、魏国一带访古问道,深交挚友,经常到伏羲太极文化发源的大梁,感悟阴阳和合于太极文化的真谛,创造型地阐发“天人合一”“清静无为”“万物皆一”的道家思想,形成了具有“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特色的《庄子》学说,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和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关键词]伏羲 大梁 太极文化 庄子 天人合一 道教 文化自信

古代道家、道教文化,是自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种思想体系,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它由继承和发展伏羲太极阴阳和合之道而来。道教文化理念肇始于伏羲,集大成于老子,阐发于庄子,其学说以“道法自然”的“阴阳之道”为最根本的象形观、世界观和创世观,认为“道”是自然、社会、人生的最高真理、宇宙本源和万物生存的依据。同时,“道”也是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关系的哲学观、方法论,对中华文明、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

伏羲肇始、老子大成、庄子阐发的道家、道教思想,无论其产生的地理地域范围,或是产生的思想理论体系,都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渊源,是中华民族哲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根本依据。本文以此为线索,谈一谈伏羲、庄子哲学思想产生、文化自信和发展问题。

一、伏羲肇始太极和合大道于中原河济流域。

伏羲是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也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的真人、正神,是中国最早文献记载和神话传承的创世神。

(一)伏羲父系雷神、母系华胥孕育了华夏民族。

伏羲的父系为雷神,雷神信仰起源于中国上古先民对于雷电的自然崇拜。因为上古时期,气候变化异常,晴朗的天空会突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雷电有时会击毁树木,击丧人畜,使人们认为天上有神在发怒,进而产生恐惧感,对其加以膜拜

       图一 雷神图

神的形象也从单纯的自然神,逐渐转变成具有复杂社会职能的神。对于雷神的形象,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内东经》中有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1]这种形象是半人半兽形态。人们认为雷声在天,而打雷的龙亦飞腾于天,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便会有雷雨而下;又将其腹间想象为一鼓,鼓发雷声。后来雷神的形象进一步变化,形成了自然神格化为人间神、伏羲之父。

伏羲的母系为华胥,也称华胥氏,风姓,是中国上古时期华胥国的女首领,也是炎帝黄帝的直系远祖。因孕育了人文始祖伏羲,也被中华民族誉称为“人祖”“始祖母”,是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华胥”之“华”即“花”,是植物顶端的花朵。

古代“华”字就是花开的意思。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命毁》等铭文中的“华”字,象草木开花。清代《康熙字典》解释:华“又与花同。《尔雅·释草》华,荂也......俗别为花”。[2]华、荂,本义为草木的花。唐代经学家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荂,本又作华,音花”。[3]因此,“华”字便含有美好、光彩、声色、风采等雅称。华、华夏之称,来源于华胥,中华民族也源于华胥氏。现代著名学者顾实《华夏考原》一文,从文字训诂得出结论:“胥、雅、疋、夏等古字相通,华夏就是华胥。因此可以说,华夏文化就是华胥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也就是华胥文化了。”[4]

战国道家学说主要创始人庄周《庄子·马蹄》记载:“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5]这里的“赫胥”,也与“华胥”同义。华胥氏居住在河洲之地,古称“华胥之渚”,即“华胥之洲”。

西晋汲郡(今河南卫辉)出土、战国魏国大梁(今开封)史官编撰的年体通史《竹书纪年·前编》记载:“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6]太昊、庖羲,均指伏羲;巨人,也称大人,即华胥之夫、伏羲之父雷神。

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杰出的部落女首领,相传她在华胥之渚踩雷神脚印,感应受孕,生伏羲和女娲,传嗣于炎帝、黄帝,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

(二)伏羲出生于开封古陈留灉沮交汇的雷泽。

       

                图二 巨人迹、雷泽位置图

孕育伏羲的“华胥之渚”,也称“雷泽”,即靁泽、雷池、雷夏泽等。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7]龙身、人头,也是古籍中记载雷神、伏羲、女娲的象形,故称伏羲为青龙氏、龙师等。

