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展示
主页:详情展示

析论《庄子》匠心语汇思维之涵融性* ——-以淮南子延用庄子成语为例

来源:庄子研究会    时间:2019/8/25 10:44:21



析论《庄子》匠心语汇思维之涵融性*

                 ——-以淮南子延用庄子成语为例

                      

崔景明


内容提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词汇极为丰富,其中,历经千百年创造锤炼而形成的成语,更是异彩纷呈,灿若星辰。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深深地融入各民族的语言思维方式之中。根植起源于淮南的成语典故,则彰显着淮南城市的底蕴。我们应挖掘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打造“中国成语典故文化园”,营造一些可观、可感的成语景观园。《淮南子》延引《庄子》成语思想,具有汇通、会通、融合、包容之意境。本文简述中华成语其资源利用,进而解析《淮南子》引用《庄子》成语案例;淮南子和庄子相互引为知音;最后阐述庄子》《淮南子成语涵融工匠精神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淮南子、庄子 成语  涵融工匠精神  增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词汇极为丰富。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语言思维方式之中。它是古代汉语词汇较多源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交际中集体创作的语言精华,它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所谓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曰成语。

一、简述中华成语其资源利用

中华成语语义精辟,常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其内涵上不仅具有聪睿的智慧、深邃的哲理,而且形式上还具有简洁凝练的风格。概言之:它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语境,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带有寓褒寓贬的感情色彩。中国成语的数量,根据《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共收录4万余条,其中96%为四字成语,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它不同于一般的谚语、歇后语,有着明确的出处和典故,使用频率极高,广为传颂,并且都引以为据,这就是所谓的“引经据典”。由上而论,成语的出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上古的经典。

始端于淮南的成语典故,则是淮南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着淮南城市的文化底蕴。大众应挖掘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打造“中国成语典故文化园”,营造一些可观、可感的成语景观园、成语绘画墙、成语文明书签……等。用“中国成语典故之城”这张“文化名片”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文明素质提升。进而系统地开发利用成语典故资源,形成文化产业链,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拓展城市转型升级。

可以说:当今城市间的竞争更多的是文化软实力的对比竞争。持有丰厚历史文化的城市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虹吸力(就好像有什么东西把水从弯管中“吸”了出来一样),况且成语典故等文化资源中本身就蕴含着颇多隐性、显性力的商机。借助“中国成语典故之城”,可以谋划系列相关的文化产业项目、文化创意衍生品,诸如开发成语绘画、经典故事、影视动漫、体验场馆、旅游产品、传习基地等等,可以衍生出众多的招商引资项目,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进入城市发展。

《淮南子》这部诞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书,是先贤留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是淮南最有影响力的城市名片。经周文龙先生认真地统计考证,发现一部21卷本《淮南子》中,使用的成语至少在575条以上。其中在《淮南子》中首次使用的原创性成语,就有320多条。《淮南子》中还有大量引伸、沿用前代文献资料使用过的成语或成语资料,其中引用较多的文献资料有《老子》《庄子》《左传》《吕氏春秋》《管子》《韩非子》《荀子》《列子》《诗经》等,数量大约有130多条。另外《淮南子》中还有不少成语被两次或多次重复使用,如“移风易俗”“短褐不完”“终而复始”“路不拾遗”等,其数量大约也在百条以上。由于成语的广泛普遍使用,《淮南子》中诸多篇章呈现出语言华美,色彩斑斓,语势铿锵,说理透彻,令人喜读倍加。认真细阅咀嚼淮南现有的地方志书、文化典籍,容易梳理呈现,许多源自淮南的成语影响力较大,诸如:因淮南王刘安与八公同炼丹药而出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围棋赌墅”及地方传说而出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等词语。

           二、阐述涵融、和融性

hán,通常指包容蕴藏,如涵养。在《归藏易》中“涵”字代表人缘,贵人缘;在《九丘》中“涵”字代表好运,钱财。如涵洞。róng,本义是指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也指炊气上升,引申义有长远、永久等,该文字在《晋书》和《游天台山赋》等文献均有记载。康熙字典解释:《唐韵》:以戎切,《集韵》、《韵会》:余中切,《正韵》:以中切,并音瀜。《说文》徐曰:鎔也,气上融散也。和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是指融化;融合。释义融化;融合出处《茶馀客话》。和融:一为融化;融合。 清代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香於酪乳腻於茶,一味和融润齿牙。”二为和气,融洽。《恨海》第四回:“ 棣华本来为人极是和融,便也同他对答。”

