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展示
主页:详情展示

庄子思想的社会影响

来源:庄子研究会    时间:2017/6/27 22:27:04



                   

                  庄子思想的社会影响


作为自然万物的观察家和批判者,庄子是一位站在宇宙之外的巨人,用他深邃的目光审视自然万物,观照人类社会,倾力于拯救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于困厄之中。两千多年来,庄子思想始终放射出智慧的光芒,其社会影响历久弥新。

一、庄子思想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庄子》首先是一部哲学著作,庄子对后世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哲学思想和他开创的独特的哲学体系。庄子哲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一支独放异彩的奇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方人所特有的智慧和文明。

(一)庄子哲学本体论的影响

本体论是探讨和解释宇宙本源或天地万物本性问题的学问,是关于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庄子在构建他的哲学体系、探讨宇宙本源和天地万物本性的时候,使用了“道”、“气”、“真”、“天”、“命”等哲学范畴。这里,仅以“真”为例阐述庄子哲学本体论的影响。

“真”在庄子哲学中具有极其崇高而超越的意义。“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渔父》)在庄子看来,“真”是受之于天的,是超越于人类认识的现实世界的、本然的、自在的存在;是自在的“存在”自身,是存在的澄明、去蔽状态,是原初浑沌的同一,是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存在”的本相,即“本真”。庄子所追求的“真”,并非一种知识、观念或理论体系,乃是一种无言的本相,无待的绝对,不关乎我们通常理解的知识,而是一种生存状态。庄子“真”的概念,通常借助“真人”、“真知”、“真性”等来进行形象化的、具体的表述。

庄子所谓“真人”,是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指向一种抽象的哲学境界,这种境界可以理解为超越于现象世界的、先于人为的知识的、未经人的思维构架改造的本然的存在。就是说,“真人”其实并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个人,而是一个象征,一个人格化了的抽象概念,即“真”的概念。而这个“真”指的其实就是天、地、万物和人的本然的“存在”。庄子的“真人”是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差不多就是大自然的化身。庄子所说的“真知”,其意思实际上就等于“无知”、“不知”,因为这里的“真”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本真,是本相,是无待的绝对,故不需要人“知”之而后才“真”。“真”一旦进入“知”与“言”,便不可能是原来的“真”了。所以,“真知”乃是“真”自身的显现,不是“真”以外的什么东西去“知”之、“言”之,而且“知”得越多、“言”得越多,离“真知”反而越来越远。“真性”即人和事物本然的、自在的本性(天性)。庄子反对儒家仁义礼乐对人之“真性”的束缚,主张去除一切对人性的束缚,让人回到其“真”性,所谓“返其真”(《秋水》),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天放”、“悬解”。

“真”作为哲学概念的提出,是庄子对中国哲学史的一大贡献。在现存的《庄子》之前的先秦古籍中,“真”这个字几乎从未见使用。在庄子之后的古籍中,“真”这个字的出现频率便逐渐高了起来。此后,在中国思想典籍中,特别是在道家和道教的话语体系中,“真”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真”概念的提出,是有感于眼前所见、所闻的一切的不真,或失真。庄子主张“法天贵真”、“返朴归真”,人们享受着大自然所奉献给他们的一切,顺乎自己的天然本性参与各种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反对刻意的人为。这应该是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类文明的反思和否定,是人类精神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庄子提出“真知”的问题,并指出“不知”才是“真知”,这实际上表达了庄子对当时人类已有的知识成果的怀疑和否定。彻底怀疑和否定人类已有的知识当然是错误的,但对已有的知识提出怀疑和批判,从而使人类的知识不断向“真”接近,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并因此对后世思想家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庄子“真”和“真性”概念的提出,是对儒家所继承的前代礼文化及其所体现的伦理道德的批判和否定。儒家用仁义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并试图说明这是符合人的本性的。而庄子则认为,仁义礼乐残害了人的本性。庄子否定仁义礼乐是出自人的真性,这是对儒家特别是与庄子大致同时的孟子一派的“性善论”的严重挑战。这种挑战在当时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详情虽不得而知,但至少在庄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荀子那里,“性善论”已偃旗息鼓。从孟子一派由“率性”、“尽性”的路径来说明仁义礼乐的本源,转变为荀子一派从“化性起伪”的角度来说明仁义礼乐的必要,这当中庄子一派对人之“真性”的探讨以及对仁义的批判恐怕起了一定的作用。庄子所关注的人性之“真”,他对人之“真性”的探讨,在先秦人性论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对后世哲学以及思想家们探讨世界之“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使庄子成为人类思想史上反对“异化”的第一人。