清代学者吴承志所著《山海经地理今释》,是晚清考证《山海经》地理情况的重大成果。据《山海经地理今释·卷六》记载:“雷泽当作震泽”。[8]雷泽、震泽,都是以伏羲肇始太极八卦、历法文化中震卦雷象所取的池泽之名,也与伏羲太极四象、四季、四方中少阳、青龙、春季、东方;八卦中雷卦、震卦、八数;八方、八风、八节中东北方位、条风、立春;九宫图中天留宫、八宫;九州中薄(亳)州、兖州完全对应,是中国古人用伏羲肇始的太极、历法文化祭祀人文始祖、传承伏羲思想、教化华夏民族的一种独有方式。           

          图三 伏羲八卦、八节、九宫图

对于伏羲出生于雷泽、雷夏泽的具体地点,战国魏国大梁人士托名大禹的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尚书·禹贡》有记载:“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澭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9]汉朝经学大师郑玄解释:“雷泽,兖州泽,今属济阴。”[10]这里面可归纳成三个重要条件:一是雷泽在济河流域的兖州;二是雷泽在九河分流、澭沮会同的宅土;三是雷泽在济水南部的“济阴”(水南为阴)之地。

兖州之名由兖水、济水而得名,又称沇州、济州,在上古九州的东北方位。汉代学者缀辑而成的《尔雅·释地》记载:“济、河间曰兖州。”[11]西周政治家周公旦《周礼·夏官·职方氏》也记载:“河东曰兖州。”[12]兖水、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东流于荥阳北、原阳南、开封北、封丘南北、长垣南,入山东菏泽巨野泽,也位于荥阳东北流向的黄河东部地区,即“河东”。故兖州在“河东”的“济河”流域,也是开封的东北方向。从公元前209年至公元595年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八百多年间,河南滑县、长垣一带均为兖州治地或属地。

济阴,最早是一个地域概念,本义为济水的南部地区。公元前202年,汉高帝五年在开封建梁国,位于梁国东北部兰考、东明一带和济水南部的“济阴”,归其管辖。公元前144年,汉代景帝中元六年才将济阴从开封梁国分出,次年为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定陶,为兖州属地。公元前122年,汉代武帝元狩元年时期开封梁国改置陈留郡,也为兖州属地。虽然此时“济阴”名称出现,但开封梁国、陈留郡仍无法改变位于济水南部“济阴”的地理位置。

上古时期九河分流之地,在河南荥阳桃花峪北部、辉县孟门南部的河济下游。据汉代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13]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引《淮南子》记载:“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隥。”[14]“九河之隥”为九河上游孟门之地险峻的山坡。说明上古时期大禹分流河济入海的九河,在河南荥阳桃花峪、辉县孟门东部一带,而不是今山西吉县风山、孟门山或河津县龙门山。

由于上古时期华夏先民活动的区域有限,华夏人文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河、济源头与河、济自然形成的源头是有区别的。人文最早记载的河、济均在河南荥阳桃花峪、辉县孟门东部一带,而不是青藏高原的河源或河南济源之地。河、济流经河南荥阳、辉县东部一带后,形成两个分支:一为澭水,也称灉水、雍水、涌水、浪荡渠、鸿沟、汴水等,灉水的发源地为上古时期九州之一的灉州,即雍州之地,位于开封的西北方位;一为沮水,也称白水、沙水、睢水等。沮水发源于荥阳东部一带荥泽或济水。

  

    图四 河水、济水、鸿沟、汳水位置图

澭沮二水交汇于开封东北部、封丘东部的黄陵岗平街、青龙湖一带。这里上古时期属于九州之一的兖州,位于故济水之南,青龙湖古称雷泽、雷夏泽、负夏、鸣条、苍梧、平丘等。据战国思想家孟轲《孟子·离娄下》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15]汉代经学家赵岐注释:“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也。负海也,在东方夷服之地,故曰东夷之人也。”[16]关于“负夏”的地理位置,西汉礼学家戴德《礼记·檀弓》解释:“曾子吊于负夏,又阳夏,在开封”。[17]