借用淮南子》延引、延伸庄子成语案例,分析其互为吸的融合匠心精神,之后阐明涵融性皆具有汇通、会通、融合、包容之意境。

             三、解析《淮南子》引用《庄子》成语案例

(一)轮扁斫轮

轮扁斫轮 lún biǎn zhuó lún 出自于:《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轮扁曰:‘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而《淮南子•道应训》:“桓公读书于堂,轮扁斫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
   从示例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阮忠《庄子“轮扁斫轮”及其言意学说》:“……《庄子•天道》有则‘轮扁斫轮’的寓言,用以阐述庄子意不可言传的理论。”可释义为: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造车工匠,名扁,人称轮扁。斫轮:用刀、斧砍木料制作车轮。比喻技艺高超,独具匠心精神。从鉴赏来看:这是一则很有趣的故事。作者引用这个故事,主旨在说明读书学习、磨砺技艺,贵在领会精神实质,而不能死搬硬套,只模仿其表面。唯有这样,才能灵活运用于实践,乃至创新发明,取得事业的成功。
   斫轮老手zhuó lún lǎo shǒu 出自于:《庄子•天道》:“……轮扁曰: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然而《淮南子•道应训》:“桓公读书于堂,轮扁斫轮于堂下……”。

从示例解析: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七回:“两人不来多嘴,全凭那斫轮老手徐世昌及倚马长才王式通悉心研究。”也可以释义与鉴赏“轮扁斫轮”成语。

(二)得手应心

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出自于:《庄子•天道》:“……轮扁曰:‘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然而《淮南子•道应训》:“桓公读书于堂,轮扁斫轮于堂下……”。

从示例分析:明•吴承恩《寿王可斋七帙障词》:“得手应心,奚事揣摩之计;入经出传,耻为孟浪之谈。” •李贽《答马历山书》:“唯三教大圣人知之,故竭平生之力以竆之,虽得手应心之后,作用各有不同。”可释义为:应:顺应,适应。意指手上的操作十分顺利,且与心中的意图配合得完全一致。也形容办事顺利、简洁。

(三)变化无常

变化无常出自于:《庄子•天下》:“芴莫无形,变化无常。”然而《淮南子•兵略训》:“所谓道者,体圆而法方,背阴而抱阳,左柔而右刚,履幽而戴明,变化无常。”由示例解析:新浪科技2006年5月11日文章:“科学家监测发现,最近几个月珠峰气候变化无常。”可释义为:常:常规,规律。意指变化不定,没有规律可言。由鉴赏而言:从文学的角度讲,用“变化无常”来形容事物变化不定,没有规律可言是可以的,但从哲学的观点来衡量,用“变化无常”来形容事物变化不定,没有规律可言则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一种过程,都是由其内因决定的,因而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只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还没有发现它的规律罢了。故启示:“有常”是绝对的,而“无常”则是相对的。

(四)劳而无功

劳而无功出自于:《庄子•天运》:“是犹推舟於陆也,劳而无功。”然而《淮南子•原道训》:“故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数者劳而无功。”示例解析:《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求近者,逸而有终。”可释义:劳:劳动,劳累。功:功效,成绩。意指白白劳累了身心,却没有功效或成绩。从鉴赏而析:作者引用这条成语旨在说明,掌握“道”之要领的人,就能安逸而不会穷困。喜欢玩弄权术者,即使再劳累再辛苦,也不会获得成功。同时也告诉世人,做事情首先应该考虑它的效果,否则,不顾客观规律,不讲实际效果,一味盲目蛮干,往往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甚至适得其反,蒙受损失与祸患。

(五)夜以继日

夜以继日出自于:《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同样出自于《淮南子•原道训》:“……陈酒行觞,夜以继日,强弩弋高鸟,走犬逐狡兔,此其乐也,炎炎赫赫,怵然若有所诱慕。”示例解析:三国魏•阮籍《乐论》:“殷之季君,亦奏斯乐。酒池肉林,夜以继日。”可释义:以:用。继:继续。用夜晚的时间接续白天的时间。形容日夜不停地做着某件事情。从鉴赏角度分析:作者引用“靡靡之乐”“夜以继日”这两条成语,旨在批判、谴责那些沉湎酒色、荒淫无度的统治者,主张“以内乐外”的养生观,而不要“以外乐内”及时行乐的肤浅观。现在使用“夜以继日”这条成语,大多是用来形容人们忙于工作、废寝忘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六)赏析《淮南子》成语—伯乐相马、见始知终、以小知大
    伯乐相马出自于:《淮南子•道应训》:“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中有可使求马者乎?’对曰:‘良马者,可以形容筋骨相也……’”由示例解析: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又:《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释义解析:伯乐:相传为战国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后指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从鉴赏来分析:这是一则以伯乐相马比喻善于识人、用人的故事。作者引用这个故事,意在说明选拔和使用人才,不能只看表面,衣貌取人,而要透过现象观察本质,辨别人的道德品质及真才实学;唯有这样,才能举孝廉、做到任人唯贤。