“真”可以说是庄子哲学追求的一种境域,庄子之“道”就是通往“真”的道路。

庄子哲学本体论为思想家们不断地探寻宇宙本源或天地万物本性问题,探讨自然万物生成(产生、成长、存在、死亡)的依据,探求客观世界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真理,开辟了一条可因循的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立足点以及有益的遵循、鉴借和启示,为后来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庄子哲学相对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有三个基本问题,即事物性质的相对性、判断是非标准的相对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相对性。

庄子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相对的,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差别。人的认识不可能绝对的客观、正确,有相对性的一面,以人的认识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庄子看来,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人士也就不同,因此不可能有一个客观的、共同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庄子认为,人之所已知永远小于人之所不知,人有限的生命与宇宙无限的范围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如果以极其有限的人生、智慧去追求对无限大的宇宙的认识,必定会陷入迷惑昏乱而茫然无所得。

庄子相对主义认识论对思想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其一,庄子第一个揭示了事物存在的相对性,他从认识的对象、判断是非的标准、人的认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对于认识的复杂性的认识,比他同时代的人大大跨进了一步,其深度是空前的。这种认识给后世的思想家们以深刻的启示。其二,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庄子第一个提出了人的认识正确与否不能由认识本身来判定的观点,即认识本身不能作为证明自己正确与否的标准。对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庄子没有、也不可能给出正面的回答,他最终只能勉强用“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相对主义来解释。但这种认识的提出,在思想史上毕竟是一个新的发现,成为打破思想禁锢的税利武器,给后世的思想家们以深刻的启迪,为后世思想家们探讨检验真理的标准作出了空前的思想理论准备。其三,庄子第一个揭示了人类认识过程中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在当时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的条件下,能够认识到人类具体认识的局限性、相对性,并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造成这种局限性、相对性的原因,庄子对认识过程中有限与无限的关系的认识,是极富于智慧的表现。

(三)庄子哲学中辩证法因素的影响

庄子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因素。庄子认为,运动变化是天地间的普遍现象,是一切事物的共同特点;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的运动变化不仅是普遍的、绝对的,而且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万物存在状态和运动变化的动因存在于它自身之内(即“自化”),而不是外力的作用。在庄子看来,万物的生成是由于阴、阳二气交和的结果,阴阳交和化生万物;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不断,事物的变化也就不会停止,从而推动着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庄子以人的生命的短暂来感观时间的久长,以人的躯体的渺小来感观空间的广阔,从而推论出时空的无限性,并把时空的无限性抽象化、概念化为“宇宙”。同时,庄子也承认具体事物存在状态的有限性。无限包含着有限,无限由有限构成;有限通向无限,有限的发展变化体现着无限。有限是无限的必要环节,无限是有限的必然趋势。有限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无限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这就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庄子哲学中所包含的这些辩证法因素和大胆怀疑的精神,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它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一个与僵死的官方学说(凝固化的儒家正统思想)相对立的否定因素。其一,庄子所提出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在于“自化”的观点,从事物的内部而不是外部去寻找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从根本上否定了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有一个外在的推动者的存在,实际上也就否定了宗教观念中主宰世界的神或上帝的存在,对后世哲学探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提供了有益的引领。其二,庄子对立统一观念的提出和阐释,更是后世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的前驱。其三,庄子对事物存在状态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理解,开拓了人们的思想和眼界,打破了“有限”的束缚,引导后世的思想家们去探索、认识新领域、新世界。这对于那些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之人来说,不啻是一剂良药。同时,宗教神学宣扬宇宙有限论,就是要给神或上帝的存在留下地盘,为“上帝创世说”提供依据。庄子对事物存在状态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认识,可以说是对宗教神学的一个否定,对后世思想家们正确认识世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庄子思想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典范代表之一,《庄子》以其肆意汪洋的精神自由世界激荡着心灵。尤其是庄子的人生观,可以说是塑造整个封建士大夫阶级心灵的一个重要方面。庄子塑造的“圣人”理想人格,与儒家思想的“君子”理想人格共同建构起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人格意象。