可见,雷泽、雷夏泽、鸣条、苍梧、平丘均在开封古陈留负夏、阳夏之地。明代《长垣县志》记载:“鸣条亭,舜崩处,陈留郡平邱县有鸣条亭。”[18]这与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赤(鸿沟、浚、丹)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19]相一致。

(三)伏羲肇始太极八卦文化于古大梁、古陈留。

依据清代著名学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记载:“太昊之盛,有白云出自苍梧,入於大梁。(《艺文类聚》一,《文选·谢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注,《初学记》一,《百帖》二,《御览》八,又八百七十二) ”。[20]“太昊”,即伏羲;“苍梧”,即苍梧山,在战国魏国国都“大梁”,与开封古陈留鸣条同地,也是太昊氏伏羲兴盛的雷泽、雷夏泽、负夏、阳夏、平丘之地。

对此,北宋初年名相李昉《太平御览》引汉代易书《诗纬·含神雾》记载:“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牺(羲)。”[21]“大迹”,就是伏羲父亲之迹;“大迹”之“大”,就是父亲,至今豫东之地仍称父亲为“大大”(音调为三声)。元代高僧念常《佛祖历代通载》也记载:“太昊伏羲氏木德都陈留,在位一百一十年,始画八卦。”[22]“木德”,是指伏羲出生、居住地与太极五行“木”、五方“东”、五德“仁”之位相对应的五帝五德,即“伏羲仁德”;也在太极四象青龙、四季春季、四方东方、八方雷震卦之位。 

   

        图五 五行五方五色五帝五德图

伏羲出生的雷泽,位于灉水、沮水交汇之地。秦代博士伏生所传《尚书·禹贡》记载:“雷夏即泽,雍、沮会同。”[23]“灉沮会同”于雷夏泽的灉水,也称浪荡渠、鸿沟、汳水、汴水;沮水,也称睢水、濉河。对此,元朝学者董鼎《书传辑录纂注》引中国辞书之祖“《尔雅》云,自河出为灉,济出为濋。求之于韵,沮有楚音,二水河济之别也”。又引东汉地理学家桑钦“《水经》:汳(汴)水出阴沟,东至蒙为狙獾,则灉水即汳水也。灉之下流入于睢水沮水”。[24]由于灉水、沮水在开封、封丘之间的雷夏泽交汇后分流,成为下游汳水、汴水、睢水、涡水、蔡水、沙水等豫东河水的源头,也成为伏羲肇始太极八卦和华夏文字、文化、文明的源头,淮阳、西华、睢县伏羲、女娲文化均与此水有关。      

太昊伏羲氏在陈留始画的太极阴阳八卦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字、文化、文明之始,是中国人世界观,即哲学思想的基因。无论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庄子的“《易》以道阴阳”,都来源于伏羲肇始太极阴阳八卦文化中最基本的思想理念,那就是阴阳之道。对此,先秦古籍《周易·系辞》记载:“一阴一阳之谓道。”[25]

(四)伏羲太极大道是华夏民族遵循的自然规律。

伏羲肇始太极八卦文化的诞生,标志着华夏民族上古文明的开元。距今约八千多年的伏羲氏族部落,在智人、现代人长期进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大自然的深入观察和切身体验,形成了对大自然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创造了效法天地自然规律的象形观、创世观。这正是太极文化最根本、最唯物、最科学的灵魂所在。

这种观点,在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易传》中得到印证。《易传·系辞下传》指出:“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26]包羲氏(伏羲)治理天下,采取上观察天上日月星辰之天象,下观察大地高下卑显之地形的法则,又观察鸟兽之举止文采,山川水土的地利,近取象于人身,远取象于宇宙万物等思想方法,是人类历史上唯物、象形世界观、方法论产生的始点,也是华夏先民认识世界、创造世界最根本的宇宙观,即哲学观。