见始知终出自于:《淮南子•缪称训》:“祸福之始萌微,故民嫚之,唯圣人见其始而知其终。”由示例解析: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君子见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可释义:看到开始,就能预见到终结。

从鉴赏角度分析:这条成语是讲人的预见性。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有无预见性,对于事情的成败至关重要。但人的预见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得来的。同时它还要求主事者要有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以及对于做好某件事情的周密计划和科学安排,从而才能恰当地把握事情的内在规律,预见到它发展的必然结果。

以小知大出处:《淮南子•缪称训》:“故戎兵以大知小,人以小知大。” 由示例解析:京华时报2006年9月1日《中正平和间获取长远利益》:“以小知大,所为深远,从中坤集团的一些小事上,也可以发现该企业外示以柔,内则以刚的气质。”可释义:与“以小见大”近义。指从小地方、小事情上可以看出大的问题和大的方面。从鉴赏角度分析:注意细节,往往是事情成功的关键。学会从细节上观察和思考问题,从宏观上瞄准方向,把握大局,即人们常说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能脚踏实地地走向成功。这里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以上《淮南子》引用《庄子》成语或原出处于《淮南子》成语的成语分析看,主要体现“工匠精神”“匠心文化”“匠心风格”的内容居多,涵盖工匠精神的还有“庖丁解牛”……等词语。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核心精雕细刻的精神,创新进取的精神,智慧+苦干的精神。

四、《庄子》《淮南子成语涵融工匠精神极具现实意义

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中,不乏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饱含工匠精神的产品。细节决定成败,如今,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把细节做完美的工匠精神。“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工匠精神”“工匠文化”“匠心智慧”成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力量。

工匠精神意味着以“努力把事情做好”安身立命,心无旁骛,追求极致,做“一个纯粹的人”。

首先,庄子》《淮南子成语中蕴工匠精神指导思想: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两者之间的一致关联性,庄子、淮南子的“道”主观上为了阐明他的哲学思想;但是客观上,他的寓言从“知”与“用”的关系;“技艺”与“道”的领悟以及实践、知识、技艺、道之间的迁移方面,揭示了经验技术“艺”对“道”的接近和把握。另庄子、淮南子思想有机统一和逆向思维法—-“坐忘”和“心斋的对象首先是自然的天地,最终到达自由逍遥之从审美趣味上来看,它们体现了庄子、淮南子美学法天贵真”与“恬淡素朴的审美旨趣

其次,庄子》《淮南子成语中涵融工匠精神值目标:强调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实现“中国梦”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通性, 庄子哲学“道”是智慧的真正源泉,“一切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真才实学来自“合道而为”,人在“物我两忘”“自他一体”的状态下,匠心和技巧就能自然显发,从而成就机体健康和杰作创造。从中折射出的是洞察事理、审时度势、临危不乱的个性。庄子的视域里,成就理想人格的实质,就是将自然本性为内蕴的道德内化于,使其人成为道德的化身,《庄子称之为德人(《庄子·天地)。 “庄子的大葫芦”寓言,总结了庄子“无用之用”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变通创新”的概念、原则与应用。通过变通来使其具有创意,脱颖而出,并为企业创造价值。庄子所塑造的真人神人至人圣人大人等皆是德人,均是循 “,也就是在其中已然持有谐和本真的可见, “的道德哲学内涵由其理想人格的设定和追求而生发庄子哲学思维不仅是解决某种特定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对普遍规律的提炼,对现在和未来提升工匠意识、匠心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三,庄子》《淮南子成语中涵融无相生思维的相似性互补性。庄子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倡导无为”,提倡顺应客观规律反对浮夸。自我检查、自省最需要勇气,也是反映人修养高低的环节。在习近平看来,文化自信是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 这对于净化和培养工匠心灵有积极作用。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阐明庄子精神具有本源的高度、浪漫的审美色彩等特点。“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 。故应撸起袖子加油干。