(一)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庄子把能体“道”,并按“道”行事的人,称之为“真人”。“真人”,其实是被庄子理想化了的人物,是一种精神境界。追求这种精神境界的结果,就是超然物外与精神解脱。

庄子认为,人与外物发生矛盾,造成对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把自己与外部世界看作是互相对立的两个部分。因此,只要消除了这种界限,忘掉“物”“我”的区别,人的心境就会进入空明的状态,生死、祸福、贵贱、成败、安危、毁誉等也就不动于心了,人的精神也就获得了彻底的解放,人的精神和生活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的独立境界。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待”。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顺着天地的自然之性,把握事物的变化,以游于无穷的境域,就可以不受任何外物的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当然,庄子并非认为,人的自由就在于取消或抛弃“物”,而是“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也就是说,应该与“物”之间和谐、统一。即“物物而不物于物”、“胜物而不伤”。

当然,庄子也认为“无待”的境界非一般人所能至,只有“至人”、“神人”、“圣人”等才可以达到,因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这一思想对后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积极入仕的人,在一时无法达到自己理想时,往往都从庄子思想中找到慰藉。屈原“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的精神实质与庄子所提倡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精神境界更为惊人的相似,是靠一种精神上的超越来排解人世间的烦恼。宋代诗人苏轼,在年逾花甲、以抱病之躯从荒远的海南赦还之际,仍毫不在乎地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如此胸襟,是与他能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态对待人生的苦乐有极大关系。唐代李白也曾崇尚隐逸,“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孟浩然更是寄情山水,自得其乐。

(二)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

安时处顺,即顺应社会潮流,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势所必然,不得不然。顺应着客观事物的天然理路和本来模样去行事,不要在其中加进带有偏见、能给人们人际交往、出事带来冲突甚至灾难的成心。与人交往时要顺应人意,与自然交往时要顺应自然。换句话说,就是根据客观情况,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宜处则处,宜行则行”。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的必然性,是庄子安时处顺这一人生态度的主要依据。以庄子对待生死态度为例。

死亡也许是无人不感到困惑恐惧的,但在庄子看来,人的生死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与死是一个联系的过程,“死生为徒”,“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生是死的继续,死是生的开始;生与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庄子认为,任何物体都是阴阳二气分合离聚的结果,“合则成体,散则成始”,生死亦然。被生死问题所纠缠,实在是自寻烦恼。庄子认为,既然生死存亡如“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就该“安时而处顺”,无往而不可。庄子旷达的生死观对后世影响很大。魏晋名士刘伶在生死问题上够旷达了,《晋书·刘伶列传》说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但苏轼认为他旷达得还不到家,在《濠州七绝》又云:“常怪刘伶死便埋,岂伊忘死未忘骸?乌鸢夺得与蝼蚁,谁信先生无此怀。”苏轼也是把死亡视为“物化”,也即一种生命的结束和另一种生命的开始。

当然,庄子对生命极为重视。生则乐生,死则乐死。《让王》篇中有一段子华子与昭僖侯关于选择天下与选择保全一只手臂的谈话。结论是,“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此种重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汉代王充年近七十时,不顾年老体衰,写了《养性书》16篇。《晋书·向秀传》记载,崇拜庄子、相信道家养生方术并身体力行的嵇康出于养生目的反对向秀注释《庄子》。陶渊明“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宋书·谢灵运列传》记载,谢灵运游山水,写山水,在山水诗文中大讲养生之理。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反复强调自己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悦世之目,破人愁闷”,是为了让读者“省了些寿命筋力”。

