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展示
主页:详情展示

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来源:庄子研究会    时间:2020/3/30 9:13:47



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李季林

 

内容提要: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本体论、方法论、人生观、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美学思想、养生思想、生态思想等方面。庄子从自然主义、自由主义、相对主义的视角,以道家的“道德”即“自然”为标准,延续了老子对异化的周王朝仁义礼乐文化的批判,进而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予以嘲讽,把老子的“道”本论发展为道体气用论、把老子的“道德”发展为“道理”、把老子的君“无为而治”发展为“君无为而臣有为”、把老子的救世发展为救人、把老子朴素的辩证法发展为绝对的相对主义、把老子的“没身”发展为“无己”、把老子的“不争”发展为“不取”等。

 

如果按年限计算,庄子比老子晚了两百多年,但是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跟老子思想最接近的,则非庄子莫属。

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本体论、方法论、人生观、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美学思想、养生思想、生态思想等方面。

据现有史料记载,最早把老子、庄子并提的是《淮南子》:《道应》者,揽掇遂事之踪,追观往古之迹,察祸福利害之反,考验乎老庄之术,而以合得失之势者也。”(《淮南子·要略》)

比淮南王刘安稍晚的司马迁虽然没有在《史记》中专列“老子庄子列传”一章,但是在其中的“老子韩非列传”中,把老子与庄子并列,并作了比较:“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明了庄子与老子的渊源。

庄子从自然主义、自由主义、相对主义的视角,以道家的“道德”即“自然”为标准,延续了老子对异化的周王朝仁义礼乐文化的批判,进而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予以嘲讽,对老子的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无为而治、少私寡欲、有生于无、福祸相依、美丑相生、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反者道之动等思想,均有所继承、发展或超越。

本书拟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以阐述:

    庄子把老子最高的抽象的哲学范畴“道”本论发展为道气体用论,赋予了道以物质的属性,论述了道的本体性、必然性和普遍性:老子认为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之,德畜之”“道者,万物之奥庄子承认老子所说的道生天地万物、无为无形的特征,道者,万物之所出也”,同时认为道“有情有信”“无所不在”。在回答东郭子关于道在哪里的问题时,庄子说“无所不在”,甚至在蝼蚁里、在稊稗里、在瓦甓里、在屎溺里,有把老子崇高而神圣的道“污名”化的嫌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庄子的道为体、气为用、道气一体、共生万物的思想,丰富、完善了老子的道本论。

庄子把老子的“道——德”发展为“道——理”: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德者,得也,得到了道的属性,体现了道;道为体,德为用。庄子没有沿着老子“道——德”这个方向发展,而是沿着“道——理”的方向展开了,说夫德,和也;道,理也。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庄子从“道”发展出“理”和“权”,丰富了老子“道”的内容。这从思想上启迪了宋代理学。

庄子把老子的以“无”为本的贵无论发展为有无一齐的齐物论:老子虽然也说过“有无相生”,但是归根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主张以无为本,以有为用,魏晋时期王弼在《老子注》中发挥了这种思想。庄子延续、丰富了老子重“无”的思想,在《庄子》中“无”出现了863次,其中有意义的范畴有:无为、无用、无穷、无极、无涯、无形、无厚、无我、无物、无己、无名、无功、无事、无情、无言、无知、无常、无私、无欲、无始、无方、无道、无亲、无累、无内、无外、无求、无失、无有、无无、无能者、无所求、无何有等等。庄子同样注重“有”的思想,《庄子》中“有”字出现了809次,其中有意义的范畴有:有有,有无,有始,有封,有常,有待,有分,有涯,有间,有道,有为,有命,有时,有人,有天,有伦,有形,有穷,有所然,有所可等等。在万物的生成问题上,庄子坚持了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说“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但是,庄子又以相对主义为尺度,泯灭了有无、生死、是非、物我、美丑的界限,主张有无、生死、是非、物我、美丑一齐而归于大道,孰知有无死生之一守者,吾与之为友。

庄子把老子朴素的辩证法发展为绝对的相对主义:老子《道德经》中赋含着丰富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弱胜刚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老子是站在客观事物的内生动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逻辑内在的必然性的高度,认识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双方的转化;老子并没有说,曲就是全、祸就是福、生就是死,但是指出其中蕴含着一种必然的趋势。它为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提供了智慧和方法,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庄子则从相对主义的视角,夸大了矛盾双方的统一性、泯灭了双方的对立性和事物之间质的区别,把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滑向了齐万物、齐物我、齐是非、齐贵贱、齐生死、齐大小、齐美丑的“万物一齐”的绝对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不可知论和诡辩论,否定了认识的标准、判断的标准、真理的标准,企图以“天均”和“两行”从根本上消解矛盾、超然物外。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当然,庄子“物无贵贱”“万物一齐”“万物皆化”“而物自化”“与时俱化”的思想,开启了古代可贵的平等思想、自主意识、自由精神和发展观念。

庄子把老子的君“无为而治”发展为“君无为而臣有为”:天道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政治思想,因而老子对作为统治阶级的君主和理想人格的圣人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我无为,而民自化。”“圣人无为故无败。”“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把老子的君主和圣人“无为而治”的思想向前发展了一步,主张“君无为而臣有为”。说:“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天道自然无为”的主题问题上,老子偏向于“无为”,主张无为自化、无为而治;庄子偏向于“自然”,主张“法天贵真”。此后的《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继承了庄子特别是庄子后学的这种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思想,化解了君与臣、无为与有为逻辑上的矛盾。

