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展示
主页:详情展示

论庄子生态哲学的意蕴

来源:庄子研究会    时间:2020/4/27 9:38:38



庄子生态哲学的意蕴

丁晓慧


      要: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最高本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推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力量源泉。庄子提出“道通为一”“万物一齐”、处物不伤”、“知足知止”等观点,为其生态哲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庄子的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的指导意义。

 

“道” 是老庄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就,老子认为“道” 是世界的本原,是万物的主宰,万物凭借“道”而产生、存在和发展。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道”的规律,即顺应自然规律,尊重万物的生存状态。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可借鉴庄子的生态哲学思想,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为人类创造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道通为一,万物一齐

“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主宰。对于“道”的理解,简单的说就是“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在继承和发扬老子“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道兼于天”的观点。庄子认为,作为自然的法则,“天”与“道”彼此相通,“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庄子把“天”与“人”的关系看作是天人合一的关系,认为“天”与“人”的理想关系是“天”与“人”不相胜,“天”、“人”统一于“道”。《庄子•在宥》曰:“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也就是说,“道”有“天道”和“人道”。无事无为,遵循自然规律,就合乎自然天道;有为有累,被事累烦扰就是人伦之道。只有遵循自然天道,才能有效地规范人伦之道。在此,“天”、“人”、“道”三者的关系得到了更深入的体现。

庄子强调“道通为一”、 “将磅礴万物以为一”、“天地一指也”,明确地把天、地、人、万物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他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一”表示的是统一性或整体性。庄子所谓的“一”指的是在道体中万物齐一的境界。 “道通为一”和“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意思是相对应的。“道通为一”就是从道的观点看来并无区别。“一”就是指事物的本然状态。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不过是自然界全部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从“道”的角度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道观之”是指从“道”作为事物存在的依据、法则来看,人与其他物类同本同根,都是“道”的产物,事物彼此没有质的差别,也没有贵贱之分,宇宙万物各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着。而所谓的“贵贱”,则是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造成的,事物若从自身的立场和标准去衡量的话,就会产生“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的结果。若以世俗的立场来看,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事物的价值完全被世俗的观念所遮盖,以致失去了其“主体”地位。庄子主张人们应该从“以道观之”、“万物一齐”的立场去“兼怀万物”,也就是说要以无私、包容的情怀来对待世间万物,承认人和万物并无贵贱之分。

“道”无所不是、无所不在,世间万物皆禀“道”而生。因此,“道”与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共生、共存、共荣,天下万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老庄都强调人在宇宙万物之中的位置。老子认为,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庄子说:“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他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由此可见,老庄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类在内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所以,人类和非人类都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类既不是世界的中心,也不是世界的主宰。

庄子认为,事物既然没有贵贱之分,也就没有美丑之别。美无所不在,只要与“道”相结合,宇宙万物都是可以视为美的。大自然是真的、善的、无往而不美的,这是庄子生态思想的精华所在。庄子认为,万物由“道”各得其德,所以事物各有其自然之性,如果顺其自然之性,就是圆满。假如事物各得其性,那么,蜩鸠则不必羡慕鲲鹏,大鹏和小雀也各有其价值、各有其美,二者虽然形体大小不同,但从“道”的角度和自身之美来讲,它们都是美的。物是如此,那么,人也不例外。庄子“自然全美”的观点既说明了庄子内在的价值观,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一视同仁的审美观。世间万物的价值在质上是齐一的,与人类的感受并无关系,人类应该用爱、尊重和赞美去对待天地万物。