(三)“虚而待物”的处世原则

庄子在《人间世》中假托孔子之口,提出了“虚而待物”的处世原则。在庄子眼中,物体、名利、世间各种存在的东西都是“物”。庄子认为,不应把这些看在眼中,放在心中,应该虚而待之。《应帝王》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意思是说,一个人与外界事物相处,不要以己意去勉强、限制、压抑外物的自然之性,而应该心境空明,“无心而随物化”,随着外物的自然变化而变化。

庄子将无心于名利、无心于害人、无心于一切的处世原则进一步具体化。一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无劝成,过度益(溢)也”。与人相处,不可强求,不可过度,知道事情的艰难是靠人的力量无法实现的,从而顺着事物的自然之性去做,这就是最高的境界。二是“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直木先伐,甘泉先竭”。与人相处,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不要显露自己的才能,更不能与人争强好胜。三是“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所以“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与人相处,不可因利害关系而相互勾结。只有顺其自然,以“道”相交,才能长久不衰,而且也能使自己永远保持一颗良好的心境。

庄子“虚而待物”的处世思想受到了许多文人的欢迎。白居易留下了“我无奈命何,委顺以待终。命无奈我何,方寸如虚空。”和“无情水任方圆器,不系舟随去住风”诗句。一个人无法违背命运的安排,只能按照命运的指令过完自己的一生;但命运把一个“方寸如虚空”的人同样无可奈何,因为“无心”之人随遇而安,无可无不可,命运无法给他带来任何痛苦。苏东坡在《宝山昼睡》中说:“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如果“心”中空无一物,容纳的岂止是数百人,它能容纳整个天地,容纳整个宇宙!

(四)影响持久的隐逸思想

囿于现实社会的黑暗无比,念及无为而治、清静无为的政治理想不能适合于战国时代,有着一腔政治热情的庄子,最终当上了隐士,成就了一首悲凉的隐士之歌。

思想家庄子能说出历代隐士落魄文人甚至处于弱势官僚的心声,能引起他们认同和共鸣,并成为其孤寂心灵的慰藉和皈依。汉初的贾谊才华出众,力主改革政制,因受权贵排挤,出为长沙王太傅,过上半仕半隐的生活。《鹏鸟赋》中所讲的吉凶否泰倚伏纠缠、死生寿夭难以预知、万物齐同、祸福等一均是庄子思想,贾谊要借此进行心理上的自我调整。东汉张衡在考虑归隐时,首先想到的也是庄子思想,他在《归田赋》的最后说:“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想达到的归隐境界依然是庄子式的境界。史载,汉代梁鸿与妻子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以隐逸来净化自我,不为世俗羁绊。

《世说新语》记载,晋简文帝司马昱一进华林园就感叹:“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濠濮涧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见了山水就会想起庄子,生出隐退念头。陶渊明可以说是深得庄子思想真髓。只要与世俗社会、官场社会彻底断绝关系(“心远”),不管你生活在哪里,都不会有世俗烦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有彻底摆脱世俗观念的束缚,随顺着自己的自然之性去生活,才会有悠然自得的心境。顺应自然就是庄子所说的“真意”。

三、庄子思想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庄子》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且也是一部出色的文学著作,它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及其建立的思想理论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笔者择取几个方面,以庄子对文学的影响为主,其他艺术为辅浅谈一二。

(一)浪漫主义风格。《天下》篇中说:“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此句可看做对《庄子》浪漫主义创作精神的总结。庄子散文想象奇特,文笔优美飘逸,虚实相生,时有荒诞之辞,超尘脱俗,被鲁迅誉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如《逍遥游》中对鲲鹏变化的极度夸张的描写,蜩与学鸠的内心独白,藐姑射山上神人的神奇飘逸,《应帝王》中浑沌的妙趣横生,《秋水》中河伯与北海若的交谈,《至乐》中髑髅与人的对话等等。一切有生命与无生命的事物,庄子皆可驱于笔端,赋予其思想。奇特的想象同深刻的哲理巧妙地融为一体,使读者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有着开源之功。