        

            图六 伏羲画八卦图

伏羲太极八卦,是以一切自然、物质现象为根据而产生主观认识论。太极八卦中的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个卦象,分别代表着大自然中八种事物的属性和功能,用以比类大自然中存在的万物。
    伏羲肇始八卦,是以阴阳和合的太极为核心、为主体、为总揽的,体现了华夏人文基因一、元,即一元化的起点,也体现了伏羲作为华夏人文始祖的崇高地位。太极的变化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分化出四时,继而出现八卦、六十四卦等自然现象,是宇宙万物之原,也是中国上古时期华夏先民制定和遵循历法的基础。由于“原”在太极、中央之位,也称“中原”“平原”。平原之平具有中正、和合之义。

“太极”,是阴阳和合未分的一种状态,也是人类主观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种“状态”和“阶段”的发展变化中,“太极”理念成为了自然、人类、社会遵循的“道”、“理”,即“道理”。所以,古人认为太极“一阴一阳为道”,太极之道就是理。故宋代学者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五》认为:“太极只是一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27] 明清之际最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认为:“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28]
    太极,为天地人万物之道、之理的初始,也就是一的开始。因此,老子在解释“道德”与“宇宙生成”的学说《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指出:太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9]这是对伏羲道德观、万物宇宙观的精辟总结。这种解释,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关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0]的观点,孔子《易传·系辞上传》关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31]的观点,具有异曲同工的本质特征。一为天,为太极;二为地,为阴阳、天地;三为人,为三才、天地人,三者都要遵循大自然规律,古代历法就是对大自然规律的真实反映。

   

        图七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图

由此,产生了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神农三皇之说。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引汉代易书《春秋运斗枢》记载: “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32]再由此,产生了祭祀天、地、人,即天皇、地皇、人皇的华夏文化传承。而三皇之首,即天皇伏羲。

所以,唐朝经学家孔颖达解释:“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所注《辞楚·九歌》记载:“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33]按照太极五行文化,太昊氏伏羲为东方、青龙、木德、春季,也被称为“春皇”“木皇”“东皇”。“东皇”,即“天皇”“太一”“太初”“太极”,是伏羲的不同表述方式。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太极八卦文化,创造符号文字和原始历法,使华夏原始先民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簧,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神话传说,也留下了太极八卦文化,成为了华夏人文历史的开端。

二、庄子的哲学思想处世之道和政治理念。

庄子,也称庄周(约前369-前286),蒙人,是战国中期的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老子并称 “老庄”,哲学思想被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蒙人之蒙,具有迷茫昏暗、蒙昧无知之义,也是阴阳混沌不分的太极状态。

(一)楚人庄子在漆园创作了《南华真经》。

庄子居住的蒙地有三说:一说为战国时期楚国之地,今为安徽蒙城;一说在宋国之地,今为河南商丘;一说在汉代早期的梁国之地,古为开封陈留考城,今为山东东明,当地后有南华之称。庄子居住在蒙地,与战国时期诸侯争雄,楚国势力扩张到曹国、宋国之地有关。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为楚庄王后裔。据清代《康熙字典》解释:庄,“又姓。《通志·氏族略》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楚有大儒曰庄周”。[34]“大儒”也叫鸿儒,传统意义上多指有学问、品德高尚的文化人,道家称作“真人”。有意思的是“大儒”庄周不是儒家,而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公元724年,唐玄宗天宝元年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林黛玉批评贾宝玉“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35]诗句中“南华”,即指庄周的《庄子》一书。