最后,庄子》《淮南子成语中涵融返璞归真思维与工匠精神之间的互补性、同义性庄子堪称使抽象的哲学命题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趣味化的一代宗师。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庄子强调以无为本,喜欢讲无,无为、无事、无心、无知等,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有”的世界,发展出自然之说、自生自化之学,这对内化工匠心灵有积极作用。文化危机让物质财富犹如沙上之塔,任何时候,都要坚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子》一贯坚持自然发展观,最重视自然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研究庄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妙之语,就是告诉人们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其自然的天人关系,返朴归真的思想理念。《庄子》淮南子》关于思想在当今乃启发我们呵护生态、保护自然、爱万物,发我们尊重他人之的同时也珍爱自己的。只有这样,生态才能平衡,世界才能和谐,生活才能幸福,才能尽年另外,庄之道提倡崇俭抑奢,少私寡欲,无己无待的人格修养,庄子“心斋”“坐忘”这样一些身心体道的修炼方式,将美与艺术同超功利的自由精神联系起来,表达了对逍遥自由的生命境界的积极追求

今天我们研究《庄子》,就是把庄子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起来,创造性地提出我们自己的世界理想。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所言:“庄学思想当中丰富的内容,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充分消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做出创新性解释。我们今天研究庄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深刻道理,另一方面也是在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

   

《庄子》《淮南子》成语与工匠精神的内在关系关联图

 

 

 

 

 

 

 

 

 

 

 

 

 

 

上述内容从宏观认知引领微观认知导向,价值目标价值选择等方面研究总结内在关联,属于整体研究;从关联对象等方面总结内在关联,属于分类研究。末尾描述凸显了从现实到开拓未来。包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容纳世间的喜怒哀乐;包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跃上光明磊落的台阶。真正的包容,应该是既能容人之长,更能容人之短。庄子的包容追求的是精神的富足,而不是尘世的纷扰,面对生命的终点,他能“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庄子·列御寇》),以天地为冢,以日月印辉,以星辰做宝,以万物相陪,这是一种何等的超脱!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为了名无视尊严,为了利无视亲情,随之而来的烦恼与忧愁伴其一生,自私狭隘的观念,让灵魂负累,终生不得安宁。这种心灵上的不安宁,又反反复复遁入尘世之中。  

庄子、淮南子哲学涵养工匠精神研究“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衔接;结合道家经典探讨当前中国伦理现状注重旷世经典与当下工匠精神的文明续,凸显现实热点问题及庄子哲学的启示价值;促进庄子、淮南子思维涵融工匠精神的内在规律性的有机结合,结合现实热点问题展现庄子、淮南子思想涵养工匠精神内在关联的当代启示与价值。

现当代,为了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发挥工匠带动示范作用。杭州市开展了农业类“诸暨工匠”评定工作……,最终评定并表彰农村特色类“诸暨工匠”10人。吴其生让打面味道更适合在全国范围去推广。做法上在原有的手工打面、炒面的基础上推出了炸酱面、老汤面,品种从原来的21种增加到现在的50个品种。吴其生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即使做面,也应有它的艺术。”

这条公路叫做秦直道,长七百多公里,跨越了陕西、甘肃和蒙古三省。在秦始皇看来,修建这条道路的意义仅次于万里长城,因此秦始皇将这差事交给了最看重的大将蒙恬。秦始皇对这条路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要宽阔平坦之外,还要下雨天不能变软,永远不能长草。毕竟当时没有混凝土。但是经过研究古籍和反复试验之后,工匠们获得了有效方法,那就是将修筑道路的土彻底烤熟,或者是经过烧制,在掺入盐碱。经过这样加工的道路既不会有植物生长,硬度也达到了。这两个故事告诉人们,匠心精神是如何锤炼而成的。

综上,淮南子和庄子相互引为知音,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绍述,对中国哲学的阐发,尤其对中国诸子哲学思辩的融会贯通、历久弥新,是学界的一份珍贵精神遗产。重温前贤的学术继承思想,对于继承发扬他们的治学精神是十分有益的。

行文至此,倡导工匠精神即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干好本职工作,从我做起;精益求精;无愧于这伟大的时代。

作者简介:  崔景明   1958年1月生,河南省安阳人。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 ,伦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全站搜索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