提到浪漫主义文学源头,人们往往《庄》、《骚》并提。其实,楚辞很明显受到《庄子》的影响。屈原,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而《庄子·达生》有“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天下平均”文句。还有楚辞中出现的自然无为、六气、逍遥、登仙等词,也多出于《庄子》。从宋玉名作《对楚王问》中也能看到庄子思想印记。“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沓冥之上。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只不过把“鹏”换成了“凤”而已。

贾谊、阮籍、嵇康、陶渊明等文人或在思想方面,或在艺术手法方面,也受益于《庄子》。在苏轼作品中,庄学的印痕更是时时可见。中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雄放纵恣的笔调、参差错落的句式也能看到庄子痕迹。刘熙载《诗概》如此评论:“诗以出于《骚》者为正,以出于《庄》者为变。少陵纯乎《骚》,太白在《庄》、《骚》间,东坡则出于《庄》者十之八九。”

(二)寓言手法。寓言,就是用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比喻自己所要介绍的他人不知的事物,使人“知之”。庄子曾说自己的书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谈到《庄子》时说:“即物明理,《庄子》之文也。”如《逍遥游》全文即主要由鲲鹏变化南迁、尧让天下与许由、肩吾和连叔谈姑射山之神人、庄周和惠施辩“无用之用”等几个故事组成,哲理即蕴涵在故事与形象之中。庄子寓言时空错乱,打通神、人、鬼三界,赋予动物、植物甚至无生命物艺术生命力,采用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承载他的说理,把抽象、深远、虚冥,不易捕捉的道理易于人们理解、接受,进而产生共鸣。与其它寓言不同的是,庄子寓言更显大开大合,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篇幅上,当长则长,该短则短;时空上,当大则大,该小则小。给后世为文者莫大的指导和启示。

寓言“蜗角之争”,既为人们展现出一幅无穷的宇宙图景,又恰当地表达了作者的反战情绪及其对世间争名夺利者的蔑视。白居易读了这则故事后,无限感慨地写了一首《禽虫十二章(第七)》: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应是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

苏轼熟读《庄子》,“得其寓言之意”《(庄子祠堂记》),在“藉外论之”上很好地继承了《庄子》,写出了很多具有哲理意味的诗歌。就写景、记事、状物而借题发挥,转入理性的思考与议论。例如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下片写望月怀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面是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通过寓言故事让读者悟出其中哲理,这种表达方式实际上开启了后世小说创作的先河。

(三)审美思想

一是重“神”轻“形”思想。庄子认为,精神大于肉体,内在美胜于外在美。庄子重神轻形思想对后世文学、绘画都有极大影响。对于绘画,人们更强调神韵。顾长康为裴凯画像,偏要在面颊上多画出三根汗毛,认为如此才能传达出裴凯的神韵。据说顾长康画像后,有时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他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见对“传神”的重视。《玉堂嘉话》卷二说:“看画当观其气,次观神,而画笔又次之。”可见古人认为,画面上的线条、色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所传达出的神韵。因此古人又把画家称为“传神者”,如王安石就写有《寄金陵传神者李士云》一诗。重神轻形思想与文学上的重意轻言也是相联系的。

二是“重自然”思想。《天道》篇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提倡“常然”,认为自然朴素之美胜于人工雕琢之美。庄子不反对曲、直、方、圆这类形体的存在,反对的是人为地硬要把曲的扳成直的,把方的硬要揉搓成圆的。不管是美是丑,只要对此采取自然无为的态度,顺物之性,尊重个性自由,就是美的。庄子始终坚持重自然的原则。音乐方面,庄子提倡一种“应之以自然”的“天籁”。绘画方面,庄子认为画师也必须具备“解衣般礴裸”的境界。后来,重自然的社会思潮影响到世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南北朝时,人们对建筑的追求由西汉时的富丽堂皇、精雕细刻为美过度到普遍追求“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的自然美。音乐上,人们更是提倡庄子所说的自然天籁之声,喜欢“无丝竹之乱耳”,晋代诗人左思《招隐诗》云:“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人们品评文学作品,也以“自然”为美,以人工雕饰为劣。从此,提倡自然代不绝人。深受道家影响并最终入道的大诗人李白提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创作原则,还借用《庄子》中的典故抨击破坏自然美的形式主义倾向:“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司空图更把“自然”作为一格,写入自己的《诗品》,强调“真予不夺”、“妙法自然”。袁枚在《老来》一诗中说:“我不觅诗诗觅我,始知天籁近自然。”