      图八 庄子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图

战国楚威王熊商(公元前339年―前329年)时期,大败齐国,扩大楚国势力扩张到曹国、卫国之地。因中原战乱,庄子自楚人蒙地随楚国迁至曹国漆园居住,曾任漆园吏。曹国被宋国灭亡后,漆园为宋国之地。公元前286年,宋国灭亡后漆园属于魏国。汉代初期属于开封梁国,后梁国孝王迁徙商丘,漆园仍属梁国。据唐初魏王李泰主编《括地志》记载:“漆园故城在曹州宛句县北十七里,庄周为漆园吏,即此”。[36]明代李贤等官修地理总志《大明一统志》记载:“漆园城在东明旧县(今东明集村)东北二十里,今名漆园村,内有庄子庙,以其尝吏于此也”。[37]据考东明县陆圈镇裕州屯为漆园遗址。

(二)庄子终身弃官与挚友追求道教真谛。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也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庄子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又记载:“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牺牛?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38]

            图九 庄子却聘图

大意是说,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他出任曹国的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以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于是,庄子便在宋国、魏国之间广交高朋,访师问道,对发源于开封古陈留之地的伏羲太极、阴阳之道文化有了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收集到当地许多道教文化故事,并与居住魏国大梁(今开封)的宰相惠子,即惠施成了至交好友。

惠子(公元前390年--前317年),华夏族,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的至交好友。

惠施任魏国宰相期间,庄子经常到魏都大梁与惠氏探讨哲学问题。惠施有许多有关宇宙万物的学说,可惜已经失传,只有好友庄周在《庄子·天下篇》中保存有他的十个命题,即“历物十事”。他关于万物“毕同”的观点,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统一起来,推论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结论。战国末期吕不韦《吕氏春秋》中关于“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39]之说,便是对惠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解释,这与庄子“万物皆一也”的观点大同小异,也是伏羲阴阳和合、万物归一等太极思想的本质特征。

(三)庄子是传承太极阴阳大道的道仙真人。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在哲学上,庄子继承发展了伏羲、老子的思想,认为阴阳之“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这种自然之“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据庄周《庄子·让王篇》记载:“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40]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可用以修身;它留传给后世,可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可用以教化天下,使人引以为戒。

庄周在处理无为与有为、自然与人工、顺势与任性、客观与主观、和合与斗争等关系时,坚持无为、自然、顺势、客观、和合的理念,并将其视为道德的准则。据庄周《庄子·秋水篇》记载:“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41]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任性、主观因素,而毁灭了天然、自然的事物;不要为了社会上世故、世俗,而去毁灭大自然固有的性情与禀命;不要为了贪得、欲望,而去身殉名声与正义。只有谨守天道而不离失,才能回归自然天道,返璞归真,成为道家真人。

“真人”一词,最早出于庄周《庄子·大宗师》中关于“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42]的记载。道家把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称作“真人”,也是泛称“成仙”之人。

中国医学史上的圣经《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篇》认为:“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43]这个真人,就是肇始阴阳之道的人文始祖伏羲。清代著名道士刘一明《孔易阐真》认为:“行无为自然之道,以成后天之功,性了而命亦全,便为无漏真人矣。”[44]无为自然之道,也是道法自然的太极之道,阴阳之道,又称至理“大道”。

“大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表示“终极真理”,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具有宇宙本原、万物本体、自然规律、人文原理、思想境界等文化本质内涵。道生万物,道于万事万物中,以百态存于自然。它是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只有华夏人文始祖伏羲肇始的太极、阴阳大道,可以担当得起如此盛名。

           图十 庄子逍遥图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掌握“大道”之人,即道教中的“真人”,也是广泛晓知天道真理,能够体灭道存,把真理、精神流传给后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化圣人。