二、顺应自然,处物不伤

    “道法自然”既是老庄宇宙观的最高法则,也是其生态原则的理论依据。“道”的自然性说明,“道”是自然而然的,“道”在衍生万物的过程中是没有意志、没有目的的。自然和人一样,有其自身存在、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维护种际平衡,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损害其他物种的利益,从而导致生态失衡。自然界有其自身美好的秩序,人类只需遵从这一秩序,让万物顺其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人类对待自然的最好方式就是任其自由发展,让一切生命按照自己的本性存在。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而不能违背其天性。他以鲁君养鸟为例:“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则平陆而已矣。”庄子主张“以鸟养养鸟”,而不能“以己养养鸟”。如果真的喜欢鸟,就应该用养鸟的方法养鸟,让鸟以自己的本性栖息于森林,翱翔于江湖,自由自在地觅食。而不是像鲁君那样,把鸟关在笼中,扼杀其本性。相反,人类可以为自然界的生物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比如,让天变得更蓝,水变得更清,山变得更绿。如果人类任意的戕害、占有它们,不但使自然界的生物不能顺应自然,失其本性,而且会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使人类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

庄子主张保全物性而不伤,反对伤性害生的行为。他认为世人所欣赏的“伯乐善治马”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伤物行为。伯乐对马的所作所为不但违背了马的天性,而且还导致了马的伤亡,“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处物不伤”,让马自由自在地按其本性生活,“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他认为“圣人处物而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庄子“处物不伤”是对世间万物的尊重和保护,人类不应该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伤害他人和他物。这种伤害既包括虐待动物,也包括以人类自己的标准去“善待”动物,如“以己养养鸟”等。

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就是尊重客观规律,顺应事物本性。在庄子看来“顺应自然”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他说:“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自然法则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凡事应因循自然之理。庄子的这一思想对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人类在追求生态文明、社会文明、人类文明的同时,是离不开“顺应自然”的。人类也只有在“顺应自然”的思想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使之为人类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知足知止,自然无为

老子认为:“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反对人类过分向自然索取,他认为人类应该节制自己的欲望,知足知止。“平为福、有余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也。”也就是说,平常就是福,多余的东西都是祸害。知足者常乐,知足即是福,人们不应该有过多的贪欲。“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外物能够满足自己生活所需就可以了,不必贪求过多。人不但要知足,而且还要知止。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庄子也认为:“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老庄都提倡要过简朴的生活,减少个人的私利,淡泊欲望。简朴自然的生活可以降低人的欲望,使人不为外物所累,从而恬淡自然。这样,可以减少人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人的欲望也不会超过自然所承受的限度,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生态危急,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庄所谓的自然无为,并不是让人们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自然界是为人类提供生存之需的载体,不是人类的奴隶,人类不能肆意妄为,不加限制的破坏自然界。

现代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为目标。这种文明观不仅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而且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它突出了生态的重要性,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这里所说的不能“为所欲为”,并不是让人们消极的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要遵循自然规律,积极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使之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结    语

庄子所提倡的“自然无为”,就是让人们“不妄为”,要遵循自然本来的状态,不能人为的强加干涉,更不能把人类的意志强加于自然界。同时,庄子生态思想中的基本原则“物无贵贱”、“顺应自然”、“知足知止”等生态观,应该加以借鉴和发扬。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充分吸收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更好地认识到人类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应该一味地强调作为、改变、甚至破坏。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增长,由于人类漫无节制的活动、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使得资源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掠夺,物种灭绝速度令人惊愕,生态遭到了空前破坏,诱发了一系列的自然报复,比如:空气污染严重、饮用水被污染、绿色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沙化日益加剧、雾霾天气更加严重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面对这些生态问题,我们可以以传统文化为养料,吸收并借鉴庄子的生态哲学思想,并从中寻找解决方法。

庄子主张“道通为一”、“齐同万物”的生态思想,它一方面从价值取向上将人类文明的中心转向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对生态平等理念的一种诠释。这一观点与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价值方向是一致的,它强调将天下万物齐同为一,用平等地思想对待万物。庄子在强调“道通为一”、“齐同万物”思想的同时,并没有忽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与自然各有其价值,我们不能要求万物与我们同一,而是既要看到自然统一的整体性,又能充分尊重其差异性,让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并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生态平等是以自然万物存在差异性,但又“齐同于道”为基础的。因此,庄子的生态哲学思想不仅与生态文明的价值相一致,而且也为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提供了借鉴。


作者简介:丁晓慧(1982-),女,安徽临泉人,安徽大学哲学系201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文章来源:安徽省庄子研究会第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全站搜索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