三是尚“大”思想。《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庄子认为,“大”体现了不为一切有限事物所束缚的最大的自由。美者不自以为美,而是顺其自然,这才是“大美”,所以“大美”不言。美具有“无限性”,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狭小的范围,而应扩大到整个宇宙,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藏天下与天下”的“大同”政治纲领是“大美”,所谓的“大同”,不是百姓大同于君主,而是君主大同于百姓。不信此言的秦始皇,为了使自己的政权“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焚书坑儒,筑城开河,结果仅仅过了十几年。历代帝王的兴衰均充分证明了庄子“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大宗师》)的至理名言。

五、庄子思想对宗教的影响

(一)庄子思想对道教的影响。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道教尊称为“南华真人”。《庄子》是道家思想的经典著作,被道教尊称为“南华真经”。道教创始于东汉末年,是中国土地上自生的宗教,其创始之初是把老庄黄老之学、神仙长生之术及民间巫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定的宗教形态,其重要的思想来源就是道家思想。在道教的长期发展中,始终依托道家思想,《庄子》自然成为道教的重要经典。

道教的许多重要概念术语来自庄子。“天师”一词出自《徐无鬼》:“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此后的《黄帝内经·素问》和《太平经》都使用了“天师”一词。“仙”这一概念出自《天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道人”一词最早出自《秋水》:“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真人”、“圣人”、“神人”、“真君”、“全真”、“守一”、“吐故纳新”等词都出自《庄子》。

庄子养生思想对道教影响明显。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金丹》中说,要想修炼成仙,必须进入深山,进深山“可以避大兵大难”。道教写出大量医学保健书籍,其用意之一也就在于此。庄子讲的踵息、呼吸吐纳,成为道教最重要的养生方术之一,被称作“行气”、“服气”、“胎息”、“炼气”等等。导引,同样为道教所重视。信仰神仙的三国华佗认为“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以求难老”,因此发明了五禽戏。庄子认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对生命的危害要超过强盗,其“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方法被后世神仙家采用,称之为“辟谷术”。

(二)庄子思想对儒教的影响。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个思想流派,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一直处于官方哲学居于领导地位。作为儒释道三教中的“儒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教化而言的,与儒家思想不是同一个概念。儒教讲的是入世主义,宣扬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重视现实社会的治理,而不像道教那样关注虚无飘渺的彼岸世界,儒教和道教在根本理论上相互矛盾。在这方面,道教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因此儒教在批评道教的同时,也充分吸取道教中对自己有用的哲学思想资料,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宋明理学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三)庄子思想对佛教的影响。佛教是西汉末期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宣扬人生一切皆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空的“苦空”二谛学说,主张勘破红尘,超脱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这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地位的中国,很难被人理解和接受。佛教的发展历程就是越来越中国化的历程,最后终于形成了所谓的中国化的佛教。佛教的中国化有多方面的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吸收与融合是其主要内涵,而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与佛教沟通的则是道教文化。《庄子》中的某些概念、范畴为佛教经典的翻译提供了参考。例如对最重要的佛学概念“空”的诠释,佛学理论家就是援引《庄子》中的“本无”、“自然”这两个概念来诠释的。

作为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自然型哲学,庄子哲学揭示了宇宙的本源,指出了事物的自然本性,揭示了事物变化的规律和法则,提出了人行为的准则和方式方法,指明了人要达到的精神境界。庄子哲学中的人生哲学,“无己”、“无待”的人生理想,“无用之用”的人生价值,“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虚而待物”的处世原则,“心斋”、“坐忘”的人生修养,为人的精神自由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维护了人的尊严。

                               蒙城县庄子研究课题组(执笔:范勤跃 于永军)

 


全站搜索
百度地图