(四)庄子是伏羲、老子思想的创新和阐发者。

庄周继承和发展伏羲、老子“道法自然”的世界观,认为“道”“自本子根”,是周而复始、无限循环、无所不在的。他强调世界上一切事物自生自化的自然法则,否认有超越大自然之神的主宰。他提出了“通天下一气耳”,“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的生死观,把上古中国伏羲、老子辩证的哲学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他与伏羲、老子一样,认为太极阴阳之“道”由“先天生地”,是先天之“道”、自然之“道”,具有“道未始封”的无限性。他提出了自然、人类、社会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的辩证法、相对论和发展观。认为万事万物的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精神与物质都可以互相转化,是辩证的关系,没有绝对界限。
    他把伏羲、老子太极理论中“天地人合一”于“天地人之中”的核心内容,视为最高法则,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之间,共同遵循着同一、归中的天道,是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齐贫富、齐天下的思想基础,是对“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大同理想的不同表述,是实现人类社会步入顺应规律、因势利导、无为而治自然王国,防止误入背离客观、逆势有为、主观随意人为王国的必由之路。

庄子以雄美文字,丰富想象,起伏跌宕,妙趣横生,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讲道,把伏羲、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太极文化运用到了新的水平,传播着他的辩证哲学和社会理想,奠定了他作为古代中国卓越哲学家、思想家、道德家、文学家的历史地位。

庄子有着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群与社群,是在阴阳大道上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庄周《庄子·天下》认为:“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45]就是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觉醒,不能够跟他们端庄不苟地讨论问题。

像庄子这样具有超脱物欲局限的哲学家,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确是不容易。除了居住魏国大梁、年长厚道的惠子能够与其进行犀利无比、博学深奥、热诚浓厚的辩论、交往之外,很难再见有其他人了。

(五)庄子与惠施是思想和而不同的挚友和典范。

年长的惠子喜欢倚在梧桐树底下高谈阔论,疲倦的时候,就据琴而卧。庄子不习惯这种方式,却又常常被惠子拉到梧桐树下谈谈学问。他们或散步于田野,或游乐于濠梁,《庄子》文中“鱼之乐”“逍遥游”“齐物论”等著名辩论,便是在此时发生的。

庄子具有艺术哲学家的风貌,惠子则带有逻辑哲学家的个性。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职业、思维角度的差异,出现不同思路: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我外不知他者心理状态。

由于庄子与惠子基本观点的差异,讨论问题便经常抬杠,而处在弱者地位的往往总是兄长般的惠子。如在“鱼之乐”中,庄子驳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在“逍遥游”中,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在“齐物论”中,庄子斥惠子“并不是别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强加于人”,等等。

     图十一  庄子惠子鱼之乐辩图

他们两人,在现实政治观点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他们是践行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精神品格的典范。

惠子死后,庄子陷入了深深寂寞之中。据庄周《庄子·徐无鬼》记载:“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46]

大意是,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

失去惠子后,庄子再也无人可以对谈了。这则短短的寓言,流露出庄子对惠子纯厚、真挚和思念之情。能以如此妙趣的寓言来譬喻挚友之间情谊,非庄子莫属。

三、开封是孕育伏羲太极、庄子道教哲学思想之地。

研究伏羲肇始太极“阴阳之道”和庄子“万物与我为一道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不仅使我们理顺了他们彼此在哲学世界观、文化渊源、历史传承方面的脉络,也使我们看到了他们彼此哲学世界观形成与开封古大梁、古陈留地理上的一致性。

就像老子隐居修道于春秋郑国圃田彭邑,周游于大梁若(济)水、九成(中天)台,留下《道德经》;列御寇居住于战国魏国圃田,立春日乘风而游六合八荒,立秋日就反归寒风所起的风穴”,留下《列子》一样,开封古大梁、古陈留、古圃田之地,成为上古时期中国阴阳之道、道家道教文化的产生地、传承地,孕育了一代代掌握太极和合、阴阳八卦文化和人类至理“大道”思想的“真人”“道德家”“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化圣人”。

      图十二  中原圣贤列子图

伏羲肇始、庄子发展的太极、道教文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自信、自觉的思想、文化、道德和精神信仰,成为了放之历史长河、古今中外而皆准的真理大道。而肇始伏羲太极、庄子道教文化的开封古大梁、古陈留之地,自然也成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太极之道、阴阳之道的孕育地,成为了华夏历史文明的发源地。


文章来源:安徽省庄子研究会第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全站搜索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