庄子把老子的“没身”发展为“无己”: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争和繁重的劳役,人们的生命朝不保夕;作为生命的载体,人身成了一个负担和危险品。因此老子感慨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没身不殆。”出于全生、养生、乐生的人生目的,庄子更进了一步,把老子的“没身”发展为“无己”,说:至人无己。”“至德不得,大人无己。”“大同而无己”。无己,不仅没身”,还要“没心”。可见,庄子的无己,比之我们现代所提倡的推己及人、先人后己、舍己为人,还要绝对、还要纯粹。

庄子把老子的“不争”发展为“不取”:老子是凡事不争,不争而无不争;庄子是凡事不取,不取也不与。老子以水、天道和圣人的不争之德,说明了不争而无不争的道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见,老子所谓的“不争”,只是一种策略和方法,其目的还是“争”。庄子则不然,不但不争,还不取,当然也不与。庄子辞相的故事很具有代表性: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秋水》)这件事,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述得更传神: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也;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可见,庄子的“不取”,是以保身和快志为前提的。庄子以政治上积极的不合作主义“不取”、思想上批判的自由主义“不与”,换取了其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

庄子把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发展为“至德之世”“无何有之乡”的理想王国:老子“小国寡民”的实质,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以小农经济自然村落为单位的诸侯小国。诚如孟子“小康社会”的饱食、暖衣、宜居而乐教。在庄子的理想王国至德之世”,人民“织而衣,耕而食”“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其行填填,其视颠颠”“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进而在“无何有之乡”,“彷徨乎无为”“逍遥乎寝卧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这种近乎原始自然主义的和乐世界,超然充满名、利、财、货、权、势、食、色、寿、禄的俗世,当然只是庄子精神家园里的自由王国。

庄子把老子“道法自然”“少私寡欲”“长生久视”的养生观发展为“法天贵真”“缘督为经”“形全精复,与天为一”、从而“长生、安体、乐意”的养生思想理论:在养生观上,老子以“道法自然”为原则,主张虚心、实腹、弱志、强骨,通过“少私寡欲”致虚极,守静笃”“归根”“复命,最终实现“长生久视”的目的。庄子继承了老子以“道法自然”为原则的养生思想,进而提出了“法天贵真”的主旨,以尊生为前提、以卫生为方法、以乐生为目的,从养形、养气、养精、养心、养德、养神等几个方面展开,形成了其丰富而独特的养生思想理论。庄子在《庄子·养生主》中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在这里总结出一个人可以保命、全生、尽孝、长寿的方法,就是“缘督为经”,即本篇后面庖丁解牛故事所阐述的道理“顺应自然”。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顺应自然呐?庄子说,要“法天贵真”“洒心去欲”,做到清净、无为、守性、节欲内有所养、外有所防,达到形全、德全、神全、乐全,且总结道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夫见下贵者,所以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也。

庄子把老子以“自然”和“无”为美的辩证主义美学思想发展为以“逍遥”和“真”为美的相对主义美学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分别提出了气、象、有、无、虚、实、玄、妙、美、恶(丑)、韵、味、希、和、素朴、自然等美学范畴,提出了美丑相生相依的辩证美学思想,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以及大道的生生之美、虚静之美、空无之美、朴素之美等。庄子继承了老子首创的自然之美、虚静之美等美学思想,进而提出了天、真、和、乐、大、飞、放、适、天放、天籁、忘适、自得、心游、心斋、坐忘、无己、至人、真人、真性、纯素、纯粹、静一、天行、物化、无待、无欲、逍遥、自然、朴素、恬淡、美好、美恶、大美、共美、众美、自美、至美、至乐、人乐、天乐、心乐、乐意、至乐无乐、大巧若拙、道通为一、性命之情、恬淡无为、法天贵真等一系列美学范畴,并以“法天贵真”为原则,是天非人、崇真斥伪,描述了天籁之音、君子之美、游鱼之乐等,阐述了其独特的至乐无乐、自由之美的相对主义美学思想,得出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阴阳和静”“情莫若率”“以乐为和”等美学论断。

庄子把老子的道生万物、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发展为“万物一齐”“与天为徒”“与物为春”的人文生态思想: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生万物,而人是万物中的一份子,因此人与万物同生同源同格,也可以说人与自然互为部分,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是自然的人。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而从逻辑上可以得出,人法天、人法自然,即人的一切行为应当以天为准则、以自然为准则。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虽然为天地之间万物之中的灵长,但是人只是宇宙中的一物,并不最为尊贵,更不能以人类为中心,以物为贱、以人胜天。  又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就是要节俭、节制,克制欲望,“少私寡欲”。老子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思想,赋有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唯智主义、唯科学主义的现代生态文明意义。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种自然生态哲学思想,并有所发展,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一齐”“与天为徒”“与物为春”“无以人灭天”“天与人不相胜”等富有人文思想的生态理念,对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在拯人救世上,老子救世,庄子救人:老子从国家的角度,出于救世的目的,对君主、圣人提出了“少私寡欲”“无为而治”,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庄子从个人的角度,出于救人的目的,提出了无知、无欲、无功、无名、无己等救人先“自救”、救人先“救心”的要求,“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老子是先圣而后民,即少数先知先觉的圣人通过自我修为而成为圣贤明君,而后他们通过教化而化民成俗;庄子是人我一齐、圣民同修。如果说老子的主张是分步文明,庄子的主张则是同步文明。


作者简介: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安徽省庄子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出版著作有《杨朱列子思想研究》、《安徽哲学》(合著)、《四书金言》、《道家金言》、《孝道金言》、  《哲语解悟*先秦卷》、《哲语解悟*法国卷》(合著);主编出版了十卷本“古典金言丛书”、十卷本中西方”哲语解悟“等。

文章来源:安徽省庄子研究会第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全站